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07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上设置有套孔,内杆套设于套孔中并可进行轴向活动,套孔内侧壁向外贯穿形成安装孔,内杆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安装孔处设置一滚珠,并通过弹性抵触件将滚珠抵向内杆;当滚珠卡入环形槽时对内杆进行轴向的锁定,在喇叭管打线机的的主动电机运行打线时,驱动连杆机构运动的力无法拉开锁定;在后续工人去扳动把手时,驱动的力大于弹性抵触件的抵触力时,滚珠将从环形槽处脱出解除锁定,进而可以拉动内杆相对外杆活动;不带动另一侧的机构,从而保证了卸下喇叭管时的操作不会损伤到控制箱处的结构或者拉扯到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纱机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喇叭管打线机是将成筒的纱线卷绕到喇叭管上的机器,因喇叭管具有一个具有斜度的喇叭形后座,因此若要卷绕出较为美观稳定的纱线,需要纱线在喇叭管上越绕越多时,可以令绕设的轴向位置向喇叭管后部移动,这样纱线可以稳定的支撑在喇叭管后座上,并且纱线卷绕成型后截面会呈矩形,即前端呈有斜度的斜面,比较美观稳定。要实现纱线卷绕轴向位置的移动,需要对引导纱线卷绕的导丝头所在的控制箱进行平移,控制箱的平移可以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主卷绕电机来实现,纱线在喇叭管上越绕越多时,主卷绕电机向外摆动,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控制箱的平移,从而实现卷绕轴向位置的移动。但是在纱线卷绕完成后,工人要扳动主卷绕电机处的把手去卸下主卷轮上的喇叭管时,会继续给主卷绕电机施加一个力,该力会连着连杆机构去带动控制箱,到位后控制箱处于极限位置或稳定位置,如果再因带动而发生位移,可能会产生结构上的磕碰造成损坏,亦或是对纱线产生拉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所述第一连杆(1)包括外杆(11)和内杆(12),所述外杆(11)上设置有套孔(111),所述内杆(12)套设于套孔(111)中并可进行轴向活动,所述套孔(111)内侧壁向外贯穿形成安装孔(112),所述内杆(12)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121),所述安装孔(112)处设置一滚珠(13),并通过弹性抵触件(14)将滚珠(13)抵向内杆(12);当滚珠(13)卡入环形槽(121)时对内杆(12)进行轴向的锁定,当外杆(11)和内杆(12)受到的轴向外力大于弹性抵触件(14)的抵触力时,滚珠(13)将从环形槽(121)处脱出解除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所述第一连杆(1)包括外杆(11)和内杆(12),所述外杆(11)上设置有套孔(111),所述内杆(12)套设于套孔(111)中并可进行轴向活动,所述套孔(111)内侧壁向外贯穿形成安装孔(112),所述内杆(12)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121),所述安装孔(112)处设置一滚珠(13),并通过弹性抵触件(14)将滚珠(13)抵向内杆(12);当滚珠(13)卡入环形槽(121)时对内杆(12)进行轴向的锁定,当外杆(11)和内杆(12)受到的轴向外力大于弹性抵触件(14)的抵触力时,滚珠(13)将从环形槽(121)处脱出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触件(14)包括用于抵触滚珠(13)的弹簧(141)以及螺旋安装于安装孔(112)处用于抵触弹簧(141)的螺旋紧固件(142),所述螺旋紧固件(142)对弹簧(141)的抵触程度对应弹簧(141)对滚珠(13)的抵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管打线机的联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11)包括相互安装的第一杆(113)和第二杆(114),所述套孔(111)包括位于第一杆(113)处的第一孔部(1111)和位于第二杆(114)处的第二孔部(1112);所述第一孔部(1111)的内径大于第二孔部(1112),所述内杆(12)的一端具有挡台(122),该挡台(122)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属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事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