【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植株纹枯病发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植株纹枯病发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玉米纹枯病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并且呈逐年加重及加速蔓延趋势,严重制约玉米产量与品质。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和穗部,也侵害茎秆。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步发展。其症状为在叶片和叶鞘上形成典型的呈暗绿色水浸状的同心斑,大面积覆盖被侵染叶片和苞叶,或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叶鞘,叶片干枯。病斑向上扩展至果穗基部,果穗停止发育并迅速发展至全穗,最后死亡。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自然接种和人工接种两种方式诱发玉米植物纹枯病发病。。但均存在不足之处。自然接种是将玉米植株种植于天然高发病害田块自然环境下发病,研究依赖于自然条件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植株纹枯病发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纹枯病菌的获取:取玉米纹枯病发病株茎和叶的病健交叉部位带病斑的组织,消毒去除杂菌,水洗、吸干水分,第一培养基培养,至组织长出菌丝;挑取组织的边缘长出的菌丝顶端,于PD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备用;/nS2、纹枯病菌的纯化:无菌水冲洗S1中制备的菌体产生的孢子,并将所述孢子的浓度稀释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植株纹枯病发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纹枯病菌的获取:取玉米纹枯病发病株茎和叶的病健交叉部位带病斑的组织,消毒去除杂菌,水洗、吸干水分,第一培养基培养,至组织长出菌丝;挑取组织的边缘长出的菌丝顶端,于PD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备用;
S2、纹枯病菌的纯化:无菌水冲洗S1中制备的菌体产生的孢子,并将所述孢子的浓度稀释为108CFU/mL,然后取80~200mL稀释后的悬浮液涂覆于琼脂培养基,培养;切下带有单孢子的琼脂培养基,并将单孢子移植到第二培养基上培养,备用;
S3、纹枯病菌的扩大培养:将S2中的所述第二培养基置于黑暗的环境下培养;
S4、纹枯病菌的植株接种:将S3中备用的菌种培养液用无菌水稀释,并配置浓度为102~106个/mL的分生孢子滤液,备用;于田间选取玉米植株处于大喇叭口期的幼苗,取1~5ml稀释后的菌液注射于幼苗第三叶与茎秆相连的叶鞘处;玉米纹枯病发病环境培养,得发纹枯病的玉米植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植株纹枯病发病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绪冰,彭绪伟,覃远照,李大伟,彭绪朋,彭勇宜,刘宗坤,彭飞宜,彭绪东,张宏林,田文华,向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