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8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前后气缸机构和整理机构,来料后定位机构负责夹抓线束,前后气缸机构立即将整理机构往前推送,整理机构接收到合格信号,整理夹爪动作,开始编织整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线束编织整理干净,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高效、准确,能够使得编织网光滑、平整、紧密,不出现漏线、断线、突起等缺陷,为后续打端子提供了良好的物料,满足更高的汽车线束检测设备发展需求和客户要求,解决了人工检测编织整理的效率低、成本高、作业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编织整理
,具体为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编织整理是保证汽车线束控制电路的重要部分,是保证汽车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线束编织整理可剔除线束翻编织后残留问题,如翻编织未干净会导致后期插接件接触不良,线缆之间发生断路、短路、搭铁。线束的断路故障,经常发生于端子与线缆的接线处,且不易从外观看出;插接处最容易发生接触不良,会导致电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线束编织整理未整理干净的,在电源系统中容易发生烧毁,则会烧到电器件接线部位,是较大的汽车安全隐患。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铜线编织的意义就在于减小主信号的损耗,其中编织网起到了屏蔽的作用,即导体用于传输主信号,导体外面加上编织网后,编织网用于滤除干扰信号,减少对主信号的干扰,这就要求编完的芯线一定要让编织网完全包住,不可出现芯线外露的现象,这些都是通常人眼无法连续、稳定地完成这些带有高度重复性和智能性的工作。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人工编织无法完成满足需求,而且人工编织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故编织整理干净的自动化设备被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前后气缸机构和整理机构,所诉定位机构包含导通气缸竖板、第一定位爪、第二定位爪、定位爪气缸,所述第一定位爪和第二定位爪由上到下布置固定在定位爪气缸上,所述定位爪气缸固定在导通气缸竖板上,所述导通气缸竖板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上;所诉前后气缸机构包含前后气缸垫板、前后气缸横板、前后气缸竖板、前后气缸筋板、前后气缸,所述前后气缸横板和前后气缸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筋板和前后气缸横板、前后气缸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横板和前后气缸竖板安装在前后气缸上,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上;所述整理机构包含整理夹爪、整理夹爪气缸,所述整理夹爪气缸固定在前后气缸竖板上,所述整理夹爪和整理夹爪气缸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爪和第二定位爪为L型的柔性夹爪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整理夹爪气缸采用双滑台结构,且与整理夹爪连接端设有垂直于滑台的横向滑槽。进一步优选,所述整理夹爪从内到外呈喇叭孔形状。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爪气缸上设有上下滑块,所述第一定位爪、第二定位爪分别和上下滑块对应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前后气缸筋板位于前后气缸竖板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前后气缸筋板位于前后气缸横板的水平中心线上。进一步优选,所述整理夹爪气缸上设有调速接头。有益效果该设置采用了由内朝外的喇叭孔形状整理夹爪,在定位夹爪固定线束期间,该夹爪可以充分的将从剥线端到铜扣间未翻编织到的分叉线束整理完毕,该装置内朝外的喇叭孔形状整理夹爪是一创新亮点,配合定位夹爪,可以准确高效的做好翻编织的后期整理工作。此新型装置可以将线束编织整理干净,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高效、准确,能够使得编织网光滑、平整、紧密,不出现漏线、断线、突起等缺陷,为后续打端子提供了良好的物料,满足更高的汽车线束检测设备发展需求和客户要求,解决了人工检测编织整理的效率低、成本高、作业时间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后气缸垫板,2-前后气缸横板,3-前后气缸竖板,4-前后气缸筋板,5-导通气缸竖板,6-第一定位爪,7-第二定位爪,8-整理夹爪,9-整理夹爪气缸,10-前后气缸,11-定位爪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前后气缸机构和整理机构,所诉定位机构包含导通气缸竖板5、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定位爪气缸11,所述第一定位爪6和第二定位爪7由上到下布置固定在定位爪气缸11上,所述定位爪气缸11固定在导通气缸竖板5上,所述导通气缸竖板5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所诉前后气缸机构包含前后气缸垫板1、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前后气缸筋板4、前后气缸10,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筋板4和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安装在前后气缸10上,所述前后气缸10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所述整理机构包含整理夹爪8、整理夹爪气缸9,所述整理夹爪气缸9固定在前后气缸竖板3上,所述整理夹爪8和整理夹爪气缸9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爪6和第二定位爪7为L型的柔性夹爪结构,可将线束固定在工位上。所述整理夹爪气缸9采用双滑台结构,能够快速地将整理机构推送到所要求的位置,且与整理夹爪8连接端设有垂直于滑台的横向滑槽,使整理夹爪8能够无阻碍的张开或夹紧。所述整理夹爪8从内到外呈喇叭孔形状,能够将线束编织整理干净。所述定位爪气缸11上设有上下滑块,所述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分别和上下滑块对应连接,使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可以无阻碍的张开或夹紧。所述前后气缸筋板4位于前后气缸竖板3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前后气缸筋板4位于前后气缸横板2的水平中心线上,采用前后气缸筋板4这种三角固定法固定,稳固牢靠。所述整理夹爪气缸9上设有调速接头,可以调节整理夹爪气缸9的水平运行速度。本实施例所述线束编织整理装置的整理过程:S1)来料气缸把线束推动到定位机构,定位爪气缸11动作,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张开,将线束夹住且固定;S2)整理机构的整理夹爪气缸9接收到信号,整理夹爪8执行两边合并动作,形成由内而外的喇叭口整理夹爪,包裹住线束口;S3)前后气缸机构收到信号开始执行,前后气缸10带动前后气缸横版2前后气缸竖版3、前后气缸筋版4动作,将整理机构往前推送,整理机构接收到合格信号,整理夹爪动作,开始编织整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前后气缸机构和整理机构,/n所诉定位机构包含导通气缸竖板(5)、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定位爪气缸(11),所述第一定位爪(6)和第二定位爪(7)由上到下布置固定在定位爪气缸(11)上,所述定位爪气缸(11)固定在导通气缸竖板(5)上,所述导通气缸竖板(5)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n所诉前后气缸机构包含前后气缸垫板(1)、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前后气缸筋板(4)、前后气缸(10),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筋板(4)和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安装在前后气缸(10)上,所述前后气缸(10)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n所述整理机构包含整理夹爪(8)、整理夹爪气缸(9),所述整理夹爪气缸(9)固定在前后气缸竖板(3)上,所述整理夹爪(8)和整理夹爪气缸(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编织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前后气缸机构和整理机构,
所诉定位机构包含导通气缸竖板(5)、第一定位爪(6)、第二定位爪(7)、定位爪气缸(11),所述第一定位爪(6)和第二定位爪(7)由上到下布置固定在定位爪气缸(11)上,所述定位爪气缸(11)固定在导通气缸竖板(5)上,所述导通气缸竖板(5)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
所诉前后气缸机构包含前后气缸垫板(1)、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前后气缸筋板(4)、前后气缸(10),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筋板(4)和前后气缸横板(2)、前后气缸竖板(3)固定连接,所述前后气缸横板(2)和前后气缸竖板(3)安装在前后气缸(10)上,所述前后气缸(10)固定在前后气缸垫板(1)上;
所述整理机构包含整理夹爪(8)、整理夹爪气缸(9),所述整理夹爪气缸(9)固定在前后气缸竖板(3)上,所述整理夹爪(8)和整理夹爪气缸(9)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沪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