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型血型鉴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42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用于血型鉴定实验自动化检测上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主要用于血站、医院等机构对人血样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该鉴定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具有一自开口向下开放的内壁,所述微孔还包括一由所述内壁下端向孔底逐渐收缩的尖端部,所述内壁与尖端部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且内壁、尖端部及其结合处为一体连接,整个微孔侧剖面呈UV构造。血型鉴定板的主要优点在于:1.适用于现代血型鉴定实验的大规模数据采集和传送;2.免除了用传统血型鉴定板进行血型鉴定时的离心步骤,适用于血型鉴定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操作;3.血型鉴定结果明确、可靠;4.防止血液疾病的传播,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型鉴定用的医学检测器皿,尤其涉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且微孔中心纵向剖面呈UV结合状的血型鉴定板。
技术介绍
目前,血型血清学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试管法、玻片法和微孔法。试管法的血清用量大,需要离心后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不适用于现代医学检验的快速和微量处理。玻片法需要在玻片上用蜡笔划圈隔离液体试剂,液体容易流溢,并造成样品污染,因此使用很不方便。现代医学检验要求能进行大规模样品处理及大规模数据采集和传送。微孔法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传统的微孔法采用的是平底微孔,其孔底为平底,因此称为平板法;经过改进后的微孔法,将平底微孔改造为U形底微孔或V形底微孔,因此称为U板法或V板法。然而U形微孔的缺点是微孔底部宽阔,不利于红细胞凝集团块在重力作用下汇集成清晰可辨的沉淀。当有振荡或运动发生时,微孔底部的凝集团块容易分散;同时V形微孔的缺点是微孔侧壁与V形底连接处形成折角。在此折角处容易形成红细胞凝集团块的挂壁和积聚,因此妨碍在微孔底部形成清晰可辨的沉淀。因此,需要对以前的微孔法做进一步优化,以适应现代医学检验大规模数据采集、传送、处理及自动化、标准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适用范围是血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V型血型鉴定板,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具有一自开口向下开放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还包括一由所述内壁下端向孔底逐渐收缩的尖端部,所述内壁与尖端部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且内壁、尖端部及其结合处为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