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及一种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1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的调节机构(6)和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变速器壳体(9),以及‑滑动件(19),滑动件(19)包括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所述滑动件(19)通过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与所述变速器壳体(9)接合,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0),所述加强构件(40)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在所述变速器壳体(9)上施加力时加强所述变速器壳体(9)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及一种车辆座椅
本技术涉及调节机构以及包括这种机构的机动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其包括:o变速器壳体,以及o滑动件,其包括第一纵向引导构件,滑动件通过第一纵向引导构件与变速器壳体接合。文献WO2005090826描述了这种调节机构的示例,其中变速器壳体由塑料制成,而滑动件由金属制成。这种塑料-金属接触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当大的力从滑动件传递到变速器壳体时,例如在车辆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塑料-金属接触可能导致变速器壳体中的破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文献WO2005090826中提出了一种金属紧固凸缘,其适于与滑动件接合并固定到塑料变速器壳体上。然而,这具有需要难以布置在调节机构内部的附加部件的缺点。本技术旨在克服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目的,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加强构件被构造成当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在变速器壳体上施加力时加强变速器壳体的强度。通过这种安排,我们获得了一个特别简单的调节机构,其实施调整机构在增加其强度,特别是在碰撞情况下变速器壳体的强度时,实施起来并不昂贵。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可以承受施加到座椅的显著的力。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滑动件包括主体,并且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包括从所述主体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延伸部,加强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的两个延伸部之间;-滑动件包括主体,并且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包括与主体形成U形的至少两个延伸部,加强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的两个延伸部之间。-调节机构,其包括:o由驱动构件驱动的偏心构件,o可旋转地安装在偏心构件上的偏心齿轮,以及o输出构件,其包括内齿圈,其通过齿的部分接合与偏心齿轮接合,滑动件包括第二纵向引导构件,滑动件通过第二纵向引导构件与偏心齿轮接合;-变速器壳体包括基体和形成覆盖物的端板;-滑动件由金属制成,而变速器壳体的基体由塑料制成;-加强构件是插入变速器壳体的基体中的无螺纹杆;-端板通过螺钉组装到基体上,螺钉用作加强构件;-加强构件被压接或焊接在变速器壳体的端板上;-加强构件包覆成型在变速器壳体的基体中;-第一纵向引导构件能够在变速器壳体的基体上施加至少等于300Nm(牛顿米)的扭矩,优选地至少等于400Nm,更具体地至少等于440Nm,而不会损坏基体。本技术还涉及车辆座椅,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调节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座椅可包括通过提升机构可高度调节的座位部分,调节机构控制提升机构。附图说明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参考附图,从以下对其一个方面的描述中,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车辆座椅的示意图,其中座位部分可通过根据本技术的调节机构高度可调节;-图2是图1的座椅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图3是图2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2的调节机构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2的机构沿截面V-V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图2的机构沿截面VI-VI的剖视图。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座椅1,其包括由安装在车辆的底板P上的座位部分2承载的靠背3,例如通过纵向导轨4。头枕5可能位于靠背3的顶部。座位部分2通过本身已知的提升机构(未示出)连接到导轨4,这使得可以调节座位部分2的高度。该提升机构由调节机构6控制,该调节机构6由诸如电动机7的致动装置驱动,该电动机7由用户远程控制并驱动驱动构件8围绕旋转轴线X的水平纵向轴线旋转。如图2至6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变速器壳体9,其相对于座椅1的座位部分2形成固定支撑。该变速器壳体9包括基体10以及形成覆盖物的端板11。端板11在基体10上的组装可以例如通过螺钉12,通过焊接、压接、这些技术的组合或任何其他组装技术来完成。如图所示,端板11更特别地通过四个螺钉12以固定方式组装在基体10上。参照图2至图6,调节机构6包括由电动机7旋转并设有螺旋螺杆的驱动构件8。该驱动构件8通过控制构件13的外齿圈14与控制构件13接合,并使控制构件13在连接轴26上旋转,连接轴26沿着旋转轴线Y延伸,该旋转轴线也是控制构件13的旋转轴线。旋转轴线Y可以垂直于纵向轴线X。控制构件13在其旋转轴线附近具有沿旋转轴线Y突出的偏心构件15,偏心齿轮16可旋转地安装在偏心构件15上。偏心齿轮16安装在偏心构件15上,以便可自由枢转。偏心齿轮16容纳在安装在输出构件18的内齿圈17内,如图5所示,输出构件18连接到轴26上或包括连接轴26。偏心齿轮16具有圆周,且齿数小于内齿圈17的齿数以便接合在其中,为了以现在将要描述的方式产生减速比。偏心齿轮16通过滑动件19相对于旋转轴线Y旋转锁定。为此,滑动件19包括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和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它们在图6中示出。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适于与变速器壳体9的基体10的第一反力杆件22接合。为此目的,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包括适于在第一反力杆件22中滑动或抵靠第一反力杆件22滑动的第一引导表面23。第一引导表面23适于使得滑动件19仅能够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的基体10行进。因此,第一引导表面23可以例如沿着竖直轴线Z将滑动件19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平移地锁定。竖直轴线Z垂直于纵向轴线X。滑动件19也可以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锁定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然而,滑动件19可以沿纵向轴线X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自由滑动。因此,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与第一反力杆件22的接合使滑动件19沿竖直轴线Z平移并且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同时使其沿纵向轴线X自由滑动。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适于与偏心齿轮16的第二反力杆件24接合。为此目的,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具有第二引导表面25,其适于抵靠第二反力杆件24滑动。因此,偏心齿轮16只能相对于滑动件19成一直线行进。第二引导表面25可以例如沿着纵向轴线X锁定偏心齿轮16相对于滑动件19平移。偏心齿轮16也可以相对于滑动件19锁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然而,偏心齿轮16可以沿竖直轴线Z相对于滑动件19自由滑动。因此,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与第二反力杆件24的接合锁定偏心齿轮16沿纵向轴线X平移并围绕旋转轴线Y相对于滑动件19旋转,同时使其沿竖直轴线Z自由滑动。以这种方式,偏心齿轮16仅能够在平面XZ中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以圆周平移运动,并且特别是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锁定,由于滑动件19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的调节机构(6),其包括:/n-变速器壳体(9),以及/n-滑动件(19),其包括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所述滑动件(19)通过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与所述变速器壳体(9)接合,/n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0),所述加强构件(40)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在所述变速器壳体(9)上施加力时加强所述变速器壳体(9)的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2 FR 1859130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的调节机构(6),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9),以及
-滑动件(19),其包括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所述滑动件(19)通过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与所述变速器壳体(9)接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0),所述加强构件(40)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在所述变速器壳体(9)上施加力时加强所述变速器壳体(9)的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9)包括主体(30),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包括从所述主体(30)沿纵向轴线(X)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加强构件(40)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的两个延伸部(32)之间。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9)包括主体(30),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包括与所述主体(30)形成U形的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加强构件(40)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引导构件(20)的两个延伸部(3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机构(6),其包括:
-由驱动构件(8)驱动的偏心构件(15),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偏心构件(15)上的偏心齿轮(16),以及
-输出构件(18),其包括内齿圈(17),其通过齿的部分接合与所述偏心齿轮(16)接合,
所述滑动件(19)包括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所述滑动件(19)通过所述第二纵向引导构件(2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库拉斯·纳瓦蒂贾塞克·休奇塔格尔泽戈兹·拉帕加克齐恩斯基·拉多斯洛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