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再清专利>正文

痰液标本采集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91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痰液标本采集瓶,它包括瓶体[1]和瓶盖[3],其特征在于:吸引管座[2]插接在瓶体[1]上,吸引管座[2]上带有的吸引管[4]插入瓶体[1]的内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多种情况下方便采集并保存未污染痰液标本的装置。
技术介绍
肺部感染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其病死率有所上升。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对改善预后,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有重大意义,也是感染性疾病领域所有科研工作的基础。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流行,再次说明了其病原学诊断的巨大意义。如今病原学诊断最大障碍在于口腔、上呼吸道常驻微生物及外界微生物对标本的污染。为了避免污染标本,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精确性,医学界人士已有许多探索,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目前临床中没有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并可防止标本污染的一次性采集痰液装置。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采集痰液标本的装置有蜡纸盒、广口瓶、无菌培养皿或瓶但这些并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及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病人。曾经有人用一次性输血管的壶腹做成一次性采集痰液装置,但是这各装置易污染和传染疾病故不为广大医务人员采用。众所周知,非典型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在采集病人痰液时,医务人员必须与病人近距离、面对面的接触,要将棉签伸进病人的咽喉擦拭,并引导病人咳嗽,等候病人将痰液吐出并装进器皿,才完成整个采集工作。其操作过程稍微不慎,就会被病菌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多种情况下方便采取并保存未污染痰液标本的一次性装置。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痰液标本采集瓶,它包括瓶体和瓶盖,吸引管座插接在瓶体上,吸引管座上带有的吸引管插入瓶体的内腔。在瓶体的外表面上贴有用于标识的标签。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越性1、本专利技术合多适种情况下方便采取并保存未污染的痰液标本。2、制作方便、造价低,避免污染,防止传染。3、特别是适合在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病人,利用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套(PSFB,专利号申请号01106960.0)做支气管肺灌洗术的病人,特别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痰液标本采集瓶,呈半球形,包括瓶体1和瓶盖3,吸引管座2插接在瓶体1上,吸引管座上带有的吸引管4插入瓶体的内腔。在瓶体的外表面上贴有用于标识的标签5。吸引管进入端可接吸痰管、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管,瓶盖可以密闭采集痰液后的容器;该装置包装消毒后一次性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一次性采集痰液标本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1、撕开一次性包装,连接吸痰器、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管即可采集痰液,完毕取下吸引管座2和吸引管4,盖上瓶盖3,填写标签5。2、普通病人直接吐痰入采集瓶1内。权利要求1.痰液标本采集瓶,它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吸引管座插接在瓶体上,吸引管座上带有的吸引管插入瓶体的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液标本采集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外表面上贴有用于标识的标签。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多种情况下方便采集并保存未污染痰液标本的装置。它包括瓶体和瓶盖,吸引管座插接在瓶体上,吸引管座上带有的吸引管插入瓶体的内腔。在瓶体的外表面上贴有用于标识的标签。吸引管进入端可接吸痰管、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管,瓶盖可以密闭采集痰液后的容器。它具有制作方便、造价低,避免污染,防止传染的优点。文档编号G01N33/483GK2630827SQ0324848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再清 申请人:李再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再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