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4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包括:电磁铁座以及用于为电磁铁座提供动力的电磁铁本体,所述电磁铁座设置在所述电磁铁本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电磁离合器结构,降低电磁离合器的空间占用率,增大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自动窗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合器为电动窗开关装置中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通常为推拉式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占用空间大,且作用力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包括:电磁铁座以及用于为电磁铁座提供动力的电磁铁本体,所述电磁铁座设置在所述电磁铁本体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电磁离合器结构,降低电磁离合器的空间占用率,增大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座的底端设置有导向轴,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轴的限位孔,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轴的设置,防止电磁铁座脱离。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磁铜套,所述隔磁铜套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隔磁铜套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磁铜套的设置,防止导向轴被电磁铁本体的磁场吸引,防止磁场阻碍导向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本体包括:外壳以及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所述外壳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线圈的安装槽,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线圈的设置,用于为电磁铁本体提供磁场。进一步地,还包括:不导磁部件,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不导磁部件的通孔,不导磁部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不导磁部件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上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导磁部件的设置,使得电磁铁本体的外壳磁场不能形成回路,从而吸引电磁铁座。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部件为塑料盖。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塑料盖具有不导磁特性,使得外壳的磁场回路切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以及所述电磁铁座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线圈以及所述不导磁部件均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安装槽为圆环形凹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柱体结构、圆环形结构的设置,降低电磁离合器的空间占用率,增大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座的直径与所述电磁铁本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电磁铁座的底端与所述电磁铁本体的顶端相对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磁铁座的直径与电磁铁本体的直径相同,使得电磁铁座能够与电磁铁本体的端面整齐对接,增大磁场作用面积,增大作用力。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所述线圈的输入端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池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池的设置,用于为电磁离合器供电,使得线圈产生磁场。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座的顶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磁铁座的顶端端面垂直,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板的设置,使得电磁铁座可以与电动窗开关装置中的其他部件连接,便于电磁离合器的安装以及维护,提高效率。本技术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号说明:1-电磁铁座;2-电磁铁本体;3-导向轴;4-限位孔;5-隔磁铜套;6-外壳;7-线圈;8-不导磁部件;9-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包括:电磁铁座1以及用于为电磁铁座1提供动力的电磁铁本体2,所述电磁铁座1设置在所述电磁铁本体2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电磁离合器结构,降低电磁离合器的空间占用率,增大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力。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窗开关装置中电磁离合器使用的电磁铁装置。此电磁铁装置根据自动窗开关装置尺寸设计,结构紧凑,区别于普通的推拉式电磁铁,其使用平面吸合的方式,其有效行程约1.5mm,初始吸合力约5N。普通的推拉式电磁铁,其行程大,但作用力小,而且尺寸较大。不适合本技术适配的电磁离合器装置。本电磁铁装置尺寸小,行程小,但作用力较大。本技术为自动窗开关装置的电磁离合器设计一种电磁铁装置。其通过平面电磁吸合的方式,将电磁力转换为电磁铁座的直线运动,达到离合器的控制需求。本技术的尺寸小,但输出作用力大。本技术主要由电磁铁座、隔磁铜套、电磁铁本体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隔磁铜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电磁铁本体中心;电磁铁座通过导向轴在隔磁铜套中滑动,与电磁铁本体结合和分离。如图2所示,电磁铁本体主要由导磁的金属外壳,线圈,塑料盖组成。当线圈通电,围绕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在导磁外壳中通过,在塑料盖处不能形成回路,会吸引电磁铁座结合,从而形成闭合的磁路,电磁铁座为良好的导磁体。电磁铁座会在隔磁铜套中滑动,从而只能产生沿电磁铁本体轴向的直线运动。本技术的关键点:本技术包含隔磁铜套,其通过过盈配合和电磁铁本体连接。本技术包含电磁铁座,电磁铁座带有导向轴,导向轴可以在隔磁铜套中移动,保证电磁铁座与电磁铁本体吸合时不会错位,运动方向唯一。本技术适用于自动窗开关装置的电磁离合器,其电磁铁座与电磁铁本体的间隙最大1.5mm。本技术为自动窗开关装置的电磁离合器设计一种电磁铁装置。其通过平面电磁吸合的方式,将电磁力转换为电磁铁座的直线运动,达到离合器的控制需求。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座1的底端设置有导向轴3,所述电磁铁本体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轴3的限位孔4,所述导向轴3插接在所述限位孔4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轴的设置,防止电磁铁座脱离。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磁铜套5,所述隔磁铜套5设置在所述限位孔4中,所述导向轴3插接在所述隔磁铜套5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磁铜套的设置,防止导向轴被电磁铁本体的磁场吸引,防止磁场阻碍导向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本体2包括:外壳6以及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7,所述外壳6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线圈7的安装槽,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线圈的设置,用于为电磁铁本体提供磁场。进一步地,还包括:不导磁部件8,所述外壳6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不导磁部件8的通孔,不导磁部件8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不导磁部件8设置在所述线圈7的上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导磁部件的设置,使得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铁座以及用于为电磁铁座提供动力的电磁铁本体,所述电磁铁座设置在所述电磁铁本体的顶端;/n所述电磁铁座的底端设置有导向轴,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轴的限位孔,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n还包括:隔磁铜套,所述隔磁铜套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隔磁铜套中;/n隔磁铜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电磁铁本体中心;电磁铁座通过导向轴在隔磁铜套中滑动,与电磁铁本体结合和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铁座以及用于为电磁铁座提供动力的电磁铁本体,所述电磁铁座设置在所述电磁铁本体的顶端;
所述电磁铁座的底端设置有导向轴,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轴的限位孔,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
还包括:隔磁铜套,所述隔磁铜套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中,所述导向轴插接在所述隔磁铜套中;
隔磁铜套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电磁铁本体中心;电磁铁座通过导向轴在隔磁铜套中滑动,与电磁铁本体结合和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本体包括:外壳以及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所述外壳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线圈的安装槽,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导磁部件,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不导磁部件的通孔,不导磁部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春辉班雯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方得北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