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6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属于桥梁建筑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梁上端面的菱形架,菱形架下方吊设有底篮系统,底篮系统包括吊设于菱形架下方的底模和两个外模,两个外模分别位于底模两端,菱形架下方还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滑移机构,滑移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第一滑移组件和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第二滑移组件,滑移机构上设置有内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进行脱模操作后减少内模与箱梁之间的摩擦面积,减少内模移动过程中对箱梁内壁造成的损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技术介绍
目前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所谓挂篮施工,是指浇筑较大跨径的悬臂梁桥时,采用吊篮方法,就地分段悬臂作业,它不需要架设支架和不使用大型吊机,挂篮施工较其他方法,具有结构轻、拼制简单方便、无压重等优点。现有的2019年2月22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853337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式挂篮,包括滑动连接于桥面上的菱形架,菱形架下方设置有底篮系统,底篮系统包括吊装于菱形架下方的底模,菱形架下方吊装有两个外模,外模位于底模上端面,菱形架下方吊装有内模,内模位于两个外模之间;在外模与内模之间进行钢筋浇筑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为先浇筑底部,待底部混凝土预养完成后再进行腹部混凝土浇筑,待腹部混凝土预养完成后再进行顶部混凝土浇筑;完成一段桥梁建筑后,底模和外模向下运动,内模两侧弯折,从而完成脱模,铺设新的导轨后菱形架滑移带动底模、滑外模和内模滑移进行下一块箱梁建设。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进行下一块箱梁建设时,先进行脱模操作再移动菱形架带动底篮系统移动,在菱形架带动底篮系统移动过程中,因内模仅两侧弯折与箱梁脱离,内模顶部仍与箱梁接触发生摩擦,从而对箱梁内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进行脱模操作后减少内模与箱梁之间的摩擦面积,减少内模移动过程中对箱梁内壁造成的损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梁上端面的菱形架,所述菱形架下方吊设有底篮系统,所述底篮系统包括吊设于菱形架下方的底模和两个外模,两个所述外模分别位于底模两端,所述菱形架下方还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第一滑移组件和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内的第二滑移组件,所述滑移机构上设置有内模,所述内模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滑移组件一端的第一内板,所述第二滑移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与第一内板垂直,所述第二内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内板,所述第三内板自由端向第一内板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内板抵触于第一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梁养护完毕需要进行脱模时,底模与外模下降,从而与箱梁脱开,第一滑移组件带动第一内板向远离箱梁内壁方向滑移,第二滑移组件带动第二内板和第三内板向远离箱梁内壁方向滑移,从而完成脱模,当菱形架带动底篮系统滑移时,内模与箱梁内壁不接触,从而有效降低对箱梁内壁的损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箱梁上端面沿箱梁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菱形架滑动连接于导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限定菱形架滑移方向,从而增加菱形架滑移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模包括吊设于菱形架下方的底架,所述底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外模包括吊设于菱形架下方的侧架,所述侧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侧架朝向另一侧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一个整体,所述底架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当所述侧架插入定位孔时,所述第一侧板下端抵接于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可以有效定位侧架在底架上的位置,从而使第一侧板抵接于底板,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吊设于菱形架下方的两根第二滑移杆,所述第二滑移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另一第一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垂直,所述第一滑移组件水平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二滑移组件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移杆在菱形架带动下滑移,从而带动滑移机构和内模滑移,有效增加内模的滑移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内的两根第三滑移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三滑移杆朝向第一驱动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齿条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两个第一驱动齿轮,两根所述第二滑移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与第一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机启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驱动第一驱动齿条滑移,从而驱动第三滑移杆带动第一内板滑移,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内的两根第四滑移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四滑移杆朝向第二驱动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条,所述第二驱动齿条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两个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主轴与第二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电机启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第二驱动齿轮驱动第二驱动齿条滑移,从而驱动第四滑移杆带动第二内板和第三内板滑移,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内板上设置有缝隙封闭机构,所述缝隙封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的两块封闭板,所述第三内板朝向第二内板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封闭板插接于凹槽内,所述第一内板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封闭板朝向第三驱动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齿条,所述第三驱动齿条与第三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滑移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第三转动杆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可以增加第一内板和第三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从第一内板与第三内板缝隙里渗漏的混凝土,利用第三电机驱动封闭板滑移,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滑移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方形连接杆,所述第三转动杆朝向第三电机一端轴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杆背离第三电机一端穿过第三通孔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内板向远离箱梁内壁方向滑移时,连接杆收入第三转动杆内,减少连接杆对第一内板滑移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箱梁养护完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梁(140)上端面的菱形架(100),所述菱形架(100)下方吊设有底篮系统(200),所述底篮系统(200)包括吊设于菱形架(100)下方的底模(210)和两个外模(220),两个所述外模(220)分别位于底模(210)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架(100)下方还吊设有支撑机构(300),所述支撑机构(300)上设置有滑移机构(400),所述滑移机构(400)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300)内的第一滑移组件(410)和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300)内的第二滑移组件(420),所述滑移机构(400)上设置有内模(230),所述内模(23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滑移组件(410)一端的第一内板(231),所述第二滑移组件(42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232),所述第二内板(232)与第一内板(231)垂直,所述第二内板(23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内板(233),所述第三内板(233)自由端向第一内板(231)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内板(233)抵触于第一内板(2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梁(140)上端面的菱形架(100),所述菱形架(100)下方吊设有底篮系统(200),所述底篮系统(200)包括吊设于菱形架(100)下方的底模(210)和两个外模(220),两个所述外模(220)分别位于底模(210)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架(100)下方还吊设有支撑机构(300),所述支撑机构(300)上设置有滑移机构(400),所述滑移机构(400)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300)内的第一滑移组件(410)和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300)内的第二滑移组件(420),所述滑移机构(400)上设置有内模(230),所述内模(23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滑移组件(410)一端的第一内板(231),所述第二滑移组件(42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板(232),所述第二内板(232)与第一内板(231)垂直,所述第二内板(232)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内板(233),所述第三内板(233)自由端向第一内板(231)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内板(233)抵触于第一内板(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箱梁(140)上端面沿箱梁(140)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导轨(130),所述菱形架(100)滑动连接于导轨(1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10)包括吊设于菱形架(100)下方的底架(211),所述底架(2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12),所述外模(220)包括吊设于菱形架(100)下方的侧架(221),所述侧架(2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22),所述侧架(221)朝向另一侧架(22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223),所述第一侧板(222)与第二侧板(223)固定连接于一个整体,所述底架(211)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13),当所述侧架(221)插入定位孔(213)时,所述第一侧板(222)下端抵接于底板(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00)包括吊设于菱形架(100)下方的两根第二滑移杆(310),所述第二滑移杆(31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杆(320),所述第一支撑杆(320)背离另一第一支撑杆(3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30),所述第二支撑杆(330)与第一支撑杆(320)垂直,所述第一滑移组件(410)水平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20)内,所述第二滑移组件(420)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3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组件(41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章侯亚辉徐皓许晓杰张朋傅宗华苏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