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介孔碳材料、介孔碳多巴胺传感器、其制法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9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序介孔碳材料、介孔碳多巴胺传感器、其制法及应用。所述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嵌段聚合物、酚醛树脂预聚物的混合体系,将所述混合体系升温至110~130℃并保温12~18h,之后在惰性气氛中,使所获固化物于900~1000℃高温碳化40~60min,获得有序介孔碳材料。所述介孔碳多巴胺传感器包括:所述有序介孔碳材料、导线和封装材料,所述有序介孔碳材料与导线连接,且连接处采用封装材料进行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清洁介孔碳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可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对多巴胺浓度的检测,并且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具有优良的稳定性、重复性、重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序介孔碳材料、介孔碳多巴胺传感器、其制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碳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碳材料及可清洁介孔碳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检测多巴胺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与电化学传感交叉的

技术介绍
多巴胺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其含量的改变或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因此,对多巴胺浓度的检测对于神经生理学、相关药物控制及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电化学手段是一种能够实现多巴胺的快速有效检测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巴胺的检测效果,常常采用石墨烯、金属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对电极进行修饰。而多巴胺(DA)是一种粘性有机分子,在室温下容易氧化、自聚合并附着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绝缘薄膜,使电极检测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将电极表面的多巴胺污染物清除掉,以保持电极的检测稳定性,而常规的清洁手段无法彻底去除多巴胺黏附物。据文献报道,超声是一种有效的清洁方式,可将多巴胺形成的污染物去除。由于传统纳米修饰电极多采用滴涂法制备,纳米材料和电极之间多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对电极清洁的同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包含嵌段聚合物、酚醛树脂预聚物的混合体系,将所述混合体系升温至110~130℃并保温12~18h,之后在惰性气氛中,使所获固化物于900~1000℃高温碳化40~60min,获得有序介孔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包含嵌段聚合物、酚醛树脂预聚物的混合体系,将所述混合体系升温至110~130℃并保温12~18h,之后在惰性气氛中,使所获固化物于900~1000℃高温碳化40~60min,获得有序介孔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提供基底;
将所述基底浸置于包含嵌段聚合物、酚醛树脂预聚物、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12~24h,取出后移除所述有机溶剂,同时使所述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再将所述混合体系升温至110~130℃,使所述酚醛树脂预聚物固化12~18h,之后在惰性气氛中,使所获固化物于900~1000℃高温碳化40~60min,获得有序介孔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PET无纺布;优选的,所述PET无纺布的克重为50~100g/m2;和/或,所述嵌段聚合物包括普朗尼克F127、P123、F108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嵌段聚合物与酚醛树脂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4~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基底从混合体系中取出后,于40~60℃加热24~36h,从而移除所述有机溶剂;和/或,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和/或丙酮;和/或,所述惰性气氛包括氩气气氛。


5.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有序介孔碳材料,其具有由纤维交错形成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所述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由层次有序均一的介孔结构构建而成;优选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爱英王舒远魏菁郭鹏孙丽丽张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