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04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锅炉烟道清洗设备,设备设有硬管,所述硬管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吸尘装置,所述硬管另一端固定有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圆形的上盖和圆形的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上盖的边缘和底板的边缘具有一圈用于吸尘的间隙,所述硬管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上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硬管与上盖、底板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硬管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固接有向两侧延伸并与硬管垂直的侧支撑臂,其中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清洁毛刷,另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气驱动结合吸尘器,即解决了清理烟尘污染环境问题,也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烟道清洗设备
本技术涉及烟道清洁领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离不开锅炉,而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烟道会积尘,积尘较多时影响锅炉的换热效率,当前对积尘清理普遍采用人工用钢丝刷疏通,再用压缩空气吹扫,清理过程耗时耗力,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自动、高效完成烟道清洁的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炉烟道清洗设备,设备设有硬管,所述硬管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吸尘装置,所述硬管另一端固定有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圆形的上盖和圆形的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上盖的边缘和底板的边缘具有一圈用于吸尘的间隙,所述硬管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上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硬管与上盖、底板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硬管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固接有向两侧延伸并与硬管垂直的侧支撑臂,其中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清洁毛刷,另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轮。所述上盖边缘和底板边缘的间隙处设有一圈圆形支架,所述圆形支架与上盖边缘、以及圆形支架与底板边缘均具有间隙,所述底板边缘和圆形支架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毛刷结构。所述上盖为向硬管方向凸出的圆锥台状板材,所述底板为圆形平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接触开关。所述滚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所述轮轴与硬管平行,所述轮架上固定有驱动轮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滚轮固接在轮轴上,所述清洁毛刷包括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外侧面的刷毛,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清洁毛刷转动的电机的输出轴与侧支撑臂共轴,两个所述侧支撑臂共轴。所述侧支撑臂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的内部中空且外端开口,所述杆状结构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延伸杆一端伸入到杆状结构内压缩弹簧,另一端伸出杆状结构用于固定轮架或驱动清洁毛刷转动的电机,所述延伸杆中部设有凸出的限位环且限位环在杆状结构内,所述杆状结构的开口处设有限制限位环的内翻边结构。所述硬管上固定有轴承组,固定所述侧支撑杆的轴承位于上盖和轴承组之间,所述轴承组外固接有旋转管套,所述旋转管套外固接有动力筒,所述动力筒上固定螺旋状布置的动力毛刷,所述旋转管套其中一端伸出动力筒并固接有一圈驱动齿轮,所述硬管上固接有电机支架,并在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动力筒上具有螺旋状布置的弹性支撑座,多个动力毛刷依次固定在弹性支撑座内且动力毛刷本体凸出动力桶,所述弹性支撑座包括中空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朝外一端开口且安装座内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动力毛刷包括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其中一侧的刷毛,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固定在螺纹座一端的螺纹孔内,所述螺纹座另一端延伸杆一端伸入到安装座内压缩支撑弹簧,所述螺纹座外侧设一圈限位环且限位环在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的开口处设有限制限位环的内翻边结构。本技术采用电气驱动结合吸尘器,即解决了清理烟尘污染环境问题,也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锅炉烟道清洗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支撑座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硬管;2、上盖;3、底板;4、圆形支架;5、环形毛刷;6、接触开关;7、侧支撑臂;8、清洁毛刷;9、滚轮;10、动力筒;11、驱动齿轮;12、动力齿轮;13、动力毛刷;14、软管;15、安装座;16、支撑弹簧;17、螺纹座;18、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锅炉烟道清洗设备是一个伸入到烟道内,对烟道内壁进行清洁的设备,设备设有硬管1,硬管1为圆柱形金属管,其一端连接软管14,软管14的外端连接吸尘设备(吸尘器)的进气口,能够将清洁下来的炉灰吸出来收集,硬管1另一端固定有吸尘结构。