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2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以天然岩沥青为主要原料,辅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硅藻土等原料,通过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与岩沥青、壳聚糖、纳米硅藻土发生分子交联缩合缔合作用、络合配位作用,达到提高路用改性沥青复合材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抗水损性能以及低温抗裂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
,尤其是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技术介绍
普通石油沥青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高低温稳定性差,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弹性和耐老化性不足,普通石油沥青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使用要求。对普通石油沥青进行改性是路用石油沥青路面材料的现实需求。推广应用绿色环保路用改性沥青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路用材料的必然之路。岩沥青是石油在岩石夹缝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天然固体沥青。我国交通运输部2014年8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的通知》([2014]165号文件)鼓励推广应用天然岩沥青等改性沥青混合料。岩沥青作为沥青类固体物质,性质稳定,抗氧化性强,与集料的粘结能力强,是一种天然优良的石油基沥青改性剂,已经应用于道路石油沥青改性及工程实践应用。但由于产地、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天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还存在高温抗变形能力、抗水损能力还不够稳定、低温抗裂性不足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岩沥青50-85份、有机高分子聚合物1-30份、纳米硅藻土1-10份、水溶性壳聚糖1-2份、色母料1-10份,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或聚丙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岩沥青50-85份、有机高分子聚合物1-30份、纳米硅藻土1-10份、水溶性壳聚糖1-2份、色母料1-10份,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或聚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改性后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小分子量的聚乙烯/聚丙烯粉料和0.005-0.009重量份的茂金属催化剂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温度为160-260℃,反应3-4h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形成条状混合物,待条状混合物冷却到常温后切割粉粹成小颗粒状,即得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沥青,天然沥青含量>30%,软化点>80℃,碳酸钙>30wt%,闪点温度>250℃,加热损失<2.0%,含水量<2%,颗粒最大粒径<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脱乙酰度>80%,分子量≥100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藻土,粒径为15-100nm,纳米二氧化硅含量>90%。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配双改性沥青混合料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力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冠科技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