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8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传输能力及稳定性,可应用于有机致电发光器件中作为电子传输层,可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延长器件的寿命,扩大器件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技术来说,其无需背光源照射和滤色器,像素可自身发光呈现在彩色显示板上,并且拥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颜色丰富等一系列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对于OLED器件提高其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了实现OLED器件的性能的不断提升,不但需要从OLED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进行创新,更需要对OLED光电功能材料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应用于OLED器件的OLED光电功能材料从用途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电荷注入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进一步,还可将电荷注入传输材料分为电子注入传输材料和空穴注入传输材料,将发光材料分为主体发光材料和掺杂材料。目前,电子注入传输材料的驱动电压较高,稳定性较差、电子传输能力较低,限制了OLED器件的开发,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电子传输材料,从而降低驱动电压,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L包括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形成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形成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30的氟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形成碳数为3~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7~30的芳烷基;Ar包括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形成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形成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n包括1~4的整数,且n个括号内的基团包括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3.一种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有机致电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包括用作电子传输层。


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湘成陈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