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泊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83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泊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所述系泊系统用于船舶的系泊,所述系泊系统包括第一系泊装置和第二系泊装置,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船舷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所述第一系泊装置用于在第一工况下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系泊系统的船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节省甲板表面的空间,为其他装置的布置给出了空间;而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选择是否增加第一系泊装置进行系泊,从而增加系泊缆绳的数量,减缓了缆绳的张紧状态,提升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Mooring system and the vessel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系泊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泊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
技术介绍
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船在码头停靠时,需要通过缆绳将船同码头系泊,确保船舶以及码头的安全。然而甲板面布置了各种油气处理模块,因此其甲板面的有效利用空间非常紧张。码头系泊通常都是在船上甲板面安装系泊绞车,带缆桩以及导缆孔,缆绳再同码头的缆桩连接实现船舶码头系泊的要求。但是这样会导致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本来紧凑的甲板面更加紧张。另外,船舶在码头系泊期间,多数时间里处于正常风况环境,很少遇到台风工况,船舶系缆通常同时考虑了两种风况环境,因此,平时工况同台风工况采用同一种带缆方式,增加了系泊缆绳的数量,而缆绳长时间处于张紧状态,使用寿命将缩短,进而带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系泊系统及包含其的船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系泊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系泊系统用于船舶的系泊,所述系泊系统包括第一系泊装置和第二系泊装置,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船舷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所述第一系泊装置用于在第一工况下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船舷外表面设置第一系泊装置,在船舶的甲板上设置第二系泊装置,并且根据实际的工况需求选择系泊装置进行系泊;具体的,在需要系泊时,通过第二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进行系泊,若是在第一工况下,比如在台风天气下,再增加第一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进行系泊,从而满足船舶的系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甲板表面的空间,为其他装置的布置给出了空间;而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选择是否增加第一系泊装置进行系泊,从而增加系泊缆绳的数量,减缓了缆绳的张紧状态,提升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较佳地,所述第一系泊装置包括系泊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船舷外表面连接,所述系泊板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垂直,所述系泊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缆绳。在本方案中,采用第一系泊装置包括系泊板和安装板的结构形式,通过安装板与船舷外表面连接,以及在系泊板上设置用于系泊的第一通孔;其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较佳地,所述系泊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凸台内。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系泊板上增设凸台,并将第一通孔设置于凸台内,能够增加第一通孔的结构强度,提高系泊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系泊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在本方案中,在系泊板和安装板之间增设加强筋,能够提升系泊板和安装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系泊板相对于船舶的稳定性,提高系泊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第二系泊装置包括系泊绞车和导缆装置,所述系泊绞车设置于船舶的甲板上,所述导缆装置设置于所述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的路径上。在本方案中,系泊绞车的缆绳通过导缆装置最终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在实际设置时,导缆装置的布局可以根据船舶和工况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及在实际系泊时,可以根据码头情况和工况情况进行相应的受力分析,选取相应的导缆装置进行系泊。较佳地,所述导缆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甲板的边缘上。较佳地,所述导缆装置包括导缆本体和导缆孔,所述导缆孔从所述导缆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在本方案中,导缆孔从导缆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从而通过导缆孔可以将缆绳按照需要的方向向船外延伸,从而与相应的停靠码头的系泊桩连接。较佳地,所述系泊系统还包括水平导向轮,所述水平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甲板的甲板面上,用于改变缆绳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方向。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甲板面上设置的水平导向轮,不但能够改变系泊绞车的缆绳的方向,使得缆绳能够与相应的导缆装置连接;还能够张紧缆绳,提升导缆效果。较佳地,所述系泊系统还包括垂直导向轮,所述垂直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甲板面上,用于改变缆绳在垂直方向上的连接方向。在本方案中,通过垂直导向轮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改变导缆绳的连接方向,在实际实施时,船舶的甲板面可能不是一个平面,比如有主甲板面和艏楼甲板面,其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差,通过垂直导向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改变缆绳的方向,使其系缆到预设的位置。一种船舶,其特点在于,所述船舶包括如上述的系泊系统。通过在船舷外表面设置第一系泊装置,在船舶的甲板上设置第二系泊装置,并且根据实际的工况需求选择系泊装置进行系泊;具体的,在需要系泊时,通过第二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进行系泊,若是在第一工况下,比如在台风天气下,再增加第一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进行系泊,从而满足船舶的系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甲板表面的空间,为其他装置的布置给出了空间;而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选择是否增加第一系泊装置进行系泊,从而增加系泊缆绳的数量,减缓了缆绳的张紧状态,提升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在船舷外表面设置第一系泊装置,在船舶的甲板上设置第二系泊装置,并且根据实际的工况需求选择系泊装置进行系泊;具体的,在需要系泊时,通过第二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进行系泊,若是在第一工况下,比如在台风天气下,再增加第一系泊装置与停靠码头进行系泊,从而满足船舶的系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甲板表面的空间,为其他装置的布置给出了空间;而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选择是否增加第一系泊装置进行系泊,从而增加系泊缆绳的数量,减缓了缆绳的张紧状态,提升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第一系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第二系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系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甲板面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甲板面处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一工况下系泊系统的系泊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一工况下系泊系统的系泊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系统的另一种系泊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泊系统的另一种系泊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船舶1船舷11甲板12第一系泊装置100系泊板110第一通孔111凸台112安装板120加强筋130第二系泊装置200系泊绞车210导缆装置220导缆本体221导缆孔222水平导向轮300垂直导向轮400第一垂直导向轮410第二垂直导向轮4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泊系统用于船舶的系泊,所述系泊系统包括第一系泊装置和第二系泊装置,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船舷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所述第一系泊装置用于在第一工况下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泊系统用于船舶的系泊,所述系泊系统包括第一系泊装置和第二系泊装置,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船舷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所述第二系泊装置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所述第一系泊装置用于在第一工况下通过缆绳与停靠码头上的系泊桩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泊装置包括系泊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船舷外表面连接,所述系泊板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垂直,所述系泊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缆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泊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凸台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泊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系泊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泊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魏马曙光崔秀达李铭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