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5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主体、过滤箱体和推拉杆,所述第一搅拌主体的正上方连接有第二搅拌主体,且第二搅拌主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搅拌主体的正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过滤箱体螺纹连接在第一搅拌主体的底部,且过滤箱体的正上方粘接固定有密封胶圈,所述第一搅拌主体的一侧焊接连接有辅助箱体,且辅助箱体的正上方嵌套连接有注射器外筒,所述推拉杆安装在注射器外筒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研磨块。该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采用密封底盖与过滤箱体,通过密封底盖对第二搅拌主体进行闭合,确保固体材料研磨的均匀性,避免固体材料的颗粒较大影响混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涤纶长丝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聚酯熔体合成和熔体纺丝两部分,合成聚酯的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液体和固体结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比例的液体与固体进行搅拌,从而方便对原料进行烘干拉丝操作。现在原料搅拌装置主要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两种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再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混合,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原料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难以对每一次的液体浓度进行准确的检查,导致液体内部浓度不能达到生产标准,进而影响达到原料自身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原料搅拌装置主要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两种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再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混合,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原料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难以对每一次的液体浓度进行准确的检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主体(1)、过滤箱体(5)和推拉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主体(1)的正上方连接有第二搅拌主体(2),且第二搅拌主体(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料管道(3),所述第二搅拌主体(2)的正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过滤箱体(5)螺纹连接在第一搅拌主体(1)的底部,且过滤箱体(5)的正上方粘接固定有密封胶圈(6),所述第一搅拌主体(1)的一侧焊接连接有辅助箱体(7),且辅助箱体(7)的正上方嵌套连接有注射器外筒(8),所述推拉杆(9)安装在注射器外筒(8)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研磨块(10),且研磨块(10)的正下方焊接有混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长丝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主体(1)、过滤箱体(5)和推拉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主体(1)的正上方连接有第二搅拌主体(2),且第二搅拌主体(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进料管道(3),所述第二搅拌主体(2)的正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过滤箱体(5)螺纹连接在第一搅拌主体(1)的底部,且过滤箱体(5)的正上方粘接固定有密封胶圈(6),所述第一搅拌主体(1)的一侧焊接连接有辅助箱体(7),且辅助箱体(7)的正上方嵌套连接有注射器外筒(8),所述推拉杆(9)安装在注射器外筒(8)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研磨块(10),且研磨块(10)的正下方焊接有混料叶片(13),所述第二搅拌主体(2)的表面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1),且电动伸缩杆(1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底盖(12),所述混料叶片(13)之间安装固定有螺纹叶片(14),且螺纹叶片(14)的一侧焊接固定有偏心轮(15),所述注射器外筒(8)的外侧贯穿开设有出液口(16),且注射器外筒(8)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抽液针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长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昌翔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