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61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所述的套筒工具包括异形管夹、管夹套筒;所述的管夹套筒一端连接异形管夹,另一端连接电枪;所述的管夹套筒包括管夹接头、连接杆以及电枪接头;所述的管夹接头和电枪接头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的异形管夹上还设有便于和车身固定的螺杆孔。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在与车身固定安装,无需用手拧紧安装,在对制动硬管进行固定时,固定效果确切,且具有隔振作用。

A kind of special-shaped pipe clamp sleev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夹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机械行业对异形管夹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异形管夹的结构以及安装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首先,目前汽车行业中,涉及多种管路的异形管夹,在装配此类管夹时,都采用手拧的方式安装,这样效率低,费力。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异形管夹在固定制动硬管时,隔振效果差。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1755384.2,申请日20191018,专利名称为:一种异形钢管用夹具,公开了一种异形钢管用夹具,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上端安装有螺钉,所述防尘盖的上端安装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的下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夹紧块的一端安装有螺栓,所述防尘盖的上端设置有异形钢管夹紧孔,所述夹紧块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套,所述防尘盖的下端安装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平面螺纹,所述工作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螺栓,所述工作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大伞齿轮,所述大伞齿轮的上端安装有小伞齿轮,所述小伞齿轮的上端安装有支撑轴,所述小伞齿轮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槽。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异形钢管用夹具,通过齿轮啮合和轴套的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传动机构来进行夹持异形钢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关于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隔振作用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隔振作用的异形管夹套筒工具。而关于这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隔振作用的异形管夹套筒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所述的套筒工具包括异形管夹、管夹套筒;所述的管夹套筒一端连接异形管夹,另一端连接电枪;所述的管夹套筒包括管夹接头、连接杆以及电枪接头;所述的管夹接头和电枪接头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的异形管夹上还设有便于和车身固定的螺杆孔;所述的异形管夹包括第一管夹体、第二管夹体;所述的第一管夹体和第二管夹体对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所述的第二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三内衬和第四内衬;所述的第一内衬和第三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内衬和第四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相配合的第一型腔;以及与第二内衬相配合的第二型腔;所述的第一型腔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的第二型腔中设置有第二卡接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管夹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钩状平台和第二搭接平台;所述的第二管夹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钩状平台和第三搭接平台;所述的第一钩状平台和第二钩状平台相互咬合分布;所述的第二搭接平台搭接在第三搭接平台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管夹体中设置有与第三内衬相配合的第三型腔;以及与第四内衬相配合的第四型腔;所述的第三型腔中设置有第三卡接块;所述的第二型腔中设置有第四卡接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杆孔中设置有咬合齿;所述螺杆孔的侧壁设置有开槽;所述螺杆孔的端部设置有锥形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管夹体的内壁还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的第二管夹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和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中均设置有固定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夹接头中设置与异形管夹相配合的嵌合腔;所述的电枪接头的端部设置有与电枪相配合的圆柱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头两端为椎面设计,且该圆柱头与连接杆之间呈哑铃状。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在与车身固定安装,无需用手拧紧安装,在对制动硬管进行固定时,固定效果确切,且具有隔振作用。2、异形管夹在安装状态下,一端可固定在车身上,另一端通过电枪连接,这样通过电枪提供旋转动力,装配快速方便且省力。避免传统采用手拧的方式安装产生效率低且费时的问题。3、异形管夹上还设有便于和车身固定的螺杆孔,其中,螺杆孔的设计,在安装状态下便于和车身上的螺杆相配合,从而方便异形管夹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管夹套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异形管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管夹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管夹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异形管夹11、第一管夹体111.第一钩状平台112.第二搭接平台113.第一型腔114.第二型腔115.第一内衬116.第二内衬117.第一卡接块118.第二卡接块12.第二管夹体121.第二钩状平台122.第三搭接平台123.第三型腔124.第四型腔125.第三内衬126.第四内衬127.螺杆孔1271.咬合齿1272.开槽128.第三卡接块129.第四卡接块2.管夹套筒21.管夹接头22.电枪接头23.连接杆3.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4.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5.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第三限位块8.第四限位块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异形管夹套筒2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异形管夹套筒2工具;所述的套筒工具包括异形管夹1、管夹套筒2;所述的管夹套筒2一端连接异形管夹1,另一端连接电枪(图中未示出)。请参照图2,图2是管夹套筒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管夹套筒2包括管夹接头21、连接杆23以及电枪接头22;所述的管夹接头21和电枪接头22分别位于连接杆23的两端;所述的管夹接头21中设置与异形管夹1相配合的嵌合腔;所述的电枪接头22的端部设置有与电枪相配合的圆柱头;所述圆柱头两端为椎面设计,且该圆柱头与连接杆23之间呈哑铃状。请参照图3,图3是异形管夹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异形管夹1包括第一管夹体11、第二管夹体12;所述的第一管夹体11和第二管夹体12对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管夹体11中嵌合有第一内衬115和第二内衬116;所述的第二管夹体12中嵌合有第三内衬125和第四内衬126;所述的第一内衬115和第三内衬125相配对形成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3;所述的第二内衬116和第四内衬126相配对形成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4。所述的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3和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4中均设置有固定齿。请参照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管夹体1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管夹体1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钩状平台111和第二搭接平台112;所述的第一管夹体11中设置有与第一内衬115相配合的第一型腔113;以及与第二内衬116相配合的第二型腔114;所述的第一型腔113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块117;所述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工具包括异形管夹、管夹套筒;所述的管夹套筒一端连接异形管夹,另一端连接电枪;所述的管夹套筒包括管夹接头、连接杆以及电枪接头;所述的管夹接头和电枪接头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的异形管夹上还设有便于和车身固定的螺杆孔;/n所述的异形管夹包括第一管夹体、第二管夹体;所述的第一管夹体和第二管夹体对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所述的第二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三内衬和第四内衬;所述的第一内衬和第三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内衬和第四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工具包括异形管夹、管夹套筒;所述的管夹套筒一端连接异形管夹,另一端连接电枪;所述的管夹套筒包括管夹接头、连接杆以及电枪接头;所述的管夹接头和电枪接头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的异形管夹上还设有便于和车身固定的螺杆孔;
所述的异形管夹包括第一管夹体、第二管夹体;所述的第一管夹体和第二管夹体对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所述的第二管夹体中嵌合有第三内衬和第四内衬;所述的第一内衬和第三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一制动硬管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内衬和第四内衬相配对形成第二制动硬管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相配合的第一型腔;所述的第一管夹体中还设置有与第二内衬相配合的第二型腔;所述的第一型腔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的第二型腔中设置有第二卡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管夹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夹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钩状平台和第二搭接平台;所述的第二管夹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钩状平台和第三搭接平台;所述的第一钩状平台和第二钩状平台相互咬合分布;所述的第二搭接平台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元晋兆勇李珊珊范红委朱林于浪罗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