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295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视觉机构、和旋转机构、拉料机构。送料机构送料,视觉机构完成相机标定,拍照记录图像,并进行图像与数据的对比检测,拉料机构则是通过气缸的运动,导通手爪将已经经过拍照检测合格的线,拉出或缩回的较长一段线长,以便配合视觉视野和不同的工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可剔除线束中编织层残留问题、短路问题、线束的老化击穿问题,精确度高,灵活度高,效率好,甚至比光学或机器传感器有更好的可适应性,能够满足更高的汽车线束检测设备发展需求和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检测
,具体为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汽车线束检测设备产品发展迅速,使得该行业对汽车线束需求量大大增加,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上都供不应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备需要加入汽车线束检测设备。线束检测是保证线束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基本的检验项目,通过检测可剔除线束中编织层残留问题、短路问题、线束的老化击穿问题。编织层残留问题为剥线工位未有将线剥规律且整齐,有个别线束未剥断或特别突出;短路问题为电子线束出现老化的现象,电子线束的缘层出现破裂,其中机械强度就会明显出现下降的情况,这样就会直接引起电子线路之间出现短路,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如果不及时换线束,那会出现烧坏设备的情况;线束的击穿问题为线束长时间暴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也会引起自然氧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或线束表面的绝缘层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外皮破损也会导致此故障,又或者是该线束变形或者接触不良导致线束故障等。从整体来看,国内近年来对线束检测设备的需求急增,市场潜力巨大。过去五十多年,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检验、生产监视及零件识别应用,例如零配件批量加工的尺寸检查,自动装配的完整性检查,电子装配线的元件自动定位等,这些都是通常人眼无法连续、稳定地完成这些带有高度重复性和智能性的工作,其它物理量传感器也难有用武之地,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视觉机构、旋转机构和拉料机构,所诉送料机构包含定位气缸、底板、气缸板、导向杆、导向板,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气缸板上,所述定位气缸和导向杆连接,所述气缸板、导向板均与底板连接;所诉视觉机构包含光源板、感应块、光源、相机底座、第一相机连接块、第一相机支架、第二相机支架、第一相机夹板、相机、第二相机夹板、第二相机连接块、远心镜,所述光源板和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板、光源均与感应块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有相机底座、第一相机连接块,所述第一相机连接块和第二相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支架和第二相机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相机连接块固定安装有第一相机夹板、相机、第二相机夹板,所述远心镜安装在相机上,所述相机底座连接有单轴,所述单轴上设有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旋转机构包含夹爪气缸、导通夹爪,所述导通夹爪安装在夹爪气缸的水平滑台上;所述拉料机构包含导通电机前座、导通电机筋板、导通电机底座、导通电机后座、导通滑台板、导通连接轴、轴承、联轴器,所述导通电机前座、导通电机底座、导通电机后座均安装在导通滑台板上,所述导通滑台板固定连接在单轴的连接板上,所述导通电机前座、导通电机后座之间连接有导通连接轴,所述导通连接轴下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和联轴器连接,所述导通电机筋板上设有槽型感应器。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相机夹板、第二相机夹板为一对相对凹陷的长方形卡槽,其卡槽大小和相机外圈结构大小相同。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通连接轴上设有长销钉,且长销钉的长度可以伸入到槽型感应器的凹槽内。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通夹爪呈倒三角型多层片齿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气缸、夹爪气缸均设有调速接头。进一步优选,所述轴承设有可拆卸的螺钉。进一步优选,所述视觉机构设有高精度的CCD检测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配置高精度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组合成线束端子检测显微镜,高品质光学系统与高分辨率摄像头的完美组合,让断面图像更清晰,独特的定倍定档让测量更精确。通过检测可剔除线束中编织层残留问题、短路问题、线束的老化击穿问题,精确度高,灵活度高,效率好,甚至比光学或机器传感器有更好的可适应性,能够满足更高的汽车线束检测设备发展需求和客户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通电机前座,2-导通电机筋板,3-导通电机底座,4-导通电机后座,5-导通滑台板,6-导通连接轴,7-轴承,8-联轴器,9-定位气缸,10-光源板,11-感应块,12-光源,13-底板,14-气缸板,15-导向杆,16-导向板,17-槽型感应器,18-夹爪气缸,19-导通夹爪,20-相机底座,21-第一相机连接块,22-第一相机支架,23-第二相机支架,24-第一相机夹板,25-相机,26-第二相机夹板,27-第二相机连接块,28-远心镜,29-单轴,30-伺服电机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视觉机构、旋转机构和拉料机构,所诉送料机构包含定位气缸9、底板13、气缸板14、导向杆15、导向板16,所述定位气缸9固定在气缸板14上,所述定位气缸9和导向杆15连接,所述气缸板14、导向板16均与底板13连接;所诉视觉机构包含光源板10、感应块11、光源12、