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02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包括还原炉、第一热水罐和第二热水罐;还原炉的热水出口与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第一热水罐的蒸汽出口用于将第一热水罐闪蒸出的蒸汽输给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第二热水罐的入口与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第二热水罐的蒸汽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第二热水罐的热水出口与还原炉的热水入口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热水罐将闪蒸出的蒸汽供给待加热装置加热使用,满足使用需求,剩余的热水进入第二热水罐闪蒸出蒸汽供给蒸汽管网进行使用,第二热水罐内的热水进入还原炉换热,避免了热能浪费,避免了富余热能无法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蒸汽使用
,特别涉及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大型多晶硅系统多为年产量2万吨/年以上的装置,电能消耗很大。故装置利用还原富余热能进行热量回收,通过转化为4kg和2kg压力等级蒸汽进行重复利用,主要供给精馏装置使用。目前,国内运行较好的大型多晶硅装置蒸汽单耗都下降了,造成了4kg蒸汽存在大量富余无法消耗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用于避免富余热能无法消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包括还原炉、第一热水罐和第二热水罐;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热水罐的蒸汽出口用于将第一热水罐闪蒸出的蒸汽输给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所述第二热水罐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蒸汽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热水出口与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入口导通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减压阀组;所述第一减压阀组的入口与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减压阀组;所述第二减压阀组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减压组件和所述第二减压组件均包括2个并联设置的减压阀。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热水罐的蒸汽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出口与所述蒸汽管网导通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蒸汽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出口与所述待加热装置导通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动力抽送装置;所述动力抽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热水罐内的热水抽送到所述还原炉内。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动力抽送装置为热水泵。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热水罐和第二热水罐内分别设置有液位计。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待加热装置包括冷氢化汽化器、氢气加热器、还原氢气加热器和加热器。根据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技术范围内,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使用时,将还原炉内的热水输入第一热水罐内,闪蒸出蒸汽后进入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第一热水罐内的热水进入第二热水罐内,闪蒸出蒸汽后进入蒸汽网管,第二热水罐内的热水进入还原炉进行换热。本技术通过第一热水罐将闪蒸出的蒸汽供给待加热装置加热使用,满足使用需求,剩余的热水进入第二热水罐闪蒸出蒸汽供给蒸汽管网进行使用,第二热水罐内的热水进入还原炉换热,避免了热能浪费,避免了富余热能无法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还原炉1、第一热水罐2、第二热水罐3、第一减压阀组4、第二减压阀组5、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7、动力抽送装置8、第三调节阀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新颖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中,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包括还原炉1、第一热水罐2和第二热水罐3。还原炉1的热水出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入口导通连接,第一热水罐2的蒸汽出口用于将第一热水罐2闪蒸出的蒸汽输给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待加热装置包括冷氢化汽化器、氢气加热器、还原氢气加热器和加热器。第二热水罐3的入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第二热水罐3的蒸汽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第二热水罐3的热水出口与还原炉1的热水入口导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使用时,将还原炉1内的热水输入第一热水罐2内,闪蒸出蒸汽后进入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第一热水罐2内的热水进入第二热水罐3内,闪蒸出蒸汽后进入蒸汽网管,第二热水罐3内的热水进入还原炉1进行换热。本技术通过第一热水罐2将闪蒸出的蒸汽供给待加热装置加热使用,满足使用需求,剩余的热水进入第二热水罐3闪蒸出蒸汽供给蒸汽管网进行使用,第二热水罐3内的热水进入还原炉1换热,避免了热能浪费,避免了富余热能无法消耗。实施例二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和实施例一中的还原蒸汽回收系统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具体公开了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减压阀组4,第一减压阀组4的入口与还原炉1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第一减压阀组4的出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入口导通连接。第一减压阀组4实现了还原炉1出来的热水减压后输送到第一热水罐2内。进一步地,本技术具体公开了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减压阀组5,第二减压阀组5的入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第二减压阀组5的出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入口导通连接。第二减压阀组5实现了第一热水罐2出来的热水减压后输送到第二热水罐3内。具体地,本技术公开了第一减压组件和第二减压组件均包括2个并联设置的减压阀,通过双阀实现稳定控制。进一步地,本技术具体公开了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调节阀6,第一调节阀6的入口与第二热水罐3的蒸汽出口导通连接,第一调节阀6的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第一调节阀6用于控制第二热水罐3输出的蒸汽的开闭及控制输出流量。进一步地,本技术具体公开了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7的入口与第一热水罐2的蒸汽出口导通连接,第二调节阀7的出口与待加热装置导通连接。第二调节阀7用于控制第一热水罐2输出的蒸汽的开闭及控制输出流量。进一步地,本技术具体公开了还原蒸汽回收系统还包括动力抽送装置8,动力抽送装置8用于将第二热水罐3内的热水抽送到还原炉1内。具体地,本技术公开了动力抽送装置8为热水泵。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置第二热水罐3的热水出口高于还原炉1,通过重力作用将热水排到还原炉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炉、第一热水罐和第二热水罐;/n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热水罐的蒸汽出口用于将第一热水罐闪蒸出的蒸汽输给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n所述第二热水罐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蒸汽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热水出口与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入口导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炉、第一热水罐和第二热水罐;
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热水罐的蒸汽出口用于将第一热水罐闪蒸出的蒸汽输给待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热水罐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蒸汽出口与蒸汽管网导通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罐的热水出口与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入口导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压阀组;
所述第一减压阀组的入口与所述还原炉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压阀组;
所述第二减压阀组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热水出口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热水罐的入口导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还原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组和所述第二减压阀组均包括2个并联设置的减压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祎官健汪云清杜炳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