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盘式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盘式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属于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机作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核心部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直流电机由于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均可独立调节,因此无论用于电动机时的调速特性,还是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的输出电压稳定性都是众多电机中最理想的。然而,由于直流电机结构上存在机械电刷和换向器,具有维护频繁,可靠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交流感应电机结构简单,无需电刷,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在普通传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电机的调速性能不佳、功率因数和效率较低。传统的永磁无刷交流电机由于功率密度大,功率因数高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电机轴向较长,限制了在空间较小的应用场合。因此,一种新型的盘式永磁磁通切换电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种电机的轴向较短,电机的永磁体均位于定子侧,而转子仅由铁芯组成,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电机的复杂度,还有效地增强了永磁体的散热性,降低了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风险。电机的磁场不可调节,高速运行时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盘式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特征在于,由定子(11)、转子(10)、集中电枢绕组(111)、集中励磁绕组(112)和永磁体(113)组成;所述定子(11)和转子(10)均由导磁材料构成且二者之间具有气隙,所述定子(11)上设有定子导磁齿(110),定子导磁齿(110)之间有槽,部分槽中设有永磁体(113),定子导磁齿(110)上设有集中电枢绕组(111)和集中励磁绕组(112);所述定子(11)上导磁齿(110)的个数均为Ns=4*m*k*n;其中,定子(11)的导磁齿(110)上依次绕有2*m*k*n个集中电枢绕组(111),每个集中电枢绕组(111)套着相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盘式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特征在于,由定子(11)、转子(10)、集中电枢绕组(111)、集中励磁绕组(112)和永磁体(113)组成;所述定子(11)和转子(10)均由导磁材料构成且二者之间具有气隙,所述定子(11)上设有定子导磁齿(110),定子导磁齿(110)之间有槽,部分槽中设有永磁体(113),定子导磁齿(110)上设有集中电枢绕组(111)和集中励磁绕组(112);所述定子(11)上导磁齿(110)的个数均为Ns=4*m*k*n;其中,定子(11)的导磁齿(110)上依次绕有2*m*k*n个集中电枢绕组(111),每个集中电枢绕组(111)套着相邻的两个导磁齿(110),相邻的集中电枢绕组(111)共用一个槽,设置集中电枢绕组(111)的槽称为电枢槽;其余2*m*k*n个槽中依次设置集中励磁绕组(112),每个集中励磁绕组(112)套着相邻的两个定子导磁齿(110),相邻两个集中励磁绕组(112)共用或间隔一个槽,设置集中励磁绕组(112)的槽称为励磁槽;所述定子(11)上设有总共m*q块永磁体(113),均匀地镶嵌在励磁槽外侧;槽中的集中励磁绕组(112)分布在永磁体(113)的轴向外侧;永磁体(113)均匀分布,每两块永磁体(113)之间间隔4*k*n/q个定子导磁齿(110);所述转子(10)为导磁材料组成的齿槽型结构,转子导磁齿的个数为Nr=(2*m*k±1)n;
其中,m为电机的相数,n为电机单元数,k为每个电机单元中任意一相集中电枢绕组串联的集中电枢绕组(111)对数,m、n、k、q均为正整数,其中q为小于2*n*k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盘式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机单元中任意一相集中电枢绕组由k对集中电枢绕组(111)串联组成,从任意一相的第一个集中电枢绕组(111)起,将k个连续放置的集中电枢绕组(111)设置为同一相,其后依次设置属于相邻相的k个集中电枢绕组(111),按上述排列方式依次排列,直至电机单元全部排列完成;属于同相的2k个集中电枢绕组(111)形成k对互补集中电枢绕组,其中任意一对集中电枢绕组中的两个集中电枢绕组(111)与转子(10)的相对位置相差半个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武,张学,王凯,王支业,王业彬,王秋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州大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