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所述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纯电动车辆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由于属性、设计需求不同,均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故需借助外界辅助手段,将各零部件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零部件的正常、稳定、高效工作以及乘员舱满足乘客的舒适度需求。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辆,多由传统内燃机车辆改制而成,为降低零部件开发成本,各主机厂大多将各高电压零部件的水路串联,借助换热介质由散热器冷却,而电池支路多采用自然冷却方式散热。上述冷却系统,虽然成本低廉,改制便捷,但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保证各零部件均处于自身最佳的温度区间进行工作,且整车能耗较大,影响整车续航里程。各系统间互为独立,能量利用率差。尤其当电池支路的工作温度过高时,严重影响电池支路的正常工作,影响电池支路的充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以使该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换热支路,可以在高温时对电池组件进行冷却,在低温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支路(100),所述电池支路(100)连接有电池组件(110);/n换热支路(200),所述换热支路(200)连接有冷却器(210)和用于加热所述电池组件(110)的电池换热器(220),所述换热支路(2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连通为换热回路;/n传动支路(300),所述传动支路(300)连接有传动及控制组件(310);/n散热支路(400),所述散热支路(400)连接有散热器(410);/n第一换向阀(500),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支路(100),所述电池支路(100)连接有电池组件(110);
换热支路(200),所述换热支路(200)连接有冷却器(210)和用于加热所述电池组件(110)的电池换热器(220),所述换热支路(2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连通为换热回路;
传动支路(300),所述传动支路(300)连接有传动及控制组件(310);
散热支路(400),所述散热支路(400)连接有散热器(410);
第一换向阀(500),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换向阀(500)连通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形成为散热回路;
在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换向阀(500)连通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以使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具有第一接口(510)、第二接口(520)和第三接口(530),所述第一接口(510)与所述传动支路(300)连通,所述第二接口(52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连通,所述第三接口(53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连通,
在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510)与所述第二接口(520)连通且与所述第三接口(530)断开;
在所述第一换向阀(5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510)与所述第三接口(530)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接口(520)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溢水罐(600),所述集成溢水罐(600)连通所述电池支路(100)、所述传动支路(300)、所述换热支路(200)和所述散热支路(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梁正伟,杨丽,邢英金,韩向松,王世洲,刘晓光,步一,张素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