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6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理袋机、第一输送带和包装机,所述第一输送带与包装机之间依次设有让药袋朝下输送的真空输送线、成叠药袋的第三输送带、成叠药袋的翻转结构和第四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袋外包装生产线,药袋叠放的位置精确、数量准确,且转移后的成叠药袋在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不容易因滑落而缺失,减少了不合格产品且降低了损失,实现药袋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袋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小丸和散剂药袋目前主流包装方式是采用手工外包装,需要比较多熟手工人,且易出现包装数量不准确的情况。部分厂家采用流水线作业,但关键的入盒工序还是用手工,其主要原因是药袋成片状,内包装时有空气致使外包装时易滑动,不能保持稳定状态,因此严重限制了小丸和散剂两大剂型外包装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因此目前市面无方形药袋自动化外包装生产线。小丸和散剂在进行药袋外包装时,需要先通过理袋机对散乱的药袋逐个排序理袋,然后再通过传送带输送至相应工位,按设定数量叠好药袋后装盒。目前的药袋包装生产线在进行理袋后,会将药袋每几个水平叠放在一起后输送到包装工位进行装盒。然而,目前的药袋包装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1)药袋从理袋机输出并经传送带输送后无法准确落料,难以叠放整齐,导致后续需要额外工序整理叠放的药袋;2)传送带输送过程中,相邻药袋可能存在重叠的情况,此时计数器无法判断经过药袋的准确数量,导致装盒时出现药盒内药袋数量多于所需数量的问题,造成厂家的经济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理袋机(15)、第一输送带(1)和包装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与包装机(16)之间依次设有让药袋朝下输送的真空输送线、成叠药袋的第三输送带(3)、成叠药袋的翻转结构(10)和第四输送带(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理袋机(15)、第一输送带(1)和包装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与包装机(16)之间依次设有让药袋朝下输送的真空输送线、成叠药袋的第三输送带(3)、成叠药袋的翻转结构(10)和第四输送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送线包括第二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段前端和输送段末端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1)输出端和第三输送带(3)两者的正上方;第二输送带(2)上布置有多个吸附孔(21);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段上方设有负压产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包括相连接的负压仓(4)和负压主管(5);所述负压仓(4)的开口朝向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仓(4)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输送带(2)输送方向依次连接的负压仓单体(41);每个负压仓单体(41)均设有朝向第二输送带(2)输送段的单体开口(43),每个负压仓单体(41)上还设有连接端(42);所述负压主管(5)通过负压支管(51)与各负压仓单体(41)的连接端(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段末端上方设有敲击装置(8);敲击装置(8)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带(3)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袋外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带(3)与翻转结构(10)之间设有上料机构(9);翻转结构(10)与第四输送带(12)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吉刘贵中冯丽华梁淑娟区永标霍嘉茵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