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一个侧滑动板,所述侧滑动板设置有滑动长孔,每个侧滑动板的内侧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爬楼车。当非工作状态的时候,向下按动U型架,从而带动侧滑动板绕第二铰接轴旋转,同时,折弯架的下端的销轴在侧滑动板的滑动长孔内向U型架一侧滑动,直到折弯架对侧滑动板支撑住,使得侧固定架、折弯架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带来驻车的效果;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向内侧推动折弯架,则在弹簧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折弯架的带动下,侧滑动板外侧抬起,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架以及轮椅爬楼车
本技术涉及轮椅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驻车架以及轮椅爬楼车。
技术介绍
轮椅爬楼车为能够在楼梯上行走的设备。使用时,将轮椅固定在轮椅爬楼车上,在爬楼车自提供的动力驱动下,人只需使用较小的力则可实现轮椅的搬运。类似于自行车的车梯,在非工作状态的时候,需要对轮椅爬楼车驻车,以实现稳定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对轮椅爬楼车驻车的需求,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一种驻车架以及轮椅爬楼车。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驻车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一个侧滑动板,所述侧滑动板设置有滑动长孔,每个侧滑动板的内侧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两个侧滑动板的外侧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倾斜设置;所述两个侧滑动板内侧一端还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上横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每个侧滑动板的滑动长孔均通过一个销轴与一个折弯架滑动连接,两个折弯架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每个折弯架上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两个折弯架上端中间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上设置有上接块,所述上接块通过弹簧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爬楼车,包括橡胶履带底盘车以及设置在橡胶履带底盘车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根固定杆,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履带底盘车上如上述的驻车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非工作状态的时候,向下按动U型架,从而带动侧滑动板绕第二铰接轴旋转,同时,折弯架的下端的销轴在侧滑动板的滑动长孔内向U型架一侧滑动,直到折弯架对侧滑动板支撑住,使得侧固定架、折弯架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带来驻车的效果;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向内侧推动折弯架,则在弹簧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折弯架的带动下,侧滑动板外侧抬起,操作简单,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驻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轮椅爬楼车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轮椅爬楼车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31-上接块,132-第一铰接轴,133-折弯架,134-第一连接杆,135-第二连接杆,136-U型架,137-侧滑动板,138-第二铰接轴,139-第一弹簧,1310-第三连接杆,1-头部垫块,2-支撑杆,3-横向限位架,4-上导向轮,5-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6-橡胶履带底盘车履带,7-辅助滚动轮,8-固定杆,9-锁定杆,10-绑带,11-扶手,12-多孔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一个侧滑动板137,所述侧滑动板137设置有滑动长孔,每个侧滑动板137的内侧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138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5铰接连接,两个侧滑动板137的外侧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35连接,第二连接杆135上连接有U型架136,所述U型架136倾斜设置;所述两个侧滑动板137内侧一端还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5上横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310,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1310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每个侧滑动板137的滑动长孔均通过一个销轴与一个折弯架133滑动连接,两个折弯架133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杆134连接,每个折弯架133上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轴132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5铰接连接,两个折弯架133上端中间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5上设置有上接块131,所述上接块131通过弹簧与第一连接杆134连接。当非工作状态的时候,向下按动U型架136,从而带动侧滑动板137绕第二铰接轴138旋转,同时,折弯架133的下端的销轴在侧滑动板137的滑动长孔内向U型架136一侧滑动,直到折弯架133对侧滑动板137支撑住,使得侧固定架、折弯架133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带来驻车的效果;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向内侧推动折弯架133,则在弹簧以及第一弹簧139的作用下,折弯架133的带动下,侧滑动板137外侧抬起,操作简单,效果较好。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爬楼车,包括橡胶履带底盘车以及设置在橡胶履带底盘车上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根固定杆8,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履带底盘车上如上述的驻车架。另外,橡胶履带底盘车右端的橡胶履带底盘车履带6呈向上的斜面设置,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5上端连接有斜向设置在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根固定杆8。另外,所述支撑杆2上端设置有扶手11。另外,所述支撑杆2上端设置有头部垫块1和横向限位架3。使用的时候,将轮椅通过横向限位架3以及固定杆8固定在轮椅爬楼车上,橡胶履带底盘车内部自带的驱动装置驱动橡胶履带旋转,进行移动,在爬楼的时候,履带呈斜面一侧在前,利用该结构,能够实现轮椅的爬楼,方便实用。本申请未详述之处,适用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一个侧滑动板,所述侧滑动板设置有滑动长孔,每个侧滑动板的内侧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两个侧滑动板的外侧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倾斜设置;/n所述两个侧滑动板内侧一端还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上横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n每个侧滑动板的滑动长孔均通过一个销轴与一个折弯架滑动连接,两个折弯架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每个折弯架上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两个折弯架上端中间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上设置有上接块,所述上接块通过弹簧与第一连接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一个侧滑动板,所述侧滑动板设置有滑动长孔,每个侧滑动板的内侧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与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铰接连接,两个侧滑动板的外侧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倾斜设置;
所述两个侧滑动板内侧一端还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上方的橡胶履带底盘车框架上横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每个侧滑动板的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双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友爱康复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