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35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提供一种桥梁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桥面共同浇筑的承接管;固定至所述承接管上部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进水端设置有泄水栅盖;进水端与桥面呈90°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利用集水斗和承接管相连接的结构进行桥梁排水,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泄水栅盖竖直设置,避免了雨天树叶、杂物堆积堵塞排水装置,排水效果好,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桥面排水是在路面上开设泄水孔或直接铺管穿过防撞墙向外排水。在使用过程中,传统桥面排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路面施工和梁体浇筑时会影响施工效率,施工时需精确调整泄水口高度以保证泄水口与路面平齐,且路面铺设时需对每个泄水口进行防护,以保证路面铺装材料或其它材料不会落入泄水管内形成堵塞;2、当桥面水量较大时,对于竖直的泄水孔,一些树叶或杂物会随水流汇集在泄水口处形成淤塞,影响排水效果;3、一些防撞墙侧面开口的泄水管虽然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因水平方向上管路过长,降低了水流速度,在水平方向管内容易形成泥沙淤积,又因弯桥内外道高差不同,无法保证泄水管里高外低,易造成排水不畅。因此,如何研发一种防堵、易排水、便于路面施工的新型桥梁排水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桥面共同浇筑的承接管;固定至所述承接管上部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进水端设置有泄水栅盖;所述进水端与桥面呈90°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斗浇筑在桥梁防撞墙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进水端的顶部高于所述桥面,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低于所述桥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与所述桥面间设置倾斜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斗与所述泄水栅盖一体成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斗与所述泄水栅盖分体组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斗与所述泄水栅盖通过螺栓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泄水栅盖外端面与防撞墙内墙处于同一平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集水斗与所述承接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所述泄水栅盖、所述集水斗和所述承接管的材质可以为玻璃钢、不锈钢、铸铁、塑料、橡胶或其它材料。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摒弃了传统的直接排水结构,利用集水斗和承接管相连接的结构,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泄水栅盖竖直设置,避免了雨天树叶、杂物堆积堵塞排水装置。排水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桥面排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集水斗和泄水栅栏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集水斗和泄水栅栏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承接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中承接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代表承接管,2代表集水斗,3代表泄水栅盖,4代表防撞墙,5代表桥面铺装层,6代表箱粱顶板,7代表箱粱腹板,8代表箱梁底板。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另外,对于本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和/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指质量体积百分比。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桥面共同浇筑的承接管1;固定至所述承接管1上部的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的进水端设置有泄水栅盖3;所述进水端与桥面呈90°设置。本技术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在桥梁路面施工时,先将承接管1与桥面共同浇筑,再将已安装泄水栅盖3的集水斗2与防撞墙4共同浇筑,且浇筑前与承接管1连接匹配好。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桥梁排水装置,摒弃了传统的直接排水结构,利用集水斗2和承接管1相连接的结构进行桥面排水,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泄水栅盖3竖直设置,避免了雨天树叶、杂物堆积堵塞排水装置。排水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桥面排水效率。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斗2浇筑在桥梁防撞墙4中。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端的顶部高于所述桥面,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低于所述桥面。泄水栅盖3的进水端排水效果好,能够避免了雨天树叶、杂物堆积堵塞。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与所述桥面间设置倾斜面。倾斜面可以更好地将桥梁上的积水引流进泄水栅盖3,并通过集水斗2和承接管1排出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斗2与所述泄水栅盖3一体成型。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斗2与所述泄水栅盖3分体组装。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斗2与所述泄水栅盖3通过螺栓连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水栅盖3外端面与防撞墙4内墙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泄水栅盖3没有暴露在所述防撞墙4外,避免车辆碰撞。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斗2与所述承接管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水栅盖3、所述集水斗2和所述承接管1的材质可以为玻璃钢、不锈钢、铸铁、塑料、橡胶或其它材料。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n与桥面共同浇筑的承接管(1);/n固定至所述承接管(1)上部的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的进水端设置有泄水栅盖(3);所述进水端与桥面呈9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
与桥面共同浇筑的承接管(1);
固定至所述承接管(1)上部的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的进水端设置有泄水栅盖(3);所述进水端与桥面呈9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斗(2)浇筑在桥梁防撞墙(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进水端的顶部高于所述桥面,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低于所述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进水端的底端与所述桥面间设置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斗(2)与所述泄水栅盖(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慧李宁王京力温彦起李金红刘永平高兴丽苏志国陈健高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