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轮对、侧架、旁承、摇枕、基础制动装置、减振装置和滚动轴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铁路货车转向架摇枕经改进设计后安装了一种兼具有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式摩擦减振器优点的机械式摩擦减振器,该减振器可使转向架既具有较高的抗凌刚度以简化转向架结构,同时可使其减振摩擦力随转向架承载载荷的变化而变化,以满足车辆在空重车状态下载重量相差较大时提供大小合适的减振摩擦力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检修,转向架可提高和改善传统铁路货车三大件转向架的技术性能和运行品质,降低车辆零部件磨耗,减少车辆制造和运用维修成本。
A railway freight car bogie with constant friction and variable friction wedge damp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车辆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转向架由于数量大、运行速度相对较低,一般采用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其减振装置大都采用机械式摩擦减振器。常用的机械式摩擦减振器分为楔块式常摩擦减振器和楔块式变摩擦减振器。楔块式常摩擦减振器的斜楔为一个中部挖空的特殊三角状结构,其减振弹簧压缩后上平面顶着斜楔中部的空腔底部,下平面坐落在摇枕端部斜楔槽底板上平面上,减振弹簧只提供转向架减振摩擦力不提供承载力。常摩擦楔块式减振器的优点是性能可靠,结构稳定,斜楔与摇枕、侧架配合接触面积较大,为宽体斜楔,能提供较高的转向架摇枕与侧架的菱形定位刚度;缺点是提供的减振摩擦力由预压缩在斜楔腔体内的减振弹簧提供,而减振弹簧预压缩量为一常数,不会随着车辆载重量的变化而变化,导致车辆在空载和满载工况下的减振性能差别较大。楔块式变摩擦减振器的斜楔则为近乎规则的三角形结构,减振弹簧顶端顶在斜楔下平面上,下端则坐落在侧架弹簧承台面,减振弹簧既提供减振摩擦力,同时也提供部分承载力。由于楔块式变摩擦减振器提供的减振摩擦力与转向架承载载荷呈线性正比例关系,因而楔块式变摩擦减振式转向架的相对摩擦系数在空载和满载时近似相等,转向架减振效果始终稳定,这是楔块式变摩擦减振器转向架的最大特点。其缺点是由于减振弹簧顶着斜楔底部,斜楔与摇枕、侧架以及减振弹簧的配合面受到空间限制而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因而使得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不足,转向架必须依靠其他的附属装置来提高抗菱刚度,如交叉支撑装置、横向梁装置等。这样,既使转向架的结构趋于复杂化,又增加了转向架的制造、维护成本。鉴于两种形式的楔块式摩擦减振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铁路货车三大件式转向架的基础上,对转向架摇枕的减振装置安装部位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安装了一种兼具有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式摩擦减振器优点的机械式摩擦减振器,该减振器保持了常摩擦减振器宽体斜楔结构,使转向架不依靠附加结构就具有较高的抗凌刚度;同时该减振器在侧架和斜楔间安装有减振弹簧,因而又具有变摩擦减振器减振摩擦力随转向架承载载荷变化呈正线性变化的特点,以适应车辆在空重车状态下具有稳定的减振功能的要求。从而既保证转向架具有较好的运行品质,同时又简化了传统变摩擦楔块减振式转向架结构,方便了斜楔及摇枕上部斜楔减振弹簧(上减振弹簧)的装配,取消了保证抗菱刚度的附加装置,降低车辆制造和运用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设备为满足减振性能和抗菱刚度而结构复杂,制造运用维修成本较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轮对、侧架、旁承、摇枕、基础制动装置、减振装置和滚动轴承装置;所述轮对有两组并且对称设置,轮对外侧对称设置有侧架,并且侧架通过滚动轴承装置连接在轮对上;所述侧架中点连线上设置有摇枕;所述摇枕上在对称设置有旁承;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设置在摇枕中部;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引导座和斜楔,减振装置对称设置在摇枕两端,并且减振装置底部设置有中央悬挂装置,且减振装置的下减振弹簧同时也是中央悬挂装置中的承载弹簧;所述摇枕包括减振装置安装部位;所述减振装置安装部位上开设了2个半槽孔和1个槽孔,用以安装减振装置的引导座;所述引导座顶部的三个定位凸柱穿过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的弹簧承台底板,并且用连接螺钉与斜楔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半槽孔和槽孔左右宽度较引导座的定位凸柱有一定的间隙量,以适应斜楔、侧架的立柱磨耗板和摇枕的磨耗板磨耗后减振装置发生左右移动。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其轮对、侧架、旁承、基础制动装置和滚动轴承装置与传统铁路货车三大件转向架相同,属于现有技术。通过对其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在减振装置安装部位弹簧承台面上开设了2个半槽孔和1个槽孔,以安装一种集常摩擦楔块式减振器和变摩擦楔块式减振器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楔块式减振器的引导座;其减振装置由经过改进结构设计的斜楔、安装在斜楔腔体内的上减振弹簧、通过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弹簧承台安装在斜楔底部的引导座以及用于斜楔与引导座紧固的连接螺栓和安装在引导座之下侧架之上的下减振弹簧组成。引导座与下减振弹簧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当转向架工作时,当车辆处于空载状态时,转向架承载载荷较小,此时仅上减振弹簧提供减振摩擦力;而当车辆承载增加时,转向架下减振弹簧与引导座之间的间隙变小直至为0后接触受力,下减振弹簧一旦受力后,其承担的载荷既是来自车体载荷的一部分,同时此部分的力也是转向架的减振摩擦力。因此此时转向架的减振摩擦力既包括了藏在斜楔腔体内上减振弹簧提供的常数减振摩擦力,又包含了下减振弹簧提供的随转向架载荷大小变化而正线性变化的减振摩擦力。