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48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本体内设有手套传送装置,手套传送装置包括手套盒、丝杆电机、丝杆、圆形导轨、丝杆滑块、转向铰块、转向杆、转向电机、导气管、微型气泵、光电传感器、方型导轨,方轨滑块、滑块支架、吸盘组合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具有自动抓去手套并自动扩开的橡胶手套自动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医疗领域中,手术中的医生需要穿戴或更换橡胶手套时,受橡胶手套特性的限制只能由在场的护士手动穿戴,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容易使手套沾染细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在穿戴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本技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占用空间小,有助于协助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对本装置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包括箱体和手套传送装置,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手套传送装置设置于箱体本体内部;手套传送装置包括:在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沿其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道向上成型的手套盒导轨,手套盒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手套盒;手套盒内靠近手腕形状的一侧设有手套分隔结构,手套分隔结构包括:在手套盒靠近手腕与大拇指的一端设有多层L形滑槽,L形滑槽短边靠近手套的一端对称设有向内成型的第一限位台阶,L形滑槽短边内设有能滑动的矩形隔片,矩形隔片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L形滑槽长边内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隔片限位板,隔片限位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导向台阶,L形滑槽长边侧面设有与导向台阶相配合的导向槽;L形滑槽长边宽面靠近矩形隔片的一端设有定位槽,L形滑槽位于定位槽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通孔;隔片限位板的一侧宽面上靠近导向台阶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蝶形不锈钢弹片;在两个手套盒导轨之间设有安装在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上的丝杆电机,丝杆电机输出轴设有丝杆,丝杆电机两侧对称设有两根与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连接的圆形导轨;丝杆上设有与侧两圆形导轨相配合的丝杆滑块,丝杆远离丝杆电机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丝杆滑块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与通孔相配合的L形触发杆;丝杆滑块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转动铰块,转动铰块远离丝杆滑块的一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铰块靠近丝杆的一侧端面设有与转动杆相配合的转动电机;转动杆沿其长度方向远离转动铰块的一端设有与手套盒相配合的掌状手套吸附装置;掌状手套吸附装置包括:与转动杆通过螺栓连接的三通块,三通块沿其长度方向一端焊接有与手套盒内手套指尖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气管,三通块沿其长度方向另一端焊接设有与手套盒内手套手腕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气管;三通块沿其宽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气孔设有第一微型气泵,第一微型气泵安装于箱体本体内部侧面,通过橡胶软管与第一进气孔相连;三通块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在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上远离手套盒的一端设有电动滑轨,滑轨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端面设有T形支架,T形支架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微型气泵,第二微型气泵出气口设有与第二导气管相配合的第三导气管;箱盖上对称设有两个人体手腕可以穿过的椭圆通孔,箱盖靠近手套传送装置的端面设有于椭圆通孔外形相贴合的四个送风管,送风管两两对称设置于椭圆通孔宽度方向的两侧;送风管靠近椭圆通孔的一端设有出风口;箱盖靠近手套传送装置的端面还设有第三微型气泵,第三微型气泵通过橡胶气管分流与四个送风管的进气端相连。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第一限位台阶与第二限位台阶通过推力弹簧相连。前述的隔片限位板远离矩形隔片的一端端面设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与L形滑槽上远离矩形隔片的端面相连。前述的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管口均设有通心吸盘。前述的电动滑轨的一端贴合箱体侧壁,电动滑轨远离箱体滑轨的一端设有轨道封闭台阶。前述的第一滑块靠近轨道封闭台阶的一端设有与轨道封闭台阶露出部分对应的第二传感器。前述的丝杆电机、第一传感器、转动电、第一微型气泵、第二微型气泵、电动滑轨、第三微型气泵、第二传感器的电路均与PLC控制器相连。前述的出风口设置于送风管上靠近椭圆通孔的一端,且风向与竖直面呈锐角;前述的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上靠近电动滑轨的一端对称设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用以保持箱体内部时刻处于消毒状态,使整个设备更加符合手术室内卫生要求。前述的箱盖上端面还对称设有两块转动连接的盖板,既起到保护箱体内部不受外界细菌干扰的作用,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矩形隔片将手套层层隔开,使掌状手套吸附装置在提取手套时避免了吸附多件手套的情况的发生;利用轨道安装手套盒,更便于操作人员在后期使用时更换手套盒;在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管口均设置通心吸盘,可以使手套穿戴者在手套穿戴完成后可以更轻松的将手从中取出;利用PLC控制器对整套设备的电路进行控制,可以精准到位的控制各装置的启停。