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0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S6.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1.2‑1.5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泛指的是做饭后所产生的垃圾。熟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扇贝;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剩饭。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分为熟厨余垃圾和生厨余垃圾。熟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扇贝;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厨余垃圾予以掩埋则因其具有机物质,固可被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分解;但若未迅速消毒处理或场地妥善处置仍易腐败发臭,滋生蚊、蝇、虫、蟑等病媒。并遭鼠类、狗等翻食,若无妥善处理,不仅会妨害卫生,并污染空气及水源。所以需要一种能将厨余垃圾处理并且还能制成肥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S2.将过滤除杂后的厨余垃圾引入无盖搅拌池中粉碎搅拌,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5-8mm,然后向无盖搅拌池中加入水分吸收剂,将厨余垃圾的整体水分控制在25-30%;S3.向厨余垃圾中加入适量的改性食品级硅藻土、石膏粉、硅胶和海藻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20-24H进行脱脂脱盐处理;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2-3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S6.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1.2-1.5m3/h,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30-35%,翻堆控制温度在75-78℃,发酵2-3天后即得厨余发酵肥料;S7.称取厨余发酵肥料后加入生物炭、淀粉-丙烯酰胺、功能菌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烘干后粉碎,然后用筛网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即得肥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S5中,加入适量井水视原料干湿程度增减水量,水量占堆肥总量30%~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初步发酵处理的第0-24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55-65℃,转速为4-6转/分钟,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0.05-0.5m3/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初步发酵处理的第24-48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80-90℃,转速为8-10转/分钟,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0.1-0.75m3/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初步发酵处理采用间歇式通气进风,每天通气2-3次,每次通气30-45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步骤S7中,烘干时采用烘箱烘干,烘箱温度为120-1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步骤S7中,所述筛网规格为80-90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发酵时,向厨余垃圾中加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能促进微生物的生殖代谢,提高微生物的共生与代谢产物的协调作用,有效提高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发酵降解;发酵时,通过二次发酵,能大大提高发酵的效果,使发酵更加充分,通过有效的脱水脱盐脱脂处理后,可大幅度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通过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可实现快速发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S2.将过滤除杂后的厨余垃圾引入无盖搅拌池中粉碎搅拌,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5-8mm,然后向无盖搅拌池中加入水分吸收剂,将厨余垃圾的整体水分控制在25-30%;S3.向厨余垃圾中加入适量的改性食品级硅藻土、石膏粉、硅胶和海藻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20-24H进行脱脂脱盐处理;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视原料干湿程度增减水量,水量占堆肥总量30%~35%),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2-3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初步发酵处理的第0-24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55-65℃,转速为4-6转/分钟,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0.05-0.5m3/h,初步发酵处理的第24-48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80-90℃,转速为8-10转/分钟,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0.1-0.75m3/h,初步发酵处理采用间歇式通气进风,每天通气2-3次,每次通气30-45分钟;S6.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1.2-1.5m3/h,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30-35%,翻堆控制温度在75-78℃,发酵2-3天后即得厨余发酵肥料;S7.称取厨余发酵肥料后加入生物炭、淀粉-丙烯酰胺、功能菌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烘干后粉碎,烘干时采用烘箱烘干,烘箱温度为120-130℃,然后用筛网进行筛选,筛网规格为80-90目,筛选完成后即得肥料。实施例2: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S2.将过滤除杂后的厨余垃圾引入无盖搅拌池中粉碎搅拌,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5-8mm,然后向无盖搅拌池中加入水分吸收剂,将厨余垃圾的整体水分控制在25-30%;S3.向厨余垃圾中加入适量的改性食品级硅藻土、石膏粉、硅胶和海藻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20-24H进行脱脂脱盐处理;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视原料干湿程度增减水量,水量占堆肥总量30%~35%),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2-3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初步发酵处理的第0-24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55-65℃,转速为4-6转/分钟,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0.05-0.5m3/h,初步发酵处理的第24-48h内,控制发酵温度为80-90℃,转速为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nS2.将过滤除杂后的厨余垃圾引入无盖搅拌池中粉碎搅拌,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5-8mm,然后向无盖搅拌池中加入水分吸收剂,将厨余垃圾的整体水分控制在25-30%;/nS3.向厨余垃圾中加入适量的改性食品级硅藻土、石膏粉、硅胶和海藻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20-24H进行脱脂脱盐处理;/n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2-3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nS6.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1.2-1.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当日的餐余垃圾进行过滤除杂,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
S2.将过滤除杂后的厨余垃圾引入无盖搅拌池中粉碎搅拌,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5-8mm,然后向无盖搅拌池中加入水分吸收剂,将厨余垃圾的整体水分控制在25-30%;
S3.向厨余垃圾中加入适量的改性食品级硅藻土、石膏粉、硅胶和海藻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20-24H进行脱脂脱盐处理;
S5.向脱脂脱盐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中拌入米糠、麦麸、秸秆粉、干畜禽粪并添加生物菌肥发酵液,同时加适量井水,通过搅拌机混合拌匀后进行初步发酵处理,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2-3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
S6.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每千克厨余垃圾的进风量为1.2-1.5m3/h,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30-35%,翻堆控制温度在75-78℃,发酵2-3天后即得厨余发酵肥料;
S7.称取厨余发酵肥料后加入生物炭、淀粉-丙烯酰胺、功能菌混合搅拌均匀后烘干,烘干后粉碎,然后用筛网进行筛选,筛选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同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