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装模架,包括下模架及设置在下模架上的上模架;下模架包括底板、支撑部及顶针板组;支撑部底部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支撑部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安装槽;底板设置在支撑部下方或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顶针板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另一端,顶针板组的左右两侧均穿过支撑部上的顶针板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一副模架适用于多组模芯,上模芯与下模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上模架和下模架连接,可实现模芯快速更换。可大幅度减少模具的制造时间及模具成本。上下模芯与安装导向配件的板没有大面积接触,减少热能传递到安装孔使导向配件安装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装模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易装模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模具成为产品的成型生成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新产品开发的数量不断增加现有市场有95%的模具为新产品的试验模具,新产品的市场淘汰率很高,导致新产品上市后销量不佳,产品停产。试验模具堆积如山,且产品占地面积大不易管理。现有模具的模芯多部分通过镶嵌的方式镶嵌在模具的模框上,更换模芯需要难度高,过程复杂,且较为耗时。易装模架可应用于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等模具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装模架,解决了现模具占地面积大、制造周期长、利用率低且价格昂贵等问题。一种易装模架,包括下模架及设置在下模架上的上模架;所述的下模架包括底板、支撑部及顶针板组;所述的支撑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支撑部底部延底板的横向方向设有一贯穿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供顶针板组穿过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的支撑部的上侧中间位置延底板的纵向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二安装槽上设有若干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的顶针板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另一端,顶针板组的左右两侧均穿过支撑部上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的上模架包括顶板、两个上模桥及若干个导向柱;所述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顶板中间位置设有塑胶注胶孔;两个所述的上模桥设置在顶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的上模桥上设有若干个导向柱,导向柱位于导向孔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和支撑部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至少两个回针,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上顶针板设置在下顶针板上;所述的上顶针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回针安装孔,两个所述的第一回针安装孔分别位于两个顶针板通孔的下方,两个所述的回针设置在两个回针安装孔上,且穿过顶针板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下顶针板、两个回针固定板及至少两个回针;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两个所述的回针固定板设置在下顶针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回针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回针安装孔;所述的回针一端安装在第二回针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顶针板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下顶针板及至少两个回针;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下顶针板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第三回针安装孔;所述的回针一端设置在第三回针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顶针板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下顶针板及至少两个回针;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下顶针板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第二回针安装孔;所述的回针一端设置在第二回针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顶针板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个下模桥及两个垫铁;两个所述的垫铁分别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的第一固定孔设置在垫铁上;两个所述的下模桥设置在两个垫铁上,且位于垫铁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的设置在两个垫铁之间,且位于下模桥的下方;所述的顶针板组通孔和导向孔均设置在下模桥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下模芯垫板;所述的下模芯垫板设置在两个垫铁与两个下模桥之间,所述的下模芯垫板上设有若干下模芯安装孔。当需要更换下模芯时,只需要更换与下模芯固定孔位相对应的下模芯垫板即可,下模芯垫板通常会设置与下模芯位置一致的通用固定孔位,故更换下模芯时亦可不对下模芯垫板进行更换,更无需更换下模架本体。当下模芯垫板使用时间过久,下模芯安装孔有滑牙等情况时,只需要更换下模芯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门框型桥板及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的第一门框型桥板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顶针板组活动的设置在第一门框型桥板的下方;所述的顶针板组通孔和导向孔均设置在第一门框型桥板上。两个所述的支撑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两个第一门框型桥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支撑件上。支撑部分成多个部分,方便支撑部的拆装,避免支撑部过于笨重拆装不便。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件为垫铁或圆柱体。一切可以支撑下模芯的物体都行,不限于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二门框型桥板;两个所述的第二门框型桥板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的第二门框型桥板的内侧设有平面的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内设有若干的门框安装孔;所述的顶针板组活动的设置在第二门框型桥板的下方;所述的顶针板组通孔和导向孔均设置在第二门框型桥板上。第二门框型桥板相对第一门框型桥板可省略支撑件,方便下模架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孔内设有有托导套。