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0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融合器,包括:对扣的左融合体和右融合体;其中:所述左融合体上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左端形成有第一止挡面,所述右融合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且同轴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右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面,相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形成销孔对;每对销孔对均由销轴穿设,且至少一对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过盈配合;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位于左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位于右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入脊柱的骨融合器。
技术介绍
骨融合器若为一体结构会使得成本增加,原因在于:一方面,需要用较大体积的毛坯加工成骨融合器,而较大体积的毛坯的制作难度很大,相应增加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加工出一体结构的骨融合器需要去除材料的比例较大,这势必造成较大的浪费,相应也增加了加工成本。为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分体结构的骨融合器,现有技术中的分体结构的骨融合体一般包括两个融合体,两个融合体借由卡合结构实现对接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骨融合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骨融合器的成本。然而,现有技术的上述分体结构的骨融合器却存在如下缺陷:1、因加工误差,用于实现两个融合体固定连接的卡合结构经常使得融合体之间产生松动,这势必影响骨融合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2、对如燕尾槽与燕尾块配合的卡合结构的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融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融合器,包括:对扣的左融合体和右融合体;其中:所述左融合体上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左端形成有第一止挡面,所述右融合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且同轴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右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面,相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形成销孔对;每对销孔对均由销轴穿设,且至少一对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过盈配合;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位于左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位于右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优选地,所述销孔对包括四对,四对所述销孔对布置在所述骨融合器的四个顶角处。优选地,位于其中一个对角线上的两对销孔对均与其内的销轴形成过盈配合;位于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对销孔对中的第一销孔均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间隙配合,而第二销孔均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左融合体和所述右融合体对扣所形成的所述骨融合器的内部形成骨生长腔,并形成与所述骨生长腔贯通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其中: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的径向尺寸均小于所述骨生长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骨融合器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螺钉、销轴以及止挡面的配合使得左融合体与右融合体实现固定装配,因均需在融合体上开设销孔,开设销孔的加工成本较低,因而本技术所提供的骨融合器的加工成本较低;重要的是:借由螺钉锁紧融合体,使得两个融合体不会在左右方向上产生窜动(而借由燕尾槽与燕尾块结合的两个融合体经常因加工误差导致两个融合体在左右方向上产生窜动)。2、使其中一些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之间设置成具有过盈配合的关系,进而使得两个融合体具有较稳定的位置关系,并能够有效防止两个融合体在竖直方向上窜动。3、使其中另一些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之间设置成具有间隙配合的关系,进而在不影响两个融合体的相互定位的前提下,进而方便销轴穿设,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使得在销孔位置精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够方便销轴穿设。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骨融合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0-左融合体;11-第一销孔;111-第一沉孔;112-第一止挡面;51-上通孔;20-右融合体;21-第二销孔;211-第二沉孔;212-第二止挡面;52-下通孔;30-销轴;40-螺钉;53-骨生长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融合器,该骨融合器用于植入脊柱。该骨融合器包括:左融合体10、右融合体20、销轴30以及螺钉40。左融合体10上开设有四个第一销孔11,右融合体20上开设有四个第二销孔21,且第一销孔11与第二销孔21的位置关系配置成:当左融合体10与右融合体20对扣以形成装配位时,四个第二销孔21分别与四个第一销孔11一一对应且保持同轴关系。不妨称同轴对应的第一销孔11和第二销孔21为销孔对,如此,当左融合体10与右融合体20对扣后,形成左、右贯通的四对销孔对。如图2和图3所示,销轴30包括四个,四个销轴30分别对应设置于四对销孔对中,也就是说,每对销孔对中均穿设一个销轴30,且销轴30的左端不凸出于第一销孔11的左端,销轴30的右端不凸出于第二销孔21的右端。每个第一销孔11的左端均形成有第一止挡面112,该第一止挡面112由与第一销孔11同轴的第一沉孔111的孔底形成;每个第二销孔21的右端均形成有第二止挡面212,该第二止挡面212由与第二销轴30同轴的第二沉孔211的孔底形成。每个销孔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当销轴30穿设销孔对后,该销轴30的左端和右端均借由螺纹孔连接上述螺钉40,该螺钉40通过旋拧而与销轴30螺纹连接,且左、右两个螺钉40通过拧紧而分别止挡于第一止挡面112和第二止挡面212,如此,左融合体10和右融合体20便实现了固定连接(或称固定装配)。在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扣的左融合体和右融合体;其中:/n所述左融合体上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左端形成有第一止挡面,所述右融合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且同轴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右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面,相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形成销孔对;/n每对销孔对均由销轴穿设,且至少一对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过盈配合;/n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位于左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位于右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扣的左融合体和右融合体;其中:
所述左融合体上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左端形成有第一止挡面,所述右融合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且同轴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右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面,相对应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形成销孔对;
每对销孔对均由销轴穿设,且至少一对销孔对与其内的销轴配置成过盈配合;
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位于左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位于右端的螺钉的螺帽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才良衷鸿宾韩丽伟胡先同李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康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