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引导装置和带有气流引导装置的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气流引导装置,特别涉及一气流引导装置和带有气流引导装置的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发电机组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柴油发电机为例,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供电平稳、可靠性高等特点,并且柴油发电机组即能够快速地发电,也能够快速地停止发电,不仅是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的不二之选,也有利于节约能源,而且,处于发电状态的柴油发电机组能够全天作业,提供持久的电力供给,因此,柴油发电机组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中心、铁路和道路建设、医院、学校、银行等多个领域。众所周知,发电机组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越高,产生的热量也越多,需要及时对发电机组进行散热,才能保障发电机组的正常运作。具体来说,现有的一发电机组包括一发电主体、一进气装置和一风扇,其中所述发电主体具有一散热通道,其中所述进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风通道,所述风扇具有至少一出风通道,所述发电主体能够产生电能,所述进气装置和所述风扇分别被保持于所述发电主体的两端,且所述进气装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阻隔元件,其中所述阻隔元件具有多个连通孔;/n一外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具有一外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外引导通道的一外气流开口;以及/n一内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内引导元件具有一内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内引导通道的一内气流开口,所述外引导元件和所述内引导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两侧,且所述阻隔元件的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外引导通道和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内引导通道,并形成所述气流引导装置的一进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阻隔元件,其中所述阻隔元件具有多个连通孔;
一外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具有一外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外引导通道的一外气流开口;以及
一内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内引导元件具有一内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内引导通道的一内气流开口,所述外引导元件和所述内引导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两侧,且所述阻隔元件的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外引导通道和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内引导通道,并形成所述气流引导装置的一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和所述内引导元件被错位地保持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气流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装配元件,其中所述阻隔元件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装配元件具有一装配空间,所述外引导元件被容纳于所述装配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包括一第一外引导部、一第二外引导部、一第三外引导部以及一第四外引导部,其中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外引导部相对的三侧边缘向内延伸,在所述第一外引导部、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之间形成所述外引导通道,所述第一外引导部、所述第二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三外引导部的边缘相互环绕,形成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外气流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外引导部平行地保持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一侧,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外引导部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分别倾斜地延伸于所述外引导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外引导部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为梯形结构,且自所述第一外引导部至所述阻隔元件的方向,所述第二外引导部、所述第三外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外引导部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气流开口所在平面和所述阻隔元件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引导元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内引导部、一第二内引导部、一第三内引导部以及一第四内引导部,其中所述第二内引导部、所述第三内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内引导部分别自所述第一内引导部相对的三侧边缘向内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内引导部、所述第二内引导部、所述第三内引导部以及所述第四内引导部之间形成所述内引导通道,所述第一内引导部、所述第二内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三内引导部的边缘相互环绕,形成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内气流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内引导部平行地保持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一侧,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第四内引导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引导部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外气流开口对应于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第四内引导部的内壁,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内引导部对应于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第一外引导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气流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外隔音元件,其中所述外隔音元件覆盖于所述外引导元件的内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气流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内隔音元件,其中所述内隔音元件覆盖于所述内引导元件的外表面。
15.一带有气流引导装置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气流引导装置,其中所述气流引导装置包括一阻隔元件、一外引导元件以及一内引导元件,其中所述阻隔元件具有多个连通孔,其中所述外引导元件具有一外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外引导通道的一外气流开口,所述内引导元件具有一内引导通道和连通所述内引导通道的一内气流开口,所述外引导元件和所述内引导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阻隔元件的两侧,且所述阻隔元件的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外引导元件的所述外引导通道和所述内引导元件的所述内引导通道,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苏劼,彭建军,吴迪,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