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3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LED发光单元组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电路板以及多条连接焊线,至少一条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每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每个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通过设置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即设置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竖直放置,竖直放置的LED发光芯片可以采用同一台固晶机进行固晶操作,降低固晶机使用数量,节省固晶成本;设置至少一条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如此可以避免连接焊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碰撞,避免连接焊线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LED
,尤其涉及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LED光源具备体积小、热辐射低、功耗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和背光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LED发光单元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多个LED发光单元,每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蓝光LED发光芯片、绿光LED发光芯片和红光LED芯片,蓝光LED发光芯片和绿光LED发光芯片均为双电极芯片,且蓝光LED发光芯片和绿光LED发光芯片水平放置。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蓝光LED发光芯片或者绿光LED发光芯片中相同极性的电极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在蓝光LED发光芯片或者绿光LED发光芯片的固晶过程中分别需要两台蓝光和绿光的固晶机,这样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LED发光芯片与电路板的连接焊线之间可能发生接触造成电连接信号传输失败,导致LED发光单元组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ED发光单元组固晶工艺复杂,且连接焊线可能接触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承载所述LED发光单元的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LED发光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所述曲线焊线在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曲线;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所述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单元组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每个LED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同时设置每个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由于每个LED发光芯片均包括A电极和B电极,当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时,同种发光颜色的LED发光芯片中A电极指向B电极的方向均相同,如此同一LED发光单元组中同种发光颜色的LED发光芯片中可以使用同一固晶机进行固晶,降低固晶机使用数量,节省固晶成本,提供LED发光单元组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设置连接LED发光单元与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中至少一条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通过调整连接焊线的形状可以调整连接焊线的位置,避免不同的连接焊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碰撞,避免连接焊线接触,保证LED发光单元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LED发光芯片及其连接焊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A极焊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ED发光单元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LED发光单元组10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11、承载LED发光单元的电路板12以及连接LED发光单元与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13,每个LED发光单元11包括蓝光LED发光芯片111、绿光LED发光芯片112和红光LED发光芯片113,每个LED发光芯片均包括两个极性不同的电极。其中,蓝光LED发光芯片111和绿光LED发光芯片112均为矩形,其长边延伸方向与蓝光LED发光芯片111、绿光LED发光芯片112和红光LED发光芯片113的排列方向垂直,如此水平方向上排列的两个蓝光LED发光芯片111,其电极的设置方式不同,水平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绿光LED发光芯片111,其电极的设置方式不同。因此,当对图1所示的LED发光单元组进行固晶操作时,水平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蓝光LED发光芯片111需要使用两台固晶机,水平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绿光LED发光芯片112需要使用两台固晶机,固晶效率低,成本高。并且,继续参考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焊接13均为直线结构,随着LED发光单元组小型化的发展区域,连接焊线13的设置空间也会被压缩,直线结构的连接焊线13在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连接焊线接触、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碰撞,造成LED发光单元组信息传输错误,无法正常发光显示。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承载LED发光单元的电路板以及连接LED发光单元与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至少一条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曲线焊线在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曲线;每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每个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每个LED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同时设置每个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由于每个LED发光芯片均包括A电极和B电极,当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时,同种发光颜色的LED发光芯片中A电极指向B电极的方向均相同,如此同一LED发光单元组中同种发光颜色的LED发光芯片中可以使用同一固晶机进行固晶,降低固晶机使用数量,节省固晶成本,提高LED发光单元组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设置连接LED发光单元与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中至少一条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通过调整连接焊线的形状可以调整连接焊线的位置,避免连接焊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良碰撞,如在焊线过程中瓷嘴与连接焊线的碰撞等,以及避免连接焊线之间的接触,保证LED发光单元组的可靠性。以上是本技术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承载所述LED发光单元的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LED发光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所述曲线焊线在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曲线;/n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所述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n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LED发光单元、承载所述LED发光单元的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LED发光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的多条连接焊线,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焊线包括曲线焊线,所述曲线焊线在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曲线;
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所述至少两个LED发光芯片沿第一方向排列;
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的长边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LED发光芯片包括A电极和B电极,所述A电极和所述B电极的极性相反;
长边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LED发光芯片为第一LED发光芯片;
所述连接焊线包括连接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中的A电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焊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中的B电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连接焊线,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包括第一曲线焊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包括第二曲线焊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包括第一曲线焊线,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包括第二曲线焊线,且所述第一曲线焊线和所述第二曲线焊线的绕行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一连接焊点,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二连接焊点;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焊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焊点位于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的短边延伸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包括第一曲线焊线,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包括第二曲线焊线,且所述第一曲线焊线和所述第二曲线焊线的绕行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一连接焊点,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二连接焊点;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焊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焊点位于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的短边延伸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发光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一连接焊点,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二连接焊点,所述第一连接焊线在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上的连接焊点为第三连接焊点,所述第二连接焊线在所述第一LED发光芯片上的连接焊点为第四连接焊点;
所述第一连接焊点与所述第三连接焊点之间的连线延长线与经过所述第三连接焊点且与所述第一曲线焊接相切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θ1,其中,30°≤θ1≤45°;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焊点与所述第四连接焊点之间的连线延长线与经过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韬秦快郭恒顾峰郑银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