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石墨棒材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目前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棒在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在模具挤压成型后直接使用,通过模具进行制造的石墨电极棒会产生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上的误差,将直接影响石墨电极棒两端轴头的圆度和表面的粗糙度,造成后续石墨电极棒两端轴头安装时的间隙卡接,导致安装不上,或者间隙过小造成使用质量的不合格;所以为了提高石墨电极棒的产品质量,便于检测筛选和修复石墨电极棒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检测压持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安装在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1)、检测压持机构(2)和输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2)安装在输送机构(3)上,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2)通过铰接方式与输送机构(3)相互活动连接,所述的打磨机构(1)安装在检测压持机构(2)上,所述的打磨机构(1)位于检测压持机构(2)的正后方;其中:/n所述的打磨机构(1)包括凸板(10)、导轨板(11)、滑动座(12)、打磨单元(13)、橡胶转轮(14)、回转连杆(15)、连接棒(16)和执行气缸(17);所述的凸板(10)安装在检测压持机构(2)上,所述的凸板(10)上安装有导轨板(11),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1)、检测压持机构(2)和输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2)安装在输送机构(3)上,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2)通过铰接方式与输送机构(3)相互活动连接,所述的打磨机构(1)安装在检测压持机构(2)上,所述的打磨机构(1)位于检测压持机构(2)的正后方;其中:
所述的打磨机构(1)包括凸板(10)、导轨板(11)、滑动座(12)、打磨单元(13)、橡胶转轮(14)、回转连杆(15)、连接棒(16)和执行气缸(17);所述的凸板(10)安装在检测压持机构(2)上,所述的凸板(10)上安装有导轨板(11),所述的导轨板(1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设置有滑动座(12),所述的打磨单元(13)安装在滑动座(12)上,所述滑动座(12)的底部端面通过铰接转架均匀设置有橡胶转轮(14),所述的回转连杆(15)通过轴承安装在导轨板(11)上,所述回转连杆(15)的两端轴头分别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有连接棒(16),所述连接棒(16)的另一端轴头通过活动连接方式与滑动座(12)相互连接,所述的执行气缸(17)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导轨板(11)上,所述执行气缸(17)的输出轴通过浮动接头与右侧位置的滑动座(12)相互连接;
所述的打磨单元(13)包括固定直板(131)、电动机(132)、主力轮(133)、磨轮(134)和旋磨砂带(135);所述的固定直板(131)安装在滑动座(12)上,所述的固定直板(131)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动机(132),所述的电动机(1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力轮(133)相互连接,所述的主力轮(133)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直板(131)上,所述的磨轮(134)通过轴承对称的安装在固定直板(131)上,所述的主力轮(133)和磨轮(134)之间通过外圈设置的旋磨砂带(135)相互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石墨棒材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压持机构(2)包括立板支架(20)、起落连杆(21)、上压座(22)、助力轮(23)、底托座(24)和导向板(25);所述的立板支架(20)安装在输送机构(3)上,所述的立板支架(20)上通过活动铰接方式安装有起落连杆(21),所述的起落连杆(21)通过活动铰接方式与输送机构(3)相互连接,所述的上压座(2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立板支架(20)上,所述上压座(22)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助力轮(23),所述的助力轮(23)通过滚动方式与起落连杆(21)相互抵接,所述上压座(22)的正下方设置有底托座(24),所述的底托座(24)安装在立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