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15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属于管网式反渗透膜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圆柱形的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中心开设有与中心拉杆配合的中心孔,所述端板本体位于所属中心孔的一侧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端板本体一侧与进水管配合的进水孔、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另一侧与所述进水孔贯通的分流槽和部分遮挡在所述分流槽一侧的分流板,可以实现对进入管网式膜柱内的高压液体进行分流,降低高压液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减少对膜柱内元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可在同等运行压力下提高对物料的浓缩提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
本技术涉及管网式反渗透膜组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
技术介绍
我国对工业废水、垃圾渗透液的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甚至要求实现“零排放”,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工业废水、垃圾渗透液处理技术主要有从德国引进的碟管式反渗透膜和管网式反渗透膜,管网式膜是碟管膜已经在德国市场上普遍应用的情况下研制的,它的主要优点是单根管网式膜的有效膜面积是单根碟管膜有效面积的3~4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管网式膜柱产品,主要包括膜壳、位于膜壳轴线上的中心拉杆、位于膜壳内的卷膜、膜壳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的端盖和设置在端盖两端的进水管、出水管,管网式膜柱组件的污水处理能力与运行的压力成正比的,当运行压力增大时,很难对物料进行进一步浓缩提纯,可用物料的回收率受到极大限制,且对膜片的冲击力更大,增大了对内部元件的损伤,降低了管网式反渗透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它可以实现对进入管网式膜柱内的高压液体进行分流,降低高压液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减少对膜柱内元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可在同等运行压力下提高对物料的浓缩提纯。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包括圆柱形的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中心开设有与中心拉杆配合的中心孔,所述端板本体位于所述中心孔的一侧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端板本体一侧与进水管配合的进水孔、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另一侧与所述进水孔贯通的分流槽和部分遮挡在所述分流槽一侧的分流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本申请中的导流端板放置在卷膜柱和端盖之间,中心拉杆穿过中心孔,并将进水管道插入进水孔内,当高压液体从进水管道流入进水孔内,高压液体经过分流槽分别流向分流板的两侧,实现在同等压力下降低高压液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减少对膜柱内元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分流减压的途径,可实现在同等运行压力下提高对物料的浓缩提纯。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板位于所述分流槽的中间。分流板位于分流槽的中间位置上,将进入分流槽内的高压液体经两个分流孔流出,降低高压液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度,且分流板位于分流槽的中间位置处,均匀分配高压液体的冲击力,保障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端板本体位于所述分流板的一侧中央向内凹槽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分流板一端与所述端板本体外缘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中心孔外缘固定连接。环形凹槽的设置,增大了分流板与分流槽间的间隙,可进一步降低高压液体的运行压力。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槽。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包括位于所述分流板一侧的大圆孔和位于所述进水孔一侧的小圆孔。一侧的大圆孔与卷膜柱配合,一侧的小圆孔穿过中心拉杆、与中心栏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大圆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槽。进一步的,所述小圆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进一步的,所述端板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密封圈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第三密封圈槽、第四密封圈槽内都设有O型密封圈。设置O型密封圈,实现进水孔与进水管道、小圆孔与中心拉杆、大圆孔与卷膜柱、端板本体与膜柱的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端板本体为塑料材质,所述分流板与所述端板本体为一体化结构。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导流端板通过设置于进水管道配合的进水孔、进水槽和分流板,实现将进入进水管道的高压液体经分流槽流向分流板的两侧,在同等压力下降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减少对膜柱内元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分流减压的途径,可实现在同等运行压力下提高对物料的浓缩提纯。(2)本技术导流端板通过在进水孔、大圆孔、小圆孔、端板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密封圈槽和放置在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实现进水孔与进水管道、小圆孔与中心拉杆、大圆孔与卷膜柱、端板本体与膜柱的紧密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端板本体、11第四密封圈槽、2中心孔、21大圆孔、211第一密封圈槽、22小圆孔、222第二密封圈槽、31进水孔、311第三密封圈槽、32分流槽、33分流板、4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包括圆柱形的端板本体1,端板本体1中心开设有与中心拉杆配合的中心孔2,端板本体1位于中心孔2的一侧设有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包括位于端板本体1一侧与进水管配合的进水孔31、设置于端板本体1另一侧与进水孔31贯通的分流槽32和部分遮挡在分流槽32一侧的分流板33,分流板33位于分流槽32的中间。端板本体1位于分流板33的一侧中央向内凹槽形成环形凹槽4,分流板33一端与端板本体1外缘连接,另一侧与中心孔2外缘固定连接。端板本体1为塑料材质,分流板33与端板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使用过程中,将导流端板放置在卷膜柱和端盖之间,中心拉杆穿过中心孔2,并将进水管道插入进水孔31内,当高压液体从进水管道流入进水孔31内时,高压液体经过分流槽32分别流向分流板33的两侧,实现在同等压力下降低高压液体对膜片的冲击力,减少对膜柱内元件的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分流减压的途径,可实现在同等运行压力下提高对物料的浓缩提纯。进水孔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槽311。中心孔2为阶梯孔,包括位于分流板33一侧的大圆孔21和位于进水孔31一侧的小圆孔22。大圆孔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槽211。小圆孔22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包括圆柱形的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中心开设有与中心拉杆配合的中心孔(2),所述端板本体(1)位于所述中心孔(2)的一侧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端板本体(1)一侧与进水管配合的进水孔(31)、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1)另一侧与所述进水孔(31)贯通的分流槽(32)和部分遮挡在所述分流槽(32)一侧的分流板(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包括圆柱形的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中心开设有与中心拉杆配合的中心孔(2),所述端板本体(1)位于所述中心孔(2)的一侧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端板本体(1)一侧与进水管配合的进水孔(31)、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1)另一侧与所述进水孔(31)贯通的分流槽(32)和部分遮挡在所述分流槽(32)一侧的分流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33)位于所述分流槽(32)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位于所述分流板(33)的一侧中央向内凹槽形成环形凹槽(4),所述分流板(33)一端与所述端板本体(1)外缘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中心孔(2)外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槽(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诗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西瑞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