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包括CAN收发器U3、第一串口模块U4、第二串口模块U5、通道控制器J3和维护调试模块J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新人机界面电路,带多路串口和1路CAN,其中1路串口和CAN连接通道控制器,1路串口连接触摸屏,1路串口连接蓝牙设备,再预留2路串口,给客户维护调试带来方便,客户只需要在本地机器上面就可以调用通道数据,控制通道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界面电路
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具体是一种人机界面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通道控制系统主要是由光电传感器检测、电机驱动控制和通道流程控制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需要调试维护的时候,需要一个带串口的笔记本电脑连接通道控制器,通过上位机软件来监控通道运行状态,排查故障,对有些客户来说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监控通道运行状态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包括CAN收发器U3、第一串口模块U4、第二串口模块U5、通道控制器J3和维护调试模块J4,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1和端子8均接电源VDD,其端子4和端子5均接地;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电阻箱RP1的端子7、电阻箱RP2的端子1,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8、端子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1、端子2,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7连接其端子8,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8连接所述电源VDD,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1、端子2分别连接CANTX、CANRX;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2,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4,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3,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5,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SART2-TX、USART1-TX、USART2-RX、USART1-RX;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7,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9,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8,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20,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ART4-TX、UART5-TX、UART4-RX、UART5-RX;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1和端子6均接电源VCC,端子5和端子9均接地,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7、端子8,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7、端子8分别连接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6、端子7;即1路串口和CAN连接所述通道控制器J3,1路串口为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7、端子8;所述维护调试模块J4的端子9和端子5均接地,端子6、2、7、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4、7、13、8;2路串口,给客户维护调试带来方便,其中,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4、13为1路串口,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7、8为1路串口。进一步,所述CAN收发器U3采用型号为ISO1050DUBR隔离式CAN收发器,有利于防止数据总线或其他电路上的噪声电流进入本地并干扰或损坏敏感电路。进一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和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均采用型号为SP3232EEN的TTL-232模块,有利于针对便携式或手持式应用。进一步,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4和端子13连接触摸屏或蓝牙设备,方便操作或数据传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一种新人机界面电路,带多路串口和1路CAN,其中1路串口和CAN连接通道控制器,1路串口连接触摸屏,1路串口连接蓝牙设备,再预留2路串口,给客户维护调试带来方便,客户只需要在本地机器上面就可以调用通道数据,控制通道运行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包括CAN收发器U3、第一串口模块U4、第二串口模块U5、通道控制器J3和维护调试模块J4,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1和端子8均接电源VDD,其端子4和端子5均接地;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电阻箱RP1的端子7、电阻箱RP2的端子1,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8、端子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1、端子2,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7连接其端子8,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8连接所述电源VDD,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1、端子2分别连接CANTX、CANRX;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2,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4,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3,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5,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SART2-TX、USART1-TX、USART2-RX、USART1-RX;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7,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9,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8,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20,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ART4-TX、UART5-TX、UART4-RX、UART5-RX;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1和端子6均接电源VCC,端子5和端子9均接地,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7、端子8,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7、端子8分别连接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6、端子7;即1路串口和CAN连接所述通道控制器J3,1路串口为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7、端子8;所述维护调试模块J4的端子9和端子5均接地,端子6、2、7、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4、7、13、8;2路串口,给客户维护调试带来方便,其中,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4、13为1路串口,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7、8为1路串口。如图1所示,所述CAN收发器U3采用型号为ISO1050DUBR隔离式CAN收发器,有利于防止数据总线或其他电路上的噪声电流进入本地并干扰或损坏敏感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和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采用型号均为SP3232EEN的TTL-232模块,有利于针对便携式或手持式应用。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4和端子13连接触摸屏或蓝牙设备,方便操作或数据传输。本技术设计一种新人机界面电路,带多路串口和1路CAN,其中1路串口和CAN连接通道控制器,1路串口连接触摸屏,1路串口连接蓝牙设备,再预留2路串口,给客户维护调试带来方便,客户只需要在本地机器上面就可以调用通道数据,控制通道运行状态。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CAN收发器U3、第一串口模块U4、第二串口模块U5、通道控制器J3和维护调试模块J4,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1和端子8均接电源VDD,其端子4和端子5均接地;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电阻箱RP1的端子7、电阻箱RP2的端子1,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8、端子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1、端子2,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7连接其端子8,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8连接所述电源VDD,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1、端子2分别连接CANTX、CANRX;/n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2,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4,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3,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5,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SART2-TX、USART1-TX、USART2-RX、USART1-RX;/n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7,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9,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8,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20,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ART4-TX、UART5-TX、UART4-RX、UART5-RX;/n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1和端子6均接电源VCC,端子5和端子9均接地,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7、端子8,所述通道控制器J3的端子7、端子8分别连接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6、端子7;/n所述维护调试模块J4的端子9和端子5均接地,端子6、2、7、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4、7、13、8。/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16 CN 20202057118481.一种人机界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CAN收发器U3、第一串口模块U4、第二串口模块U5、通道控制器J3和维护调试模块J4,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1和端子8均接电源VDD,其端子4和端子5均接地;所述CAN收发器U3的端子2、端子3分别连接电阻箱RP1的端子7、电阻箱RP2的端子1,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8、端子7分别连接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1、端子2,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7连接其端子8,所述电阻箱RP2的端子8连接所述电源VDD,所述电阻箱RP1的端子1、端子2分别连接CANTX、CANRX;
所述第一串口模块U4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2,端子4和端子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4,端子16和端子2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3,端子6和端子15之间串联电解电容C15,端子11、10、12、9分别连接USART2-TX、USART1-TX、USART2-RX、USART1-RX;
所述第二串口模块U5的端子16接所述电源VDD,端子15接地,端子1和端子3之间串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志韩振蔡浩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