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91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包括支架及水平设于支架顶端的烟道,烟道内壁上滑动抵接有刮环,于刮环内沿的两端端面上均垂直设有抵接环,烟道两端均同轴固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直径小于烟道直径,固定环朝向于烟道的侧壁内沿上开设有环形槽,抵接环活动抵接于固定环的内壁上,固定环周侧固设有透明罩,固定环周侧开设有一圈与透明罩连通的导灰槽,透明罩上还设有刮灰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灰过程方便快捷,劳动强度较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填埋和焚烧成为目前运用最多的两种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以其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大,在其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带有大量的飞灰和粉尘,含有飞灰和粉尘的烟气在流经锅炉烟道时,会逐渐在烟道内壁上形成积灰,积灰与水结合即形成像水泥一样的尘垢凝固于管道内,难于去除,管壁上的积灰、尘垢现象不仅会导致锅炉烟道堵塞、受热面的热阻增大,降低烟气流速,还会导致锅炉换热效率降低,机组发电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现有的清灰装置主要是通过刮板在烟道壁上进行刮蹭,将积灰刮落并配合气流吹动来实现的,但刮下的积灰肆意飞扬在烟道内,还是需要操作人员定期收集积灰,导致清灰的过程繁琐不变,劳动强度大,因此上述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具有便于收集积灰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包括支架及水平设于所述支架顶端的烟道,所述烟道内壁上滑动抵接有刮环,于所述刮环内沿的两端端面上均垂直设有抵接环。所述烟道两端均同轴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直径小于所述烟道直径,所述固定环朝向于所述烟道的侧壁内沿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抵接环活动抵接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周侧固设有透明罩,所述固定环周侧开设有一圈与所述透明罩连通的导灰槽,所述透明罩上还设有刮灰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刮环在烟道的内壁上往复移动,将积灰自剥入烟道两侧设置的固定环内,当抵接板的端面与环形槽的底壁抵接时,将刮环的位置保持固定,且抵接环的周侧与烟道内壁之间围合成一个环形的容纳了积灰的空腔,随后操作人员再通过手动操作刮灰组件,将环形槽与透明罩内、即空腔内部的积灰自导灰槽刮出收集,进而使操作人员的清灰过程方便快捷,劳动强度较小,清理的效率更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灰组件包括S极磁铁、N极磁铁以及刮板,所述刮板一端与所述S极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另一端滑动抵接在所述抵接环周侧上,所述S极磁铁位于所述透明罩内壁上,所述N极磁铁贴合于所述透明罩周侧并与所述S极磁铁相互吸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极磁铁与N极磁铁分别位于透明罩的内、外侧且相互吸附在一起,较强的吸附力与较薄的透明罩壁厚厚度,使操作人员在带动N极磁铁沿透明罩周向滑移的同时,可带动S极磁铁同步移动,进而抵接于抵接环周侧的刮板推动积灰自导灰槽将积灰排出收集,操作省时省力,实用性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明罩周侧开设有一圈滑槽,所述N极磁铁滑动嵌设在所述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开设可使N级磁铁的滑动轨迹具有导向性,以避免N极磁铁滑动偏移,方便了操作人员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明罩下方开设有出灰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灰孔仅开设一个,可使积灰只能从出灰孔排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积灰飞扬,以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整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两端均竖直固设有支杆,一对所述支杆与所述刮环之间还设有驱动所述刮环往复滑移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支撑驱动件位于烟道的轴线上,驱动件带动刮环刮下烟道积灰,以清理操作人员清理不到的管体中间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环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杆、滑杆以及伺服电机,所述螺杆螺纹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滑动套设在所述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刮环上设置的第二固定块在滑杆上水平滑移,且伺服电机转动圈数与烟道的直径长度相匹配,刮环的周侧始终与烟道内壁贴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