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及改性超滤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15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及改性超滤膜,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原水水箱、调节水箱、超滤膜池和出水箱,原水水箱连接污水池一期沉淀池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中平行垂直放置两片平板膜,分别为PVDF原膜和改性超滤膜。所述改性超滤膜(改性膜)采用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为在PVDF平板膜表面涂覆有碳纳米管。所述原水水箱的进水管设置在上部,原水水箱上还设置有浮球开关,原水水箱的出水管设置在下部,其内设置有抽水泵。采用上述装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水处理试验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及改性超滤膜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到采用超滤膜的污水处理再生回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造成我国水源水质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传统的以去除浊度和微生物的常规工艺已难以有效应对,超滤膜(UF)技术由于其对与颗粒、胶体以及病原性微生物高效截留效能,已经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的澄清和过滤技术的最佳方法,如专利申请为201820754470.0、申请日为20180521名称为新型的超滤膜污水处理装置的专利申请,它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器、超滤装置、杀菌消毒器和纯水储罐,所述预处理器底部铺设有砂石过滤层,所述预处理器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砂石过滤层连通,所述预处理器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网和第二支撑网,所述预处理器内设有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预处理器顶部并连有电机,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贴合在第一支撑网底部,第二水平板贴合在第二支撑网底部,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上同一位置处贯穿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支撑网底部、第二支撑网底部均贯穿有与通孔对应的过孔,第一支撑网底部的过孔与第二支撑网底部的过孔位置错开,所述第一支撑网和第二支撑网上设有活性炭颗粒,所述预处理器内在第二水平板下方设有倾斜导料网,所述预处理器在倾斜导料网较低一端设有活性炭出口,所述活性炭出口连有活性炭再生器,所述预处理器在第一支撑网上方设有活性炭入口和处理水出口,所述超滤装置内设有入水总管、若干组超滤膜组件和出水总管,所述处理水出口与超滤装置的入水总管相连,所述入水总管、出水总管分别和每组超滤膜组件相连,所述出水总管一端通过管道和控制阀与杀菌消毒器相连且另一端通过管道和泵连有反冲洗罐,所述入水总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和控制阀连有残液储罐。上述专利申请是针对污水原水进行综合处理,结构复杂,然而针对如何简单地利用超滤膜组件进而取得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提供高品质的出厂水,还是需要人们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如何通过超滤膜过滤对污水进行处理回用、结构简单高效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用的改性超滤膜。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原水水箱、调节水箱、超滤膜池和出水箱,原水水箱连接污水池一期沉淀池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中平行垂直放置两片平板膜,分别为PVDF原膜(原膜)和改性超滤膜(改性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改性超滤膜(改性膜)采用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进一步地,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为在PVDF平板膜表面涂覆有碳纳米管。进一步地,所述原水水箱的进水管设置在上部,原水水箱上还设置有浮球开关,原水水箱的出水管设置在下部,其内设置有抽水泵。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池与调节水箱之间还连接有溢流管路,当超滤膜池水位到达一定限位时可以流入调节水箱内。本技术的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用的改性超滤膜为在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的表面覆有碳纳米管。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通过采用双平板膜,同时采用PVDF原膜(原膜)和改性超滤膜(改性膜),从而使本技术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达到较好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仅用原膜的过滤性能明显提高,经试验表明,可提升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并缓解膜污染,此外相较于原膜,改性膜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显著。本实验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试验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原膜及改性膜通量变化趋势;图3为本技术系统CODCr变化及去除效果;图4为本技术UV254变化及去除效果;图5为本技术DOC变化及去除效果;图6为本技术DO变化趋势;图7-10为本技术各单元水样三维荧光图谱;其中,图7为原水EEM、图8为膜池水EEM、图9为原膜出水EEM、图10为改性膜出水EEM。附图标记说明:1、原水水箱11、浮球阀12、抽水泵13、阀2、调节水箱21、抽水泵3、出水箱4、超滤膜池41、PVDF原膜和改性超滤膜。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技术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原水水箱1、调节水箱2、超滤膜池4和出水箱3,原水水箱1连接污水池,所述超滤膜池4中平行垂直放置两片平板膜41,分别为PVDF原膜和改性超滤膜,所述改性超滤膜采用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该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为在PVDF平板膜表面涂覆有碳纳米管。所述原水水箱1的进水管设置在上部,原水水箱1上还设置有浮球阀11,原水水箱1的出水管设置在下部,其内设置有抽水泵12,管路上均设置有阀13。所述调节水箱2下部通过抽水泵21与超滤膜池4上部管路连接,由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原水水箱、调节水箱、超滤膜池和出水箱,原水水箱连接污水池一期沉淀池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中平行垂直放置两片平板膜,分别为PVDF原膜和改性超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原水水箱、调节水箱、超滤膜池和出水箱,原水水箱连接污水池一期沉淀池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中平行垂直放置两片平板膜,分别为PVDF原膜和改性超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超滤膜采用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膜有效面积约为0.1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改性PVDF平板膜为在PVDF平板膜表面涂覆有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改性超滤膜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水箱的进水管设置在上部,原水水箱上还设置有浮球阀,原水水箱的出水管设置在下部,其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林梅山唐肖李益洪罗旺兴黄明珠徐廷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禅城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