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包括承重轨道与平台,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形成有磁吸底面,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磁吸底面下方,所述平台包括承托组件、磁力组件与导向杆,该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能够避免天车等的重量压在导轨或传动运行组件上,避免导致导轨或传动运行组件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轨吊挂移动机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天车、行车以及吊挂运行的小车底盘,一般利用导轨与传动运行组件进行承重,而由于天车、行车以及吊挂运行的小车底盘的重量都集中在导轨上,长时间使用后导轨及传动运行组件将在其自身重力与其搭载的天车等的重力下发生变形,而为了解决重力对导轨及传动运行组件的压力变形问题而产生的运行精度问题,现有解决方式一般为加大导轨的体积或设置支撑构架,机械构造复杂而庞大。例如:丝杆滑台需要2根并行的高精度光杆作为导轨进行承重,才能保证传动丝杆不变形,确保运行的精准和平稳。并且这种运动是滑动式移动为主,比较消耗动力。为了克服动力的影响需要加大承重轨道并且加大丝杆的尺寸和体积,连带需要更大的动力驱动,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能够避免天车等的重量压在导轨或传动运行组件上,导致导轨或传动运行组件变形。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包括承重轨道与平台,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形成有磁吸底面,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磁吸底面下方,所述平台包括承托组件、磁力组件与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所述承托组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运动;所述磁力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端,所述磁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力元件,所述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磁吸底面形成磁吸力,所述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所述磁吸力设置成能够平衡所述平台全部或部分重量。进一步地,所述平台还包括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磁吸底面与所述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所述磁吸力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磁力元件包括调节杆和永磁构件,所述永磁构件被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所述调节杆具有螺纹柱体;所述承托组件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体和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螺纹配合构成所述间距调节组件;所述螺纹柱体相对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磁吸底面与所述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所述磁吸力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磁力元件设置有多个,且呈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磁力元件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周阵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表面。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滚动组件,所述支撑滚动组件包括若干个滚动元件,所述滚动元件对称分布在所述承托组件的两侧,每个所述滚动元件能够与所述磁吸底面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运行组件,所述传动运行组件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并与所述承托组件传动连接,以适于驱动所述承托组件相对所述磁吸底面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运行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上两固定座与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贯穿两所述固定座并与两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承托组件安装于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形成所述导向杆。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运行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上的齿条以及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与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轨道可为C型或U型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承重轨道与磁力元件配合,永磁构件能够与承重轨道的磁吸底面之间形成与重力方向的磁吸力,能够将物品的重量加载至承重轨道上,而非加载至导向杆上,从而降低导向杆承受的压力,避免导向杆变形,结构简单,占据体积小,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的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去除承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板体磁力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0、承重轨道;101、磁吸底面;11、固定座;20、平台;21、承托组件;22、磁力元件;221、永磁构件;222、调节杆;23、滚动元件;24、传动运行组件;241、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包括承重轨道10与平台20,承重轨道10下表面形成有磁吸底面101,平台20设置在磁吸底面101下方,平台20包括承托组件21、磁力组件与导向杆,导向杆安装于承重轨道10下表面,承托组件21套设于导向杆,且适于沿导向杆轴向运动;磁力组件安装于承托组件21上端,磁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力元件22,磁力元件22能够与磁吸底面101形成磁吸力,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磁吸力设置成能够平衡平台20全部或部分重量。本申请中承重轨道10可采用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制成。也可采用普通材料制作,只需在磁吸底面101铺设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即可。使用时,将待吊装物品安装于承托组件21下端,由于永磁构件221与磁吸底面101之间形成与重力方向的磁吸力,能够将物品的重量加载至承重轨道10上,而非加载至导向杆上,从而降低导向杆承受的压力,避免导向杆变形。具体地,在承托组件21两侧设置能够与磁吸底面101抵接的滚动组件,以将永磁构件221与磁吸底面101隔开,避免两者完全贴合,导致传动运行组件24无法推动承托组件21移动。此外本申请还包括传动运行组件24,传动运行组件24安装于承重轨道10下表面并与承托组件21传动连接,以适于驱动承托组件21相对磁吸底面101移动。传动运行组件24包括安装于承重轨道10上两固定座11与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贯穿两固定座11并与两固定座11转动连接的螺杆241,承托组件21安装于螺杆241上并与螺杆241螺纹连接,驱动电机的主轴与螺杆241固定连接,螺杆241形成导向杆。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螺杆241转动,从而通过螺杆241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承托组件21沿螺杆241轴向运动。具体地,本申请传动运行组件24也可采用安装于承重轨道10上的齿条以及安装于承托组件21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与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端的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工作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使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运动,以带动承托组件21进行运动。此外,平台20还包括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能够调节磁吸底面101与磁力元件22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磁吸力的大小,以适应吊装不同重量的物品,防止磁吸力小于物品重力,致使物品的部分重力压在导向杆上导致导向杆受损,同时避免磁吸力过度大于物品重力,而将滚动组件压紧在磁吸底面101上,影响传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轨道与平台,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形成有磁吸底面,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磁吸底面下方,所述平台包括承托组件、磁力组件与导向杆,/n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所述承托组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运动;/n所述磁力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端,所述磁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力元件,所述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磁吸底面形成磁吸力,所述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所述磁吸力设置成能够平衡所述平台全部或部分重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轨道与平台,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形成有磁吸底面,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磁吸底面下方,所述平台包括承托组件、磁力组件与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承重轨道下表面,所述承托组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运动;
所述磁力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端,所述磁力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力元件,所述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磁吸底面形成磁吸力,所述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所述磁吸力设置成能够平衡所述平台全部或部分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磁吸底面与所述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所述磁吸力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元件包括调节杆和永磁构件,所述永磁构件被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所述调节杆具有螺纹柱体;
所述承托组件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体和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螺纹配合构成所述间距调节组件;
所述螺纹柱体相对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磁吸底面与所述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所述磁吸力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移动并可平衡重力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元件设置有多个,且呈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上表面。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如涵,
申请(专利权)人:柳如涵,广州市谷微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