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75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汽车底盘的后轮末端对称设有四个缓冲板,所述汽车底盘的前端设有摄像传感装置,所述汽车底盘的上端面设有信息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运动轮毂机构实现车速较快的转弯过程中,后轮的规定角度转动,加快整体车身的避障速度,为整体车身提供侧向力使车身不易发生翻转,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的启动动力机构实现后轮的转动,通过设置传导杆机构,实现在后轮规定监督角度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后轮的同时性,使之不易损伤车辆轮毂,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在后轮轮毂运动时的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出行工具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单从多种动力的汽车的出现,人们由汽油机发展至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电动汽车,最后再到无人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有关现阶段汽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未来都指向了自主驾驶或辅助自动驾驶的方向,现阶段的汽车多为辅助自动驾驶的方向,目前市场上的辅助形自动驾驶。辅助型自动驾驶多为自动识别方向,现阶段自动识别方向主要存在,反应时间过长,传感器单一,面对出现的障碍与紧急情况时无法快速地实现解决问题,人为操作剧烈转弯避障时,仅仅靠汽车前轮的转弯弧度很大几率会造成避障不成功或翻车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其通过设置运动轮毂机构实现车速较快的转弯过程中,后轮的规定角度转动,加快整体车身的避障速度,为整体车身提供侧向力使车身不易发生翻转,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的启动动力机构实现后轮的转动,通过设置传导杆机构,实现在后轮规定监督角度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后轮的同时性,使之不易损伤车辆轮毂,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在后轮轮毂运动时的缓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汽车底盘的后轮末端对称设有四个缓冲板,所述汽车底盘的前端设有摄像传感装置,所述汽车底盘的上端面设有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信号线连接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与摄像传感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汽车底盘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传导杆机构,所述传导杆机构末端设有运动轮毂机构。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的上端面且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一级齿轮,所述一级齿轮啮合连接有二级齿轮,所述二级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渡杆,所述过渡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转向杆,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的启动动力机构实现后轮的转动。优选地,所述传导杆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在转向杆两端的两个伸块,所述伸块固定连接有梯形轮毂锁块,所述汽车底盘与梯形轮毂锁块之间设有缓冲机构,通过设置传导杆机构,实现在后轮规定监督角度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后轮的同时性,使之不易损伤车辆轮毂。优选地,所述运动轮毂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汽车底盘后轮两侧的两个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梯形轮毂锁块之间设有固定销,通过设置运动轮毂机构实现车速较快的转弯过程中,后轮的规定角度转动,加快整体车身的避障速度,为整体车身提供侧向力使车身不易发生翻转。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梯形轮毂锁块内表面的两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缓冲板,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在后轮轮毂运动时的缓冲。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机为可定角度动力舵机,通过设置动力电机实现后轮转动角度的可调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运动轮毂机构实现车速较快的转弯过程中,后轮的规定角度转动,加快整体车身的避障速度,为整体车身提供侧向力使车身不易发生翻转。2、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的启动动力机构实现后轮的转动,通过设置传导杆机构,实现在后轮规定监督角度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后轮的同时性,使之不易损伤车辆轮毂。3、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在后轮轮毂运动时的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的传感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的后轮运动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动力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汽车底盘、2超声波距离传感器、3摄像传感装置、4信息处理装置、5显示屏、6动力电机、7一级齿轮、8二级齿轮、9转向杆、10过渡杆、11伸块、12梯形轮毂锁块、13缓冲弹簧、14固定销、15固定轴、16缓冲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4,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包括汽车底盘1,汽车底盘1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汽车底盘1的后轮末端对称设有四个缓冲板16,汽车底盘1的前端设有摄像传感装置3,汽车底盘1的上端面设有信息处理装置4,信息处理装置4通过信号线连接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与摄像传感装置3,信息处理装置4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5,汽车底盘1上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设有传导杆机构,传导杆机构末端设有运动轮毂机构。本技术中,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1的上端面且与信息处理装置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的动力电机6,动力电机6的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一级齿轮7,一级齿轮7啮合连接有二级齿轮8,二级齿轮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渡杆10,过渡杆10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转向杆9,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的启动动力机构实现后轮的转动。传导杆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在转向杆9两端的两个伸块11,伸块11固定连接有梯形轮毂锁块12,汽车底盘1与梯形轮毂锁块12之间设有缓冲机构,通过设置传导杆机构,实现在后轮规定监督角度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后轮的同时性,使之不易损伤车辆轮毂。运动轮毂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汽车底盘1后轮两侧的两个固定轴15,固定轴15与梯形轮毂锁块12之间设有固定销14,缓冲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梯形轮毂锁块12内表面的两个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的末端固定连接缓冲板16,动力电机6为可定角度动力舵机,通过设置运动轮毂机构实现车速较快的转弯过程中,后轮的规定角度转动,加快整体车身的避障速度,为整体车身提供侧向力使车身不易发生翻转。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现有技术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与现有技术摄像传感装置3将车前的状况采集后通过信号线将信息收集整合进入现有技术信息处理装置4中,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的型号为CDY11-JCS3505,其能够测得车辆与物体间的距离,摄像传感装置3其型号为HY7131R,信号处理装置4为目前车辆上装载的中控电脑,再由信息处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包括汽车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1)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所述汽车底盘(1)的后轮末端对称设有四个缓冲板(16),所述汽车底盘(1)的前端设有摄像传感装置(3),所述汽车底盘(1)的上端面设有信息处理装置(4),所述信息处理装置(4)通过信号线连接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与摄像传感装置(3),所述信息处理装置(4)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5),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传导杆机构,所述传导杆机构末端设有运动轮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包括汽车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1)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所述汽车底盘(1)的后轮末端对称设有四个缓冲板(16),所述汽车底盘(1)的前端设有摄像传感装置(3),所述汽车底盘(1)的上端面设有信息处理装置(4),所述信息处理装置(4)通过信号线连接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与摄像传感装置(3),所述信息处理装置(4)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5),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传导杆机构,所述传导杆机构末端设有运动轮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1)的上端面且与信息处理装置(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的动力电机(6),所述动力电机(6)的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一级齿轮(7),所述一级齿轮(7)啮合连接有二级齿轮(8),所述二级齿轮(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渡杆(10),所述过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峰华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