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817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伏安分析仪专用的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是将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三者集合为一整体电极,其中工作电极是微型电极、三电极构成一复合微电极并设计有连接部件与伺服电机连接,在装置外壳上设有电刷。使用本装置可提高测量的精密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可改善电极伏安特性,便于更换溶液、清洗电极、减少样品污染。(*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伏安分析仪专用测试装置。现有伏安仪通用电极系统存在的缺点是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分别配置,三电极相对位置不固定,更换溶液时会引起电极位置改变,搅拌溶液时三电极相对线速不等,都会造成测量误差,影响测定的重现性;三电极各自独立,不便于更换溶液,清洗电极,易造成污染;通用玻碳电极表面积大,具化学惰性和机械不稳定性,造成镀汞、富集、溶出困难,使检测灵敏度低,充电电流大,电极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伏安仪专用复合微电极装置,将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集合为一整体电极,使三电极相对位置固定,提高测量的精密度。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将三电极紧缩一起,使三电极间距离缩小,使电池电流相对增大,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本技术的目的之三是复合微电极由伺服电机带动而同速旋转,消除三电极因独立运动相对线速不同而造成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本技术的目的之四是以贵金属(金、银、铂、铱)丝制作工作电极、即微电极,克服通用玻碳电极的化学惰性、机械不稳定性等缺点,改善电极伏安特性,消除充电电流干扰,利于镀汞、富集、溶出,延长电极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之五是复合微电极、伺服电极、连接部件等由装置外壳套装,使电极系统整体化,便于更换溶液、清洗电极,减少污染,外形美观。本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由复合微电极、伺服电机、连接部件及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电极1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该复合微电极由同心连接轴4和绝缘连接管5与伺服电机6连接,并分别由同心连接轴4,铜环17和铜环13作导出线。同心连接轴4由铜棒制成,其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螺钉,中部有同心圆片,绝缘连接管5由绝缘材料制成圆柱体,上端设有电机轴孔,下端设有同心轴孔,中间实心,上下轴孔旁开紧定螺钉孔。工作电极10由贵金属(金、银、铂、铱)丝制成,其直径≤0.5毫米,对电极11由不锈钢针头制作,参比电极12由银/氯化银丝制作,在对电极和复合微电极外壳16之间设有参比液渗出槽19和多孔物质20。装置外壳8由绝缘材料制成圆筒状,并在其上设有电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总体示意图。图2复合微电极示意图。图1表示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的总体结构,它由复合微电极1、同心连接轴4、绝缘连接管5、伺服电机6、装置外壳8及电刷2、3、9等构成。复合微电极1由工作电极10,对电极11和参比电极12组成,如图2所示。工作电极10用贵金属(金、银、铂、铱)丝分别制作成微电极,用玻璃毛细管套装,与工作电极接口15焊接,由同心连接轴4通过电刷3导出。对电极11由18号不锈钢针头制作,用绝缘管套装,注入环氧树脂,用绝缘片14与工作电极接口15绝缘,通过铜环17导出。参比电极12用银/氯化银丝制作,浸入参比液渗出槽19中的饱和氯化钾溶液(由注液孔18注入)中,通过铜环13导出。多孔物质20作成环状,用环氧树脂固化于对电极11和复合微电极外壳16之间,形成参比液渗出槽19。复合微电极外壳16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上端外径12毫米,下端外径10毫米,长100毫米。工作电极接口15由铜材料制作,上端螺母与同心连接轴4下端的螺钉配合。同心连接轴4由铜棒制作,兼作工作电极导出线。绝缘连接管5由尼龙材料制作。伺服电极6直径28毫米,长35毫米,选用电压12伏,转速1500转/分。装置外壳8及其盖均由尼龙材料制作。本技术外形尺寸,外壳外径44毫米,下口内径15毫米,加盖长120毫米,装复合微电极后总装长180毫米。本技术经试用,其性能优于通用伏安电极系统,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改善了通用电极的伏安特性,消除了充电电流的干扰,解决了镀汞、富集、溶出的困难,延长了电极使用寿命,便于更换溶液、清洗电极,减少了对样品的污染,使电极系统美观、整体化。权利要求1.一种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由复合微电极、伺服电机、连接部件及装置外壳等构成,其特征是将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集合成一整体复合微电极,并由同心连接轴和绝缘连接管与伺服电机连接,装置外壳上设有电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电极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并分别由同心连接轴、铜环作导出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电极和伺服电极之间由同心连接轴和绝缘连接管连接,同心连接轴由铜棒制成,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螺钉,中部有同心圆片,绝缘连接管由绝缘材料制成圆柱体,上端设有电机轴孔,下端设有同心轴孔,中间实心,上下轴孔旁开紧定螺钉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上设有三个电刷,并分别与三个电极的导出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电极由贵金属丝分别制作,直径≤0.5毫米,对电极由不锈钢针头制作,参比电极由银/氯化银丝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电极和复合微电极外壳之间设有参比液渗出槽和多孔物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圆筒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伏安分析仪专用的复合微电极装置,其特征是将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三者集合为一整体电极,其中工作电极是微型电极、三电极构成一复合微电极并设计有连接部件与伺服电机连接,在装置外壳上设有电刷。使用本装置可提高测量的精密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可改善电极伏安特性,便于更换溶液、清洗电极、减少样品污染。文档编号G01N27/403GK2196303SQ9420952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邵梦欣, 于建忠, 陈宏潮 申请人:邵梦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伏安仪复合微电极装置,由复合微电极、伺服电机、连接部件及装置外壳等构成,其特征是将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集合成一整体复合微电极,并由同心连接轴和绝缘连接管与伺服电机连接,装置外壳上设有电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梦欣于建忠陈宏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职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