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5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该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3‑6份、蚯蚓卵茧6‑10份、牛粪15‑20份、堆肥发酵菌5‑7份、秸秆20‑30份、蘑菇渣15‑20份、腐烂无花果20‑25份、鲜榴莲壳15‑20份、糖渣混料20‑25份、膨润土18‑25份、硅藻土15‑20份、乳化沥青8‑12份、酒糟10‑15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向土壤内引入蚯蚓卵茧,能够在肥料投入使用后,快速孵化成蚯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缓冲性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离子交换率;以淘米水作为溶剂,促进作物生长。

A compound fertilizer for improving farmland soil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其基本措施包括:1、土壤水利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化和盐碱化;2、土壤工程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土壤生物改良,运用各种生物途径(如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防治水土流失等;4、土壤耕作改良,通过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5、土壤化学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污染等。目前的复合肥料大都是显示出对农作物的影响,对土壤本身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肥料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易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影响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缓冲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3-6份、蚯蚓卵茧6-10份、牛粪15-20份、堆肥发酵菌5-7份、秸秆20-30份、蘑菇渣15-20份、腐烂无花果20-25份、鲜榴莲壳15-20份、糖渣混料20-25份、膨润土18-25份、硅藻土15-20份、乳化沥青8-12份、酒糟10-15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溶磷菌、硅酸盐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所述糖渣混料由甜菜糖渣、玉米糖渣、甘蔗糖渣按照1:1.2:1.4的比例配比而成。另一个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的方案中,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5-6份、蚯蚓卵茧8-10份、牛粪15-17份、堆肥发酵菌6-7份、秸秆23-25份、蘑菇渣15-17份、腐烂无花果24-25份、鲜榴莲壳18-20份、糖渣混料21-23份、膨润土18-20份、硅藻土15-17份、乳化沥青9-10份、酒糟10-12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蘑菇渣、腐烂无花果、鲜榴莲壳分别投入搅碎机种搅碎后,再混合在一起,加入堆肥发酵菌充分搅拌后,加入适量淘米水浸泡5-7d,得到混料A;S2:向混料A中加入糖渣混料、酒糟,充分翻料后,继续发酵6-7d,得混料B;S3:将微生物复合菌剂、膨润土、硅藻土、乳化沥青、硫磺粉、硫酸亚铁搅拌均匀后,加淘米水搅拌,然后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得混料C;S4:将牛粪经净化、发酵、菌化处理后,将牛粪打散,以雾化的形式喷水,至其含水量达到35%-45%,利用筛撒机构将刚筛出的蚯蚓卵茧均匀地拌入牛粪中,得混料D;S5:将混料B、混料C混合并加入其总重量0.5-1倍的淘米水搅拌1.5-2h至均匀,在35-4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9-10%,再采用粉碎机粉碎0.5-1h,所得物料与混料D混合后即得复合肥料。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筛撒机构包括筛撒筒和筒盖,所述筛撒筒一端开口,并与筒盖螺纹连接,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筛撒筒内由隔板分隔成中部物料腔和置于物料腔两侧的振荡腔,所述物料腔的顶部开口供物料的放入,其底部安装筛网,所述振荡腔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的导向通道,各导向通道内放别放置一个振荡球,各导向通道远离物料腔的一端内分别设置有拱起的弧形弹片,该弧形弹片用于与振荡球碰撞并将其反向弹回。可选的,所述混料D需现配现用。可选的,所述S1中,淘米水浸泡的过程中保持无氧条件,常温发酵。可选的,所述混料D可放入扎孔的塑料袋中保存20-30d,配好的复合肥料需在2-3d内投入使用。由上,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牛粪纤维丰富、透气效果好的特点,将其作为蚯蚓卵茧的包覆层,充当养床的作用,延长蚯蚓卵茧的保存时间,同时便于与其他物料混合,牛粪自身也作为有机肥料,改善土壤有机质;向土壤内引入蚯蚓卵茧,能够在肥料投入使用后,快速孵化成蚯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水平。2、本专利技术以秸秆、蘑菇渣、腐烂无花果、鲜榴莲壳、糖渣混料、酒糟与堆肥发酵菌配合形成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缓冲性能。3、本专利技术以微生物复合菌剂、膨润土、硅藻土、乳化沥青、硫磺粉、硫酸亚铁配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离子交换率;以淘米水作为溶剂,充分利用其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作物生长。4、本专利技术设置筛撒机构来对蚯蚓卵茧进行均匀撒料,筛撒机构内部的物料腔两侧分别设置振荡腔,通过在振荡腔的导向通道内放置振荡球,能够在撒料时晃动筛撒筒来使振荡球对物料腔进行敲击,辅助蚯蚓卵茧从筛网上均匀落下,撒料效果好,且不破坏蚯蚓卵茧;导向通道端部设置弧形弹片,用于与振荡球碰撞并将其反向弹回,增大了振荡球反弹的敲击力度,增强振荡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肥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筛撒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筛撒筒;2、筒盖;3、手柄;4、物料腔;5、振荡腔;6、筛网;7、导向通道;8、振荡球;9、弧形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3-6份、蚯蚓卵茧6-10份、牛粪15-20份、堆肥发酵菌5-7份、秸秆20-30份、蘑菇渣15-20份、腐烂无花果20-25份、鲜榴莲壳15-20份、糖渣混料20-25份、膨润土18-25份、硅藻土15-20份、乳化沥青8-12份、酒糟10-15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溶磷菌、硅酸盐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3-6份、蚯蚓卵茧6-10份、牛粪15-20份、堆肥发酵菌5-7份、秸秆20-30份、蘑菇渣15-20份、腐烂无花果20-25份、鲜榴莲壳15-20份、糖渣混料20-25份、膨润土18-25份、硅藻土15-20份、乳化沥青8-12份、酒糟10-15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n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溶磷菌、硅酸盐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n所述糖渣混料由甜菜糖渣、玉米糖渣、甘蔗糖渣按照1:1.2:1.4的比例配比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3-6份、蚯蚓卵茧6-10份、牛粪15-20份、堆肥发酵菌5-7份、秸秆20-30份、蘑菇渣15-20份、腐烂无花果20-25份、鲜榴莲壳15-20份、糖渣混料20-25份、膨润土18-25份、硅藻土15-20份、乳化沥青8-12份、酒糟10-15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溶磷菌、硅酸盐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
所述糖渣混料由甜菜糖渣、玉米糖渣、甘蔗糖渣按照1:1.2:1.4的比例配比而成。


2.一种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微生物复合菌剂5-6份、蚯蚓卵茧8-10份、牛粪15-17份、堆肥发酵菌6-7份、秸秆23-25份、蘑菇渣15-17份、腐烂无花果24-25份、鲜榴莲壳18-20份、糖渣混料21-23份、膨润土18-20份、硅藻土15-17份、乳化沥青9-10份、酒糟10-12份、硫磺粉5-7份、硫酸亚铁8-10份,余量为淘米水。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农田土壤改善的复合肥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蘑菇渣、腐烂无花果、鲜榴莲壳分别投入搅碎机种搅碎后,再混合在一起,加入堆肥发酵菌充分搅拌后,加入适量淘米水浸泡5-7d,得到混料A;
S2:向混料A中加入糖渣混料、酒糟,充分翻料后,继续发酵6-7d,得混料B;
S3:将微生物复合菌剂、膨润土、硅藻土、乳化沥青、硫磺粉、硫酸亚铁搅拌均匀后,加淘米水搅拌,然后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得混料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端平陈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