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成龙专利>正文

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36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所述减速带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减速带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减速带与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所述弧形卡与减速带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板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将固定杆挤压至固定槽的内部,弧形卡进入固定孔的内部,取出时,将固定板取出,挤压移动杆,对推块进行挤压,推块将固定孔内部的弧形卡挤出,方便下次固定,且底板与减速带固定的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但是安装时,需要将螺栓固定到地面内,取出后,再次安装就没有第一次稳固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通过将固定杆挤压至固定槽的内部,弧形卡进入固定孔的内部,取出时,将固定板取出,挤压移动杆,对推块进行挤压,推块将固定孔内部的弧形卡挤出,方便下次固定,且底板与减速带固定的更加方便,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所述减速带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减速带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减速带与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所述弧形卡与减速带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板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速带与弧形卡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减速带的内部对应弧形卡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减速带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固定于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靠近弧形卡的一端与弧形卡焊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弧形卡的一端与减速带焊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推块,所述固定孔与推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推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对应卡块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杆呈一体式设计。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卡块的一端与卡块焊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卡块的一端与固定杆焊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移动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挤压板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弧形卡的轴截面形状为扇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将固定杆挤压至固定槽的内部,弧形卡进入固定孔的内部,使固定杆与固定槽固定的更加牢固,取出时,将固定板取出,挤压移动杆,挤压板在移动过程中,对推块进行挤压,使推块在固定孔的内部进行移动,将固定孔内部的弧形卡挤出,方便将固定杆取出,拆除不需要将底板取出,方便下次固定,且底板与减速带固定的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纵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杆横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B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杆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板;2、减速带;3、固定槽;4、底板;5、固定杆;6、固定孔;7、卡槽;8、第一弹簧;9、推块;10、挤压板;11、移动杆;12、卡块;13、弧形卡;14、第二弹簧;15、移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2,所述减速带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减速带2与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减速带2与固定槽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13,所述弧形卡13与减速带2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4,所述固定槽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杆5与固定板1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速带2与弧形卡1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减速带2的内部对应弧形卡13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与减速带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1,使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簧14固定于移动槽15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4靠近弧形卡13的一端与弧形卡13焊接,所述第二弹簧14远离弧形卡13的一端与减速带2焊接,使固定更加牢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孔6与固定杆5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孔6的内部设置有推块9,所述固定孔6与推块9滑动连接,方便移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块9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与推块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对应卡块12的位置设置有卡槽7,所述卡槽7与固定杆5呈一体式设计,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槽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靠近卡块12的一端与卡块12焊接,所述第一弹簧8远离卡块12的一端与固定杆5焊接,使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杆11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板10,所述挤压板10与移动杆1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挤压板10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方便进行挤压;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卡13的轴截面形状为扇形,方便进行挤压;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将减速带2放置在底板4的表面,通过将固定杆5挤压至固定槽3的内部,而固定杆5的外表面将弧形卡13挤压至移动槽15的内部,最后将固定杆5完全插入固定槽3的内部,弧形卡13由于第二弹簧14挤压,使弧形卡13进入固定孔6的内部,而弧形卡13的底部与固定孔6相贴合,使固定杆5与固定槽3固定的更加牢固,当要取出时,只需将固定板1取出,挤压固定杆5内部的移动杆11,移动杆11由于挤压在固定杆5的内部进行移动,而移动杆11两侧的挤压板10在移动过程中,对推块9进行挤压,使推块9在固定孔6的内部进行移动,将固定孔6内部的弧形卡13挤出,方便将固定杆5取出,存在安装时,需要将螺栓固定到地面内,取出后,再次安装就没有第一次稳固了。本实用工作原理:通过将固定杆5挤压至固定槽3的内部,弧形卡13进入固定孔6的内部,取出时,将固定板1取出,挤压移动杆11,对推块9进行挤压,推块9将固定孔6内部的弧形卡13挤出。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减速带(2)与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减速带(2)与固定槽(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13),所述弧形卡(13)与减速带(2)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4),所述固定槽(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杆(5)与固定板(1)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包括减速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减速带(2)与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减速带(2)与固定槽(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13),所述弧形卡(13)与减速带(2)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4),所述固定槽(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杆(5)与固定板(1)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2)与弧形卡(1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减速带(2)的内部对应弧形卡(13)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与减速带(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杆(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柔性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4)固定于移动槽(15)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4)靠近弧形卡(13)的一端与弧形卡(13)焊接,所述第二弹簧(14)远离弧形卡(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龙尹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成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