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4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属于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圆盘状的导流盘本体,所述导流盘本体上、下两侧设有呈同心圆状均布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由内到外成渐开线状,所述弧形导流板间断形成导流腔,所述弧形导流板上表面光滑,弧形导流板的边缘经过圆滑圆角之后平滑过渡到所述导流盘本体平面上,通过原水流经导流盘时产生横、纵湍流,可以实现降低污堵、提高传质效率并可显著降低维护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
本技术涉及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流盘。
技术介绍
DTRO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水和垃圾渗滤液,已经被市场认可,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DTRO的优点包括:1、不过渡依赖预处理,开放式流道可处理含胶体及悬浮物较多的废水;2、模组件流道宽,特殊的水力条件使液体在膜柱内以湍流运行,不易发生膜污堵;3、污堵易清除,尤其是生物污堵去除效果显著;4、回收率高;5、标准化的模组件系列,组装灵活。目前DTRO在高浓度污水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开始应用并逐渐成熟,经调研发现,目前对DTRO应用的研究有很多,但对其内部结构研发设计的研究较少。DTRO通过对流道进行特殊的设计,增加原水流经膜袋表面和导流盘表面时流速,使其形成湍流,湍流的形式可以增加原水的通过性,降低污堵的可能,但由于DTRO为立式,在运行间歇期,不可避免会有造成污堵的物质停留在膜袋上表面和导流盘上表面,最终形成比较顽固的污堵层,造成DTRO性能大幅下降,DTRO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污堵层的产生会增加维护频率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通过原水流经导流盘时产生横、纵湍流,实现降低污堵、提高传质效率并显著降低维护频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包括圆盘状的导流盘本体,所述导流盘本体上、下两侧设有呈同心圆状均布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由内到外成渐开线状,所述弧形导流板间断形成导流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水流经弧形导流板时,产生纵向湍流,纵向湍流增强传质效果,减小浓差极化,降低结垢风险,同时原水会在流经由内到外的弧形导流板时上下波动产生横向湍流,波动的力作用在膜袋上,膜袋会产生杂乱无章的小幅震动,而震动会将粘性大的污堵物甩掉,伴随弧形导流板产生的湍流,一同将污堵物带离膜柱,避免因膜袋表面被污堵物覆盖而造成的有效膜面积减小,从而避免因有效膜面积减小造成的产水流量减小。而且弧形导流板在均匀分配原水同时,增强了DTRO导流盘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流板上表面光滑,底部边缘与所述导流盘本体端面圆滑过渡。弧形导流板表面光滑,减少对水流的阻力,弧形导流板平滑过渡到导流盘本体的平面上,保证水流的流畅,引导水流经里圈的弧形导流板流向外圈的弧形导流板,保证引起横向湍流。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盘本体盘体的中央设有浓水翻折通道、产水孔和产水通道。通过浓水翻折通道、产水孔和产水通道实现对原水的分离。进一步的,所述产水通道外缘上端面向上突出形成环形的凸台,所述产水通道外缘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环绕均匀分布的定位销,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保证导流盘本体安装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外缘与所述浓水翻折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设置密封圈槽,通过在密封圈槽内放置O型密封圈保证密封的严密性。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盘本体的外周设有凸起边缘,所述凸起边缘上设有定位点。设置定位点,方便导流盘本体的安装和放置。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原水流经弧形导流板时,产生纵向湍流,增强传质效果,减小浓差极化,降低结垢风险,同时原水会在流经由内到外的弧形导流板时上下波动产生横向湍流,波动的力作用在膜袋上,膜袋会产生杂乱无章的小幅震动,而震动会将粘性大的污堵物甩掉,伴随弧形导流板产生的湍流,一同将污堵物带离膜柱,避免因膜袋表面被污堵物覆盖而造成的有效膜面积减小,从而避免因有效膜面积减小造成的产水流量减小。(2)本技术通过凸台和凹槽、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配合,可以拥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密封性更好,在使用时更稳定,安装也更加的快捷,效果更好;通过密封圈槽和O型密封圈,保证密封的严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导流盘本体、2弧形导流板、3导流腔、4浓水翻折通道、5产水孔、6产水通道、7凸台、8凹槽、9定位销、10定位孔、11凸起边缘、12定位点、13密封圈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包括圆盘状的导流盘本体1,导流盘本体1上、下两侧设有呈同心圆状均布的弧形导流板2,弧形导流板2由内到外成渐开线状,弧形导流板2间断形成导流腔3。弧形导流板2上表面光滑,弧形导流板2的边缘经过圆滑圆角之后平滑过渡到导流盘本体1平面上。导流盘本体1的中央设有浓水翻折通道4、产水孔5和产水通道6。产水通道6外缘上端面向上突出形成环形的凸台7,产水通道6外缘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与凸台7对应的凹槽8,凸台7上表面设有环绕均匀分布的定位销9,凹槽8内设有与定位销9配合的定位孔10。凸台7外缘与浓水翻折通道4之间设有密封圈槽13,密封圈槽13内设有O型密封圈。导流盘本体1的外周设有凸起边缘11,凸起边缘11上设有定位点12。工作原理:使用时,原水流经弧形导流板2,产生纵向湍流,纵向湍流增强传质效果,减小浓差极化,降低结垢风险,同时原水会在流经由内到外的弧形导流板2时上下波动产生横向湍流,波动的力作用在膜袋上,膜袋会产生杂乱无章的小幅震动,而震动会将粘性大的污堵物甩掉,伴随弧形导流板2产生的湍流,一同将污堵物带离膜柱,避免因膜袋表面被污堵物覆盖而造成的有效膜面积减小,从而避免因有效膜面积减小造成的产水流量减小。而且弧形导流板2在均匀分配原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包括圆盘状的导流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本体(1)上、下两侧设有呈同心圆状均布的弧形导流板(2),所述弧形导流板(2)由内到外成渐开线状,所述弧形导流板(2)间断形成导流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包括圆盘状的导流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本体(1)上、下两侧设有呈同心圆状均布的弧形导流板(2),所述弧形导流板(2)由内到外成渐开线状,所述弧形导流板(2)间断形成导流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2)上表面光滑,底部边缘与所述导流盘本体(1)端面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本体(1)的中央设有浓水翻折通道(4)、产水孔(5)和产水通道(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纵横湍流的DTRO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诗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西瑞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