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枕结构及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07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摇枕结构及转向架,其中,摇枕结构应用于转向架,摇枕结构包括:心盘,其适于设置在列车的下方,用于连接和支撑列车;心盘梁,用于连接和支撑心盘,且心盘设置在心盘梁上端;心盘梁上设有贯穿心盘梁的容纳腔,转向架的制动杠杆和转向架的轮对的车轴均贯穿容纳腔;侧梁,用于支撑心盘梁以及连接心盘梁和转向架的横架,且侧梁设置在心盘梁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心盘梁上设置贯穿心盘梁的容纳腔,以便于制动杠杆和轮对的车轴均贯穿容纳腔设置,从而避免摇枕结构与轮对并列设置时干涉到轮对与制动杠杆的布置的情况发生,以简化转向架的组装工艺、降低转向架的生产制造成本。

A bolster structure and bog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技术介绍
目前,转向架多采用铸造式摇枕,转向架的心盘等部件设置在铸造式摇枕上,使得摇枕具有一定宽度;在铸造式摇枕应用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转向架时,由于转向架布置空间较少,具有一定宽度的铸造式摇枕的设置容易干涉到轮对与制动杠杆的布置,使得转向架的组装工艺复杂、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摇枕干涉到轮对与制动杠杆的布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枕结构,应用于转向架,所述摇枕结构包括:心盘,其适于设置在列车的下方,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列车;心盘梁,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心盘,且所述心盘设置在所述心盘梁上端;所述心盘梁上设有贯穿所述心盘梁的容纳腔,所述转向架的制动杠杆和所述转向架的轮对的车轴均贯穿所述容纳腔;侧梁,用于支撑所述心盘梁以及连接所述心盘梁和所述转向架的横架,且所述侧梁设置在所述心盘梁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选地,所述心盘梁和所述侧梁在所述心盘梁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焊接。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枕结构,应用于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心盘(1),其适于设置在列车(9)的下方,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列车(9);/n心盘梁(2),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心盘(1),且所述心盘(1)设置在所述心盘梁(2)上端;所述心盘梁(2)上设有贯穿所述心盘梁(2)的容纳腔(4),所述转向架的制动杠杆(83)和所述转向架的轮对(82)的车轴(821)均贯穿所述容纳腔(4);/n侧梁(3),用于支撑所述心盘梁(2)以及连接所述心盘梁(2)和所述转向架的横架(81),且所述侧梁(3)设置在所述心盘梁(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枕结构,应用于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心盘(1),其适于设置在列车(9)的下方,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列车(9);
心盘梁(2),用于连接和支撑所述心盘(1),且所述心盘(1)设置在所述心盘梁(2)上端;所述心盘梁(2)上设有贯穿所述心盘梁(2)的容纳腔(4),所述转向架的制动杠杆(83)和所述转向架的轮对(82)的车轴(821)均贯穿所述容纳腔(4);
侧梁(3),用于支撑所述心盘梁(2)以及连接所述心盘梁(2)和所述转向架的横架(81),且所述侧梁(3)设置在所述心盘梁(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盘梁(2)和所述侧梁(3)在所述心盘梁(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摇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4)包括空腔(41)和通孔(42),所述车轴(821)贯穿所述空腔(41),所述制动杠杆(83)贯穿所述通孔(42);心盘梁(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盖板(21)、第一腹板(22)和第一下盖板(23),所述心盘(1)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21)上,所述侧梁(3)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盖板(2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上盖板(21)、所述第一腹板(22)和所述第一下盖板(23)围成所述空腔(41),所述通孔(42)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2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梁(3)分别位于所述心盘梁(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横架(81)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侧梁(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架(8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二上盖板(3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义栗明柱王宏亮葛忠孝曲峰利徐长胜卢勇孙世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