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第一相机支架22、第二相机支架23、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远心镜28,所述光源板10和导向杆15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板10、光源12均与感应块11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支架22两端分别连接有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所述第一相机连接块21和第二相机支架23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支架23和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连接,所述第二相机连接块27固定安装有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所述远心镜28安装在相机25上,所述相机底座20连接有单轴29,所述单轴29上设有伺服电机驱动器30;所述旋转机构包含夹爪气缸18、导通夹爪19,所述导通夹爪19安装在夹爪气缸18的水平滑台上;所述拉料机构包含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筋板2、导通电机底座3、导通电机后座4、导通滑台板5、导通连接轴6、轴承7、联轴器8,所述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底座3、导通电机后座4均安装在导通滑台板5上,所述导通滑台板5固定连接在单轴29的连接板上,所述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后座4之间连接有导通连接轴6,所述导通连接轴6下端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和联轴器8连接,所述导通电机筋板2上设有槽型感应器17。所述第一相机夹板24、第二相机夹板26为一对相对凹陷的长方形卡槽,其卡槽大小和相机25外形大小相同,用于固定相机25,所述第一相机夹板24、第二相机夹板26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视觉机构、旋转机构和拉料机构,/n所诉送料机构包含定位气缸(9)、底板(13)、气缸板(14)、导向杆(15)、导向板(16),所述定位气缸(9)固定在气缸板(14)上,所述定位气缸(9)和导向杆(15)连接,所述气缸板(14)、导向板(16)均与底板(13)连接;/n所诉视觉机构包含光源板(10)、感应块(11)、光源(12)、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第一相机支架(22)、第二相机支架(23)、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远心镜(28),所述光源板(10)和导向杆(15)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板(10)、光源(12)均与感应块(11)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支架(22)两端分别连接有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所述第一相机连接块(21)和第二相机支架(23)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支架(23)和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连接,所述第二相机连接块(27)固定安装有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所述远心镜(28)安装在相机(25)上,所述相机底座(20)连接有单轴(29),所述单轴(29)上设有伺服电机驱动器(30);/n所述旋转机构包含夹爪气缸(18)、导通夹爪(19),所述导通夹爪(19)安装在夹爪气缸(18)的水平滑台上;/n所述拉料机构包含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筋板(2)、导通电机底座(3)、导通电机后座(4)、导通滑台板(5)、导通连接轴(6)、轴承(7)、联轴器(8),所述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底座(3)、导通电机后座(4)均安装在导通滑台板(5)上,所述导通滑台板(5)固定连接在单轴(29)的连接板上,所述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后座(4)之间连接有导通连接轴(6),所述导通连接轴(6)下端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和联轴器(8)连接,所述导通电机筋板(2)上设有槽型感应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视觉机构、旋转机构和拉料机构,
所诉送料机构包含定位气缸(9)、底板(13)、气缸板(14)、导向杆(15)、导向板(16),所述定位气缸(9)固定在气缸板(14)上,所述定位气缸(9)和导向杆(15)连接,所述气缸板(14)、导向板(16)均与底板(13)连接;
所诉视觉机构包含光源板(10)、感应块(11)、光源(12)、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第一相机支架(22)、第二相机支架(23)、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远心镜(28),所述光源板(10)和导向杆(15)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板(10)、光源(12)均与感应块(11)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支架(22)两端分别连接有相机底座(20)、第一相机连接块(21),所述第一相机连接块(21)和第二相机支架(23)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支架(23)和第二相机连接块(27)连接,所述第二相机连接块(27)固定安装有第一相机夹板(24)、相机(25)、第二相机夹板(26),所述远心镜(28)安装在相机(25)上,所述相机底座(20)连接有单轴(29),所述单轴(29)上设有伺服电机驱动器(30);
所述旋转机构包含夹爪气缸(18)、导通夹爪(19),所述导通夹爪(19)安装在夹爪气缸(18)的水平滑台上;
所述拉料机构包含导通电机前座(1)、导通电机筋板(2)、导通电机底座(3)、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沪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