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套可设置为加长导套。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限高柱;限高柱设置有贯穿的导向柱通过孔及螺栓孔,限高柱通过螺栓孔安装在上模桥上,导向柱穿过导向柱通过孔安装在上模桥上。限高柱的通过孔用于将限高柱安装在上模桥时与导向柱能够进行避空。当上模芯和/或下模芯的厚度过高时,即需要不同高度的限高柱进行调节。限高柱安装在上模桥上,并穿过导柱。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桥对应回针的位置设有回针限位孔。回针限位孔供用户安装需要长度的回针限位柱。合适长度的回针用于模具顶针长度的定位,可避免模具顶针在模架压合的过程中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的回针上可设置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下顶针板与支撑部之间。复位弹簧在模具开模之后可对模具顶针(包括整个顶针板组)进行复位。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的中间设有一顶棍孔。顶棍孔用于机器上的顶棍在模具开模以后将顶针板组推动或者来回拉动,使模具顶针顶出产品,甚至可使顶针板组复位。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槽时底板的左右两侧与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平齐或底板的左右两侧位于支撑部的第一安装槽内,且位于顶针板组的下方,用于支撑顶针板组。底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便于顶针板组的安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上模芯与顶板通过第二固定孔连接安装;安装导柱的上模桥设置在顶板的左右两侧,螺栓穿过上模芯与顶板的第二固定孔,上模芯与顶板没有直接紧密接触,有效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下模芯与支撑件通过第一固定孔连接安装;安装导套的下模桥设置在顶板的左右两侧,螺栓穿过下模芯与支撑部的第一固定孔,下模芯与支撑部没有直接紧密接触,有效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上模芯和下模芯通过螺栓固定方式固定在上模架和下模架上,上模芯和下模芯拆装更换较为简单便捷,养维护方便。2.通过需求常备不同高度的限高柱,可使模架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模芯,且不会损坏模架。3.上模桥与下模桥设置了带切口供模芯安装定位使用,大幅减少上模桥、下模桥与模芯的直接紧密接触面积,将热量从上下模芯向上下桥板的传递大幅降低,不易引起上下模桥导向孔和导柱安装孔变形,导致模具开合不顺或者卡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下模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架及设置在下模架上的上模架;/n所述的下模架包括底板、支撑部及顶针板组;/n所述支撑部底部的横向方向设有一贯穿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供顶针板组穿过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支撑部上端面中间位置的纵向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二安装槽上设有若干的第一固定孔;/n所述的底板设置在支撑部下方或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底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时底板的底部与支撑部的底部平齐;/n所述的顶针板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另一端,顶针板组的左右两侧均穿过支撑部上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若干导向孔;/n所述的上模架包括顶板、两个上模桥及若干个导向柱;/n所述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顶板中间位置设有塑胶注胶孔;/n两个所述的上模桥设置在顶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的上模桥上设有若干个导向柱,导向柱位于导向孔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架及设置在下模架上的上模架;
所述的下模架包括底板、支撑部及顶针板组;
所述支撑部底部的横向方向设有一贯穿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供顶针板组穿过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支撑部上端面中间位置的纵向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二安装槽上设有若干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的底板设置在支撑部下方或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底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时底板的底部与支撑部的底部平齐;
所述的顶针板组一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另一端,顶针板组的左右两侧均穿过支撑部上的顶针板组通孔;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若干导向孔;
所述的上模架包括顶板、两个上模桥及若干个导向柱;
所述的顶板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顶板中间位置设有塑胶注胶孔;
两个所述的上模桥设置在顶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的上模桥上设有若干个导向柱,导向柱位于导向孔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与支撑部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至少两个回针,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上顶针板设置在下顶针板上;两个所述的回针设置在上顶针板的左右两侧,且穿过顶针板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下顶针板、两个回针固定板及至少两个回针;
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两个所述的回针固定板设置在下顶针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回针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回针安装孔;所述的回针一端安装在第一回针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顶针板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板组包括下顶针板及至少两个回针;
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下顶针板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第二回针安装孔;所述的回针一端设置在第二回针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顶针板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个下模桥及两个垫铁;
两个所述的垫铁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的第一固定孔设置在垫铁的上端面;
两个所述的下模桥设置在两个垫铁上,且位于垫铁的左侧和右侧;
两个所述的下顶针板活动的设置在两个垫铁之间,且位于下模桥的下方;
所述的顶针板组通孔和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强,张三青,杜必慎,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