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5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35‑45kg、菜籽饼24‑28kg、尿素10‑14kg、氯化钾4‑6kg、磷酸二氢铵2‑4kg、过磷酸钙2‑6kg、肥料内核22‑26kg、复合包膜液15‑20kg,通过转鼓造粒、高塔包膜生产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能满足猕猴桃生长需肥,大大减少追肥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其多层缓释作用能够符合猕猴桃喜肥怕烧的生长特点,对提高猕猴桃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于猕猴桃种植产区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猕猴桃质地柔软,口感酸甜,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以及胡萝卜素等,具有清理肠胃、抗衰老、调节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由于猕猴桃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同时由于健康食品理念的深入,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提高其种植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猕猴桃为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对肥料需求迫切,一旦缺少养分就表现出黄化、小叶、停长等现象,但同时其对肥分又比较敏感,一旦肥料养分浓度过高,容易烧根,从而形成矛盾对立,在生产上,通常采用好远散淡的原则施肥,即少量多次施肥,但无形中提高了劳动强度,采用缓释肥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肥料的缓释力度不能较好的匹配猕猴桃的需求,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35-45kg、菜籽饼24-28kg、尿素10-14kg、氯化钾4-6kg、磷酸二氢铵2-4kg、过磷酸钙2-6kg、肥料内核22-26kg、复合包膜液15-20kg。优选的,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40kg、菜籽饼26kg、尿素12kg、氯化钾5kg、磷酸二氢铵3kg、过磷酸钙4kg、肥料内核24kg、复合包膜液18kg。进一步的,所述肥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土温20加入水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再取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聚乳酸等质量的生化黄腐酸,搅拌均匀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和水相按体积比1:10混合后超声乳化10-20分钟,搅拌6-12小时,至有机溶剂挥发后离心收集微球,清水洗净,再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固体的肥料内核。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包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聚乙烯醇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水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4%质量分数的沸石粉和4-6%质量分数的明胶,搅拌均匀后糊化形成包膜液。一种如上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鸡粪、菜子饼粉碎混合送入发酵槽中,堆积发酵,得发酵物料备用,烘干粉碎备用;(2)将肥料内核与上述发酵干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铵、过磷酸钙混合后送入转鼓造粒机中造粒,得到肥料颗粒;(3)较上述肥料颗粒送入包膜塔中,于肥料颗粒被抛起时通过高压喷枪将复合包膜液喷覆至肥料颗粒表面,如此反复2-3次,完成后加热干燥,即得到成品有机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发酵堆控制高度在1-1.5米,同时每天测量发酵温度,至发酵堆中心温度超过70℃时立即翻抛,直至发酵料腐熟完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肥料颗粒粒径控制为4-8mm,以将肥料内核完全包裹为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肥料颗粒送入包膜塔前先将其表面加热预热至70-8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肥料针对猕猴桃喜肥怕烧的特点,采用多层缓释的方式制备形成。肥料内部为肥料内核,由聚乳酸为养分载体,搭载生化黄腐酸为内置肥份,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形成搭载了养分的微球,其在外层降解前处于密封环境,不释放养分,在外层逐渐崩解露出内部内核后,才会在微生物、光和水的降解作用下逐渐释放养分,实现营养的长效缓释,同时聚乳酸本身可采用工业注塑级产品,价格较为低廉,且其降解后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在肥料内核外部通过转鼓造粒的方式将有机发酵成分和部分速效养分连同内核造粒,将内核进行密封包裹,这部分采用有机和无机养分混搭的方式,一方面能满足当前猕猴桃对养分的迫切需求,同时有机成分的逐步降解为之后的养分提供保障,最后在肥料颗粒外部通过复合包膜液进行高塔包膜,目的在于控制中层有机无机养分的溶出速度,令其养分的渗出与猕猴桃的需肥规律相协调。本专利技术肥料能满足猕猴桃生长需肥,大大减少追肥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其多层缓释作用能够符合猕猴桃喜肥怕烧的生长特点,对提高猕猴桃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于猕猴桃种植产区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由以下质量的原料制成:鸡粪40kg、菜籽饼26kg、尿素12kg、氯化钾5kg、磷酸二氢铵3kg、过磷酸钙4kg、肥料内核24kg、复合包膜液18kg。所述肥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土温20加入水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再取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聚乳酸等质量的生化黄腐酸,搅拌均匀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和水相按体积比1:10混合后超声乳化15分钟,搅拌9小时,至有机溶剂挥发后离心收集微球,清水洗净,再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固体的肥料内核。所述复合包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聚乙烯醇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水溶液,再向其中加入3%质量分数的沸石粉和5%质量分数的明胶,搅拌均匀后糊化形成包膜液。一种如上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鸡粪、菜子饼粉碎混合送入发酵槽中,堆积发酵堆1.2米进行发酵,发酵期间发酵堆中心温度超过70℃时立即翻抛,直至发酵料腐熟完全,得发酵物料备用,烘干粉碎备用;(2)将肥料内核与上述发酵干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铵、过磷酸钙混合后送入转鼓造粒机中造粒,粒径控制为4-8mm,以将肥料内核完全包裹为宜,得到肥料颗粒;(3)较上述肥料颗粒表面加热预热至75℃,再送入包膜塔中,于肥料颗粒被抛起时通过高压喷枪将复合包膜液喷覆至肥料颗粒表面,如此反复3次,完成后加热干燥,即得到成品有机肥。实施例2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由以下质量的原料制成:鸡粪35kg、菜籽饼24kg、尿素10kg、氯化钾4kg、磷酸二氢铵2kg、过磷酸钙2kg、肥料内核22kg、复合包膜液15kg。所述肥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土温20加入水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再取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聚乳酸等质量的生化黄腐酸,搅拌均匀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和水相按体积比1:10混合后超声乳化10分钟,搅拌6小时,至有机溶剂挥发后离心收集微球,清水洗净,再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固体的肥料内核。所述复合包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聚乙烯醇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水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质量分数的沸石粉和4%质量分数的明胶,搅拌均匀后糊化形成包膜液。一种如上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鸡粪、菜子饼粉碎混合送入发酵槽中,堆积发酵堆1米进行发酵,发酵期间发酵堆中心温度超过70℃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35-45kg、菜籽饼24-28kg、尿素10-14kg、氯化钾4-6kg、磷酸二氢铵2-4kg、过磷酸钙2-6kg、肥料内核22-26kg、复合包膜液15-20k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35-45kg、菜籽饼24-28kg、尿素10-14kg、氯化钾4-6kg、磷酸二氢铵2-4kg、过磷酸钙2-6kg、肥料内核22-26kg、复合包膜液15-2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鸡粪40kg、菜籽饼26kg、尿素12kg、氯化钾5kg、磷酸二氢铵3kg、过磷酸钙4kg、肥料内核24kg、复合包膜液18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土温20加入水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再取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搅拌溶解成浓度为0.02g/mL的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聚乳酸等质量的生化黄腐酸,搅拌均匀作为有机相,将有机相和水相按体积比1:10混合后超声乳化10-20分钟,搅拌6-12小时,至有机溶剂挥发后离心收集微球,清水洗净,再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固体的肥料内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包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聚乙烯醇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水溶液,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号张维秀侯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农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