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17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包括有旋转座,旋转座经铰接座连接有升降臂,升降臂与铰接座形成杠杆部件,升降臂一端经第一电液推杆与旋转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加盖机构,自动加盖机构包括有气缸,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升降臂上均连接有双曲柄机构,双曲柄机构包括有机架杆,机架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曲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曲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经连架杆铰接,各连杆自由端与对应的第一曲柄铰接,各双曲柄机构中的连架杆上均连接有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挂接的钩爪,该装置无需人工进行外设钢包盖的盖合与开启,提高了对钢包加盖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车间工作的安全系数,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加盖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炼钢连铸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加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钢包加盖装置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75676.X,申请日为20140411,授权公告号为CN203875330U,授权公告日为20141015,该专利包括钢包盖,还包括包盖旋转机构、包盖升降机构、包盖连接座,所述包盖旋转机构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可动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部的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侧面设有旋转油缸与旋转座连接;所述包盖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臂、升降油缸,所述升降臂通过销轴可动的连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上端形成杠杆机构,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臂的后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旋转座连接,所述升降臂的前端连接所述的包盖连接座,所述包盖连接座与所述钢包盖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该钢包加盖装置通过连接件对钢包盖进行盖合与开启,需要人工进行连接件的安装,工作效率低且易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钢包加盖装置不具备自动加盖的效果,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加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包括有旋转座,旋转座的上端经铰接座连接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与铰接座形成杠杆部件,升降臂一端经第一电液推杆与旋转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加盖机构,所述自动加盖机构包括有竖直固接在升降臂上的气缸,竖直向下的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位于各连杆外侧的升降臂上均连接有双曲柄机构,竖直设置的双曲柄机构包括有与升降臂连接的机架杆,朝向气缸的机架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曲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曲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经连架杆铰接,各连杆自由端分别与对应双曲柄机构的第一曲柄铰接,各双曲柄机构中的连架杆上均连接有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挂接的钩爪。本技术工作时,当需要盖合外设钢包盖时,将旋转座旋转,使得升降臂位于外设钢包的正上方处,第一电液推杆工作使得升降臂下端的外设钢包盖盖合在钢包上,同时位于升降臂上的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出,使连杆带动双曲柄机构中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同时摆动,带动连架杆上的钩爪脱离外设钢包盖上的耳板连接孔,当需要开启外设钢包盖时,使升降臂上的气缸活塞杆向上收缩,使连杆带动双曲柄机构中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同时摆动,带动连架杆上的钩爪挂接在外设钢包盖上的耳板连接孔内,第一电液推杆工作使得升降臂下端的外设钢包盖脱离钢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气缸与双曲柄机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无需人工进行外设钢包盖的盖合与开启,提高了对钢包加盖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车间工作的安全系数,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述钩爪包括与对应连架杆固接的竖直杆,竖直杆自由端连接有朝向气缸的插接销,插接销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配合设置。所述插接销倾斜向上设置。插接销斜向上设置使得钩爪在与外设钢包盖插接时更加牢固。所述旋转座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上表面活动插接有竖直的旋转筒,所述铰接座与旋转筒上端固接,底座外周面经支架铰接有第二电液推杆,水平设置的第二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与旋转筒外周面铰接。位于底座外旋转筒上铰接有摆臂,摆臂自由端与第二电液推杆活塞杆自由端铰接。摆臂的设置使得第二电液推杆与旋转筒之间相对运动更加平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座,101底座,102旋转筒,103第二电液推杆,104摆臂,105支架,2升降臂,3铰接座,4第一电液推杆,5气缸,6连杆,7双曲柄机构,701机架杆,702第一曲柄,703第二曲柄,704连架杆,8钩爪,801竖直杆,802插接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包括有旋转座1,旋转座1的上端经铰接座3连接有升降臂2,升降臂2与铰接座3形成杠杆部件,升降臂2一端经第一电液推杆4与旋转座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加盖机构,自动加盖机构包括有竖直固接在升降臂2上的气缸5,竖直向下的气缸5活塞杆自由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6,位于各连杆6外侧的升降臂2上均连接有双曲柄机构7,竖直设置的双曲柄机构7包括有与升降臂2连接的机架杆701,朝向气缸5的机架杆701一端铰接有第一曲柄702,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曲柄703,第一曲柄702与第二曲柄703经连架杆704铰接,各连杆6自由端分别与对应双曲柄机构7的第一曲柄702铰接,各双曲柄机构7中的连架杆704上均连接有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挂接的钩爪8。钩爪8包括与对应连架杆704固接的竖直杆801,竖直杆801自由端连接有朝向气缸5的插接销802,插接销802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配合设置。插接销802倾斜向上设置。插接销802斜向上设置使得钩爪8在与外设钢包盖插接时更加牢固。旋转座1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座101,底座101上表面活动插接有竖直的旋转筒102,铰接座3与旋转筒102上端固接,底座101外周面经支架105铰接有第二电液推杆103,水平设置的第二电液推杆103活塞杆自由端与旋转筒102外周面铰接。位于底座101外旋转筒102上铰接有摆臂104,摆臂104自由端与第二电液推杆103活塞杆自由端铰接。摆臂104的设置使得第二电液推杆103与旋转筒102之间相对运动更加平滑。工作时,当需要盖合外设钢包盖时,将旋转座1旋转,使得升降臂2位于外设钢包的正上方处,第一电液推杆4工作使得升降臂2下端的外设钢包盖盖合在钢包上,同时位于升降臂2上的气缸5活塞杆向下伸出,使连杆6带动双曲柄机构7中的第一曲柄702与第二曲柄703同时摆动,带动连架杆704上的钩爪8脱离外设钢包盖上的耳板连接孔,当需要开启外设钢包盖时,使升降臂2上的气缸5活塞杆向上收缩,使连杆6带动双曲柄机构7中的第一曲柄702与第二曲柄703同时摆动,带动连架杆704上的钩爪8挂接在外设钢包盖上的耳板连接孔内,第一电液推杆4工作使得升降臂2下端的外设钢包盖脱离钢包。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包括有旋转座,旋转座的上端经铰接座连接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与铰接座形成杠杆部件,升降臂一端经第一电液推杆与旋转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加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盖机构包括有竖直固接在升降臂上的气缸,竖直向下的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位于各连杆外侧的升降臂上均连接有双曲柄机构,竖直设置的双曲柄机构包括有与升降臂连接的机架杆,朝向气缸的机架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曲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曲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经连架杆铰接,各连杆自由端分别与对应双曲柄机构的第一曲柄铰接,各双曲柄机构中的连架杆上均连接有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挂接的钩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包括有旋转座,旋转座的上端经铰接座连接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与铰接座形成杠杆部件,升降臂一端经第一电液推杆与旋转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自动加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盖机构包括有竖直固接在升降臂上的气缸,竖直向下的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位于各连杆外侧的升降臂上均连接有双曲柄机构,竖直设置的双曲柄机构包括有与升降臂连接的机架杆,朝向气缸的机架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曲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曲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经连架杆铰接,各连杆自由端分别与对应双曲柄机构的第一曲柄铰接,各双曲柄机构中的连架杆上均连接有与外设钢包盖耳板连接孔挂接的钩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君董金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环峰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