吸尘结构为一个盘状吸尘口,包括圆形的上盖2和圆形的底板3,上盖2和底板3的外径差不多大,上盖2和底板3之间通过竖直的连杆连接,内部为中空为一个空腔,优先上盖2为向硬管1方向凸出的圆锥台状板材,底板3为圆形平板,圆锥台的上盖2边缘坡面能够让落下的炉灰滑到边缘的吸尘口处,上盖2和底部的边缘整体是一个圆形的侧向吸尘口,另外圆锥台的上盖2也能使吸尘口处间隙变窄,有助于提高吸力。硬管1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上盖2的中心位置,硬管1与上盖2、底板3之间的空腔连通,通过吸尘设备从吸尘口处向外吸尘。为了避免干涉,上盖2的边缘和底板3的边缘均需要与配套使用的烟道内壁由间隙,即烟道的内径需要打印上盖2和底板3的外径,当吸尘设备吸力不足,或者同时落灰过多时,可能造大量灰尘无法被吸走而落到烟道底部,因此上盖2边缘和底板3边缘的间隙处设有一圈圆形支架4,圆形支架4可以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板3或上盖2上,圆形支架4与上盖2边缘、以及圆形支架4与底板3边缘均具有间隙,使圆形支架4悬空固定在上盖2边缘和底板3边缘的间隙处(吸尘口),底板3边缘和圆形支架4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毛刷结构,这两圈刷毛的外径可以略大于烟道内径,这样刷毛既可以辅助清洁烟道内壁,也可以接触落下的灰尘,方便吸尘口吸尘,而两层刷毛设计,将吸尘口也分为了两层,上层(圆形支架4上的)刷毛接触大部分灰尘,使得上层吸尘口将大部分灰尘吸入,而下层(底部上的)刷毛作为保护层,将少了未被吸走的灰尘接住,从而能够使吸尘的量能够接近全部清理下来的灰尘量。设备清洁烟道内壁的机构固定在硬管1上,硬管1上固定有轴承,轴承外固接有向两侧延伸并与硬管1垂直的侧支撑臂7,两根侧支撑臂7结构相同,且两者共轴,即在同一个轴线上,该轴线与硬管1的轴线垂直,侧支撑臂7为杆状结构,如图2所示,杆状结构的内部中空且外端开口,杆状结构内放置有弹簧,延伸杆一端伸入到杆状结构内压缩弹簧,另一端伸出杆状结构用于固定轮架或驱动清洁毛刷8转动的电机,延伸杆中部设有凸出的限位环且限位环在杆状结构内,杆状结构的开口处设有限制限位环的内翻边结构,通过弹簧支撑,使得清洁毛刷8和滚轮9能够更好的与烟道内壁接触,清洁毛刷8与烟道内壁紧密接触能够提高清洁效果,滚轮9与烟道内壁紧密接触能够提高滚轮9与烟道内壁的摩擦力,使得滚轮9推动轴承转动的旋转力输出更加可靠。如上述所说,一个所述侧支撑臂7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清洁毛刷8,另一个所述侧支撑臂7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轮9。滚轮9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轮轴与硬管1平行,轮架上固定有驱动轮轴旋转的电机,滚轮9固接在轮轴上,硬管1轴线到滚轮9外端的距离(旋转半径)略大于烟道内壁,通过压缩弹簧能够使得滚轮9紧密的接触烟道内壁,清洁毛刷8包括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外侧面的刷毛,支撑板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设有硬管,所述硬管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吸尘装置,所述硬管另一端固定有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圆形的上盖和圆形的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上盖的边缘和底板的边缘具有一圈用于吸尘的间隙,所述硬管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上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硬管与上盖、底板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硬管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固接有向两侧延伸并与硬管垂直的侧支撑臂,其中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清洁毛刷,另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设有硬管,所述硬管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吸尘装置,所述硬管另一端固定有吸尘结构,所述吸尘结构包括圆形的上盖和圆形的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上盖的边缘和底板的边缘具有一圈用于吸尘的间隙,所述硬管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上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硬管与上盖、底板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硬管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固接有向两侧延伸并与硬管垂直的侧支撑臂,其中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清洁毛刷,另一个所述侧支撑臂端部固定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边缘和底板边缘的间隙处设有一圈圆形支架,所述圆形支架与上盖边缘、以及圆形支架与底板边缘均具有间隙,所述底板边缘和圆形支架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毛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向硬管方向凸出的圆锥台状板材,所述底板为圆形平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接触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锅炉烟道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通过轮轴固定在轮架上,所述轮轴与硬管平行,所述轮架上固定有驱动轮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滚轮固接在轮轴上,所述清洁毛刷包括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外侧面的刷毛,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清洁毛刷转动的电机的输出轴与侧支撑臂共轴,两个所述侧支撑臂共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士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