明罩的横截面呈凵字型,所述透明罩两端均固设有防脱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块的设置可将S极磁铁和刮板始终限定在透明罩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于所述支架的上端面设有集灰箱,所述集灰箱开口与所述出灰孔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出灰孔掉落的积灰随即掉落至集灰箱内,可便于对积灰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启动驱动件带动刮板在烟道内壁往复滑移,并将积灰刮至固定环内开设的环形槽内,需要清理积灰时,使积灰定格在烟道内壁的外延上,且抵接板将环形槽的开口闭合,围合成一个环形的容纳了积灰的空腔,随后再通过刮灰组件将积灰自导灰槽刮入集灰箱完成收集,进而使清灰过程方便快捷,劳动强度较小;2.操作人员手持N极磁铁沿滑槽滑动,与N极磁铁相吸的S极磁铁隔着透明罩同步移动,使刮板将环形槽内的积灰刮下,操作省时省力,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架;2、烟道;3、刮环;4、抵接环;5、固定环;6、环形槽;7、透明罩;8、导灰槽;9、刮灰组件;91、S极磁铁;92、N极磁铁;93、刮板;10、滑槽;11、出灰孔;12、支杆;13、驱动件;101、螺杆;102、滑杆;103、伺服电机;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防脱快;17、集灰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包括支架1及水平设于支架1顶端的烟道2,烟道2的内壁上水平滑动抵接有刮环3,刮环3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于刮环3内沿的两端端面上均垂直设有抵接环4,且抵接环4的直径小于刮环3;支架1于烟道2的两端竖直固设有一对支杆12,两根支杆12之间设有驱动刮环3往复滑移的驱动件13。参照图2和图3,驱动件13包括螺纹穿设于第一固定块14的螺杆101、滑动穿设于第二固定块15的滑杆102以及固设于支杆12外侧输出端与螺杆101相连的伺服电机103,螺杆101和滑杆102均与烟道2轴线保持平行,滑杆102两端固设在两根支杆12之间且螺杆101则转动于两者之间,伺服电机103的转动圈数与烟道2的直径长度相适配,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103驱动螺杆101转动,使刮环3上设置的第二固定块15在滑杆102上水平滑移,且刮环3的周侧始终与烟道2内壁贴合。参照图3,烟道2的两端均同轴固设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直径小于烟道2直径,固定环5朝向于烟道2的侧壁内沿上开设有环形槽6,环形槽6内周壁与烟道2的内壁相切,且抵接环4活动抵接于固定环5的内壁上,刮环3将积灰自剥入固定环5内,当抵接板的端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及水平设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烟道(2),所述烟道(2)内壁上滑动抵接有刮环(3),于所述刮环(3)内沿的两端端面上均垂直设有抵接环(4);/n所述烟道(2)两端均同轴固设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直径小于所述烟道(2)直径,所述固定环(5)朝向于所述烟道(2)的侧壁内沿上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抵接环(4)活动抵接于所述固定环(5)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5)周侧固设有透明罩(7),所述固定环(5)周侧开设有一圈与所述透明罩(7)连通的导灰槽(8),所述透明罩(7)上还设有刮灰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及水平设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烟道(2),所述烟道(2)内壁上滑动抵接有刮环(3),于所述刮环(3)内沿的两端端面上均垂直设有抵接环(4);
所述烟道(2)两端均同轴固设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直径小于所述烟道(2)直径,所述固定环(5)朝向于所述烟道(2)的侧壁内沿上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抵接环(4)活动抵接于所述固定环(5)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5)周侧固设有透明罩(7),所述固定环(5)周侧开设有一圈与所述透明罩(7)连通的导灰槽(8),所述透明罩(7)上还设有刮灰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组件(9)包括S极磁铁(91)、N极磁铁(92)以及刮板(93),所述刮板(93)一端与所述S极磁铁(91)固定连接,所述刮板(93)另一端滑动抵接在所述抵接环(4)周侧上,所述S极磁铁(91)位于所述透明罩(7)内壁上,所述N极磁铁(92)贴合于所述透明罩(7)周侧并与所述S极磁铁(91)相互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烟道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7)周侧开设有一圈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宝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民江东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