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矫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17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矫辊。该装置包括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轴,中心轴上套接有辊套,中心轴包括有实心轴,实心轴两端均设置有空心轴,位于实心轴与辊套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内壁抵触在实心轴表面上,压缩弹簧外壁抵触在辊套内壁上,压缩弹簧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各空心轴上套接有环形端盖,各环形端盖与辊套对应端面固接,空心轴、对应的环形端盖、辊套对应端面以及实心轴对应端面围合成与螺旋间隙对应端头接通的环形密封腔,空心轴上开设有与环形密封腔接通的通孔,由于压缩弹簧的设置,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延长了冷却液在环形间隙内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矫辊
本技术属于连铸机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拉矫辊。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连铸用拉矫辊及包括该拉矫辊的拉矫机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453501.X,申请日为20160518,授权公告号为CN205834144U,授权公告日为20161228,该专利包括所述拉矫辊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外包围所述拉矫辊,至少除最内侧凸台外的其他凸台的总壁厚不大于轻压下或重压下的总压下量,每一个所述凸台的长度均不小于影响铸坯成材芯部质量的铸坯区域的截面长度,所述连铸用拉矫辊设置有凸台,在执行压下时,在较小压下力作用下即可消除中心缩孔,降低偏析,大大提高了铸坯中心区域的致密度,同时避免中间裂纹,从而降低后续的轧制工艺要求,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拉矫辊虽然提高了铸坯内部的致密度,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散热措施,会使得该拉矫辊表面因温度过高而产生龟裂或者裂痕,降低拉矫辊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拉矫辊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散热措施,且具有散热部件的拉矫辊中冷却液与拉矫辊辊体的接触面积较小,时间较短,冷却效果差,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矫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拉矫辊,包括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轴,中心轴上套接有辊套,所述中心轴包括有与辊套相配合的实心轴,实心轴两端均设置有与实心轴同轴设置的空心轴,位于实心轴与辊套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内壁抵触在实心轴表面上,压缩弹簧外壁抵触在辊套内壁上,压缩弹簧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各空心轴上套接有环形端盖,各环形端盖与辊套对应端面固接,所述空心轴、对应的环形端盖、辊套对应端面以及实心轴对应端面围合成与螺旋间隙对应端头接通的环形密封腔,位于环形端盖与实心轴之间的空心轴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环形密封腔接通的通孔。本技术工作时,当拉矫辊工作时,外设动力部件带动中心轴以及辊套同时转动,从一端的空心轴注入冷却液,冷却液经通孔进入到环形密封腔,随后进入到螺旋间隙内,沿着螺旋间隙的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将辊套工作产生的热量吸收,经另一端的空心轴的通孔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压缩弹簧的设置,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延长了冷却液在环形间隙内的流动时间,增大了冷却液与辊套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的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述实心轴表面设置有与压缩弹簧配合的外螺旋凹槽。所述辊套内壁上设置有与压缩弹簧配合的内螺旋凹槽。外螺旋凹槽与内螺旋凹槽的设置提高压缩弹簧的稳定性,避免压缩弹簧在中心轴与辊套转动时剧烈晃动。各所述环形端盖与辊套对应端面经螺钉固接。所述环形端盖与空心轴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环形密封腔以及螺旋间隙的密封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101实心轴,102空心轴,103通孔,2辊套,3压缩弹簧,4螺旋间隙,5环形端盖,6环形密封腔,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拉矫辊,包括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轴1,中心轴1上套接有辊套2,中心轴1包括有与辊套2相配合的实心轴101,实心轴101两端均设置有与实心轴101同轴设置的空心轴102,位于实心轴101与辊套2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内壁抵触在实心轴101表面上,压缩弹簧3外壁抵触在辊套2内壁上,压缩弹簧3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4,各空心轴102上套接有环形端盖5,各环形端盖5与辊套2对应端面固接,空心轴102、对应的环形端盖5、辊套2对应端面以及实心轴101对应端面围合成与螺旋间隙4对应端头接通的环形密封腔6,位于环形端盖5与实心轴101之间的空心轴102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环形密封腔6接通的通孔103。实心轴101表面设置有与压缩弹簧3配合的外螺旋凹槽。辊套2内壁上设置有与压缩弹簧3配合的内螺旋凹槽。外螺旋凹槽与内螺旋凹槽的设置提高压缩弹簧5的稳定性,避免压缩弹簧5在中心轴1与辊套2转动时剧烈晃动。各环形端盖5与辊套2对应端面经螺钉7固接。环形端盖5与空心轴102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环形密封腔6以及螺旋间隙4的密封性更好。工作时,当拉矫辊工作时,外设动力部件带动中心轴1以及辊套2同时转动,从一端的空心轴102注入冷却液,冷却液经通孔103进入到环形密封腔6,随后进入到螺旋间隙4内,沿着螺旋间隙4的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将辊套2工作产生的热量吸收,经另一端的空心轴102的通孔103排出。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矫辊,包括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轴,中心轴上套接有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包括有与辊套相配合的实心轴,实心轴两端均设置有与实心轴同轴设置的空心轴,位于实心轴与辊套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内壁抵触在实心轴表面上,压缩弹簧外壁抵触在辊套内壁上,压缩弹簧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各空心轴上套接有环形端盖,各环形端盖与辊套对应端面固接,所述空心轴、对应的环形端盖、辊套对应端面以及实心轴对应端面围合成与螺旋间隙对应端头接通的环形密封腔,位于环形端盖与实心轴之间的空心轴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环形密封腔接通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矫辊,包括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轴,中心轴上套接有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包括有与辊套相配合的实心轴,实心轴两端均设置有与实心轴同轴设置的空心轴,位于实心轴与辊套之间的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内壁抵触在实心轴表面上,压缩弹簧外壁抵触在辊套内壁上,压缩弹簧将环形间隙分割成螺旋间隙,各空心轴上套接有环形端盖,各环形端盖与辊套对应端面固接,所述空心轴、对应的环形端盖、辊套对应端面以及实心轴对应端面围合成与螺旋间隙对应端头接通的环形密封腔,位于环形端盖与实心轴之间的空心轴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君董金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环峰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