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与集群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8年05月07日--原申请的申请号:201810428646.8--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创造名称: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与集群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领域、机器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与集群。
技术介绍
大表面板材加工通常采用大型机器设备,存在大功率、大耗损、大位移运动范围设计等缺陷,特别是对于例如机翼、机舱等大表面薄板,还需要保证高精度、小去除量,并且提供微小进给力以防止变形。现有技术中,对于大表面薄板,由于承载能力有限,加工人员无法直接在弯曲后的板材上工作,因此,通常采用先加工再弯曲的工艺方式,但这种加工工艺仍然存在多位置、多工序、加工效率低的缺陷,并且会发生应力回复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与集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包含机身结构;其中:多个机身结构中包含有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所述第一机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机身结构(100);其中:多个机身结构(100)中包含有第一机身(110)与第二机身(120),所述第一机身(110)、第二机身(120)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件(200)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或者,机身结构(100)位于被加工件(200)的一侧;/n单个所述机身结构(100)包括功能部件(300)以及支撑件(400),所述功能部件(300)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支撑件(4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机身结构(100);其中:多个机身结构(100)中包含有第一机身(110)与第二机身(120),所述第一机身(110)、第二机身(120)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件(200)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或者,机身结构(100)位于被加工件(200)的一侧;
单个所述机身结构(100)包括功能部件(300)以及支撑件(400),所述功能部件(300)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支撑件(4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身(110)包含的连接杆件(450)、支撑件(400)分别形成第一连接杆(451)、第一支撑平台(401);所述第二机身(120)包含的连接杆件(450)、支撑件(400)分别形成第二连接杆(452)、第二支撑平台(402);
所述连接杆件(450)包含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结构:
--刚性杆;
--弹性杆;
--伸缩杆;
--直线电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300)包括吸附件(310),所述吸附件(310)将机身结构(100)固定在被加工件(200)上;
第一机身(110)所包含的吸附件(310)形成第一吸附块(311),第二机身(120)所包含的吸附件(310)形成第二吸附块(315);
多个第一吸附块(311)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杆(312)连接,多个第二吸附块(315)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杆(316)连接;
第一吸附块(311)和/或第二吸附块(315)为电磁铁结构;第一吸附块(311)与第二吸附块(315)成对布置,并且至少在电磁铁结构通电时能够相互吸引;
第一驱动杆(312)与第二驱动杆(316)均包含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结构:
--弹性杆;
--伸缩杆;
--直线电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动作加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310)通过连接杆件(450)连接到支撑件(400)上;
所述功能部件(300)包括加工工具(330),所述加工工具(330)加工所述被加工件(200);
第一支撑平台(401)和/或第二支撑平台(402)上安装有加工工具(330),所述加工工具(330)包含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结构:喷涂工具、钻铆工具、铣削工具、研磨工作、抛光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