这样,转向架就同时具有了常摩擦楔块式摩擦减振器楔块宽度大、抗菱刚度高、转向架结构简化特点和变摩擦楔块式摩擦减振器摩擦系数稳定、适应空重车工况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的,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上减振弹簧、连接螺钉和下减振弹簧,所述上减振弹簧安装在斜楔的腔体内;所述下减振弹簧安装在引导座之下侧架之上,通过连接螺钉紧固引导座,用连接螺钉紧固后,使斜楔、上减振弹簧处于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的正常工作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座顶部的三个定位凸柱穿过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的弹簧承台底板用连接螺钉与斜楔紧固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座与下减振弹簧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悬挂装置由7组承载弹簧和2个减振装置的下减振弹簧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减振装置对称安装于摇枕端部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斜楔为宽体斜楔,并且与摇枕、侧架配合接触面积较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既有传统楔块式常摩擦减振器结构,其性能可靠,结构稳定,斜楔与摇枕、侧架配合接触面积较大,为宽体斜楔,能提供较高的转向架摇枕与侧架的菱形定位刚度,使转向架不需要同变摩擦减振器转向架那样为了确保较高运行速度下的抗菱刚度的而增设专门的附属机构,从而简化转向架结构,节约转向架制造、维修成本。2、本专利技术安装了一种集常摩擦楔块式减振器和变摩擦楔块式减振器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楔块式摩擦减振装置,使得在车辆空载时仅由藏在斜楔腔体内的上减振弹簧提供减振摩擦力,而在车辆载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则由减振装置的上、下减振弹簧同时提供减振摩擦力,而且下减振弹簧减振摩擦力会随着承载载荷变化而呈正线性变化,这使得转向架的相对摩擦系数趋于稳定,保证转向架在空重车状态下的减振性能无较大变化,确保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品质。3、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集常摩擦楔块式减振器和变摩擦楔块式减振器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楔块式摩擦减振装置,其安装方式更简单,安装在摇枕内与侧架组装前不需要专用的固定工装固定。减振装置上部斜楔、上减振弹簧安装在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后,再用连接螺钉将引导座与斜楔底部紧固后,斜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轮对(1)、侧架(2)、旁承(3)、摇枕(4)、基础制动装置(5)、减振装置(6)和滚动轴承装置(8);所述轮对(1)有两组并且对称设置,轮对(1)外侧对称设置有侧架(2),并且侧架(2)通过滚动轴承装置(8)连接在轮对(1)上;所述侧架(2)中点连线上设置有摇枕(4);所述摇枕(4)上在对称设置有旁承(3);所述基础制动装置(5)设置在摇枕(4)中部;所述减振装置(6)包括引导座(14)和斜楔(12),减振装置(6)对称设置在摇枕(4)两端,并且减振装置(6)底部设置有中央悬挂装置(7),且减振装置(6)的下减振弹簧(16)同时也是中央悬挂装置(7)中的承载弹簧;其特征在于,/n所述摇枕(4)包括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所述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上开设了2个半槽孔(10)和1个槽孔(11),用以安装减振装置(6)的引导座(14);所述引导座(14)顶部的三个定位凸柱穿过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的弹簧承台底板,并且用连接螺钉(15)与斜楔(12)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半槽孔(10)和槽孔(11)左右宽度较引导座(14)的定位凸柱有一定的间隙量,以适应斜楔(12)、侧架(2)的立柱磨耗板和摇枕(4)的磨耗板磨耗后减振装置(6)发生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包括轮对(1)、侧架(2)、旁承(3)、摇枕(4)、基础制动装置(5)、减振装置(6)和滚动轴承装置(8);所述轮对(1)有两组并且对称设置,轮对(1)外侧对称设置有侧架(2),并且侧架(2)通过滚动轴承装置(8)连接在轮对(1)上;所述侧架(2)中点连线上设置有摇枕(4);所述摇枕(4)上在对称设置有旁承(3);所述基础制动装置(5)设置在摇枕(4)中部;所述减振装置(6)包括引导座(14)和斜楔(12),减振装置(6)对称设置在摇枕(4)两端,并且减振装置(6)底部设置有中央悬挂装置(7),且减振装置(6)的下减振弹簧(16)同时也是中央悬挂装置(7)中的承载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枕(4)包括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所述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上开设了2个半槽孔(10)和1个槽孔(11),用以安装减振装置(6)的引导座(14);所述引导座(14)顶部的三个定位凸柱穿过摇枕减振装置安装部位(9)的弹簧承台底板,并且用连接螺钉(15)与斜楔(12)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半槽孔(10)和槽孔(11)左右宽度较引导座(14)的定位凸柱有一定的间隙量,以适应斜楔(12)、侧架(2)的立柱磨耗板和摇枕(4)的磨耗板磨耗后减振装置(6)发生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常摩擦和变摩擦楔块减振性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张慧云,田亚铃,罗汉江,祝笈,张光才,吴畅,高荣,李航,黄路军,彭江婷,何朋才,何华龙,陶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