箱体本体内部底平面上靠近电动滑轨的一端对称设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用以保持箱体内部时刻处于消毒状态,使整个设备更加符合手术室内卫生要求;箱盖上端面还对称设有两块转动连接的盖板,既起到保护箱体内部不受外界细菌干扰的作用,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箱体去除后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箱体本体去除后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C-C处剖视图;图5为图4中F处放大视图;图6为图3中A-A处剖视图;图7为图6的轴向视图;图8为图7中D处放大视图;图9为图6中B-B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E处放大视图;其中:1-箱体本体,2-箱盖,2a-椭圆通孔,3-手套盒导轨,4-手套盒孔4a-L形滑槽,4b-第一限位台阶,4c-导向槽,4d-定位槽,4e-通孔,5-矩形隔片,5a-第二限位台阶,5b-推力弹簧,6-隔片限位板,6a-导向台阶,6b-蝶形不锈钢弹片,6c-拉力弹簧,7-丝杆电机,8-丝杆,9-圆形导轨,10-丝杆滑块,11-限位块,12-L形触发杆,13-转动铰块,14-转动杆,14a-转动电机,15-三通块,15a-第一进气孔,15b-第一传感器,16-第一导气管,17-第二导气管,18-第一微型气泵,19-电动滑轨,20-第一滑块,20a-第二传感器,21-T形支撑架,22-第二微型气泵,23-第三导气管,24-送风管,24a-出风口,25-第三微型气泵,26-通心吸盘,27-PLC控制器,28-紫外线消毒灯,29-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所述蝶形不锈钢弹片、微型气泵、电机均为现有产品。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包括箱体和手套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和箱盖(2);所述手套传送装置设置于箱体本体(1)内部;所述手套传送装置包括:在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沿其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道向上成型的手套盒导轨(3),在所述手套盒导轨(3)上滑动连接有手套盒(4);所述手套盒(4)内靠近手腕形状的一侧设有手套分隔结构,所述手套分隔结构包括:在所述手套盒(4)靠近手腕与大拇指的一段设有多层L形滑槽(4a),所述L形滑槽(4a)短边靠近手套的一端对称设有向内成型的第一限位台阶(4b),所述L形滑槽(4a)短边内设有能滑动的矩形隔片(5),所述矩形隔片(5)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4b)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5a);所述L形滑槽(4a)长边内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隔片限位板(6),所述隔片限位板(6)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导向台阶(6a),所述L形滑槽(4a)长边侧面设有与导向台阶(6a)相配合的导向槽(4c);所述L形滑槽(4a)长边宽面靠近矩形隔片(5)的一端设有定位槽(4d),所述L形滑槽(4a)位于定位槽(4d)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通孔(4e);所述隔片限位板(6)的一侧宽面上靠近导向台阶(6a)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槽(4d)相配合的蝶形不锈钢弹片(6b);/n在所述两个手套盒导轨(3)之间设有安装在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上的丝杆电机(7),所述丝杆电机(7)输出轴设有丝杆(8),在所述丝杆电机(7)两侧对称设有两根与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连接的圆形导轨(9);所述丝杆(8)上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丝杆滑块(10),所述丝杆滑块(10)与两圆形导轨(9)滑动配合,所述丝杆(8)远离丝杆电机(7)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1);/n所述丝杆滑块(10)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与通孔(4e)相配合的L形触发杆(12);所述丝杆滑块(10)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转动铰块(13),所述转动铰块(13)远离丝杆滑块(10)的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铰块(13)靠近丝杆(8)的一侧端面设有与转动杆(14)相配合的转动电机(14a);所述转动杆(14)沿其长度方向远离转动铰块(13)的一端设有与手套盒(4)相配合的掌状手套吸附装置;/n所述掌状手套吸附装置包括:与转动杆(14)通过螺栓连接的三通块(15),所述三通块(15)沿其长度方向一端焊接有与手套盒(4)内手套指尖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气管(16),所述三通块(15)沿其长度方向另一端焊接设有与手套盒(4)内手套手腕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气管(17);所述三通块(15)沿其宽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气孔(15a)设有第一微型气泵(18),所述第一微型气泵(18)安装于箱体本体(1)内部侧面,通过橡胶软管与第一进气孔(15a)相连;所述三通块(15)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15b);/n在所述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上远离手套盒(4)的一端设有电动滑轨(19),所述滑轨(19)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所述第一滑块(20)上端面设有T形支架(21),所述T形支架(21)远离第一滑块(20)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微型气泵(22),所述第二微型气泵(22)出气口设有与第二导气管(17)相配合的第三导气管(23);/n所述箱盖(2)上对称设有两块转动两个人体手腕可以穿过的椭圆通孔(2a),所述箱盖(2)靠近手套传送装置的端面设有与椭圆通孔(2a)外形相贴合的四个送风管(24),所述送风管(24)两两对称设置于椭圆通孔(2a)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送风管(24)靠近椭圆通孔(2a)的一端设有出风口(24a);所述箱盖(2)靠近手套传送装置的端面还设有第三微型气泵(25),所述第三微型气泵(25)通过橡胶气管分流与四个送风管(24)的进气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穿戴医用手套功能的穿戴装置,包括箱体和手套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和箱盖(2);所述手套传送装置设置于箱体本体(1)内部;所述手套传送装置包括:在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沿其宽度方向对称设有两道向上成型的手套盒导轨(3),在所述手套盒导轨(3)上滑动连接有手套盒(4);所述手套盒(4)内靠近手腕形状的一侧设有手套分隔结构,所述手套分隔结构包括:在所述手套盒(4)靠近手腕与大拇指的一段设有多层L形滑槽(4a),所述L形滑槽(4a)短边靠近手套的一端对称设有向内成型的第一限位台阶(4b),所述L形滑槽(4a)短边内设有能滑动的矩形隔片(5),所述矩形隔片(5)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4b)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5a);所述L形滑槽(4a)长边内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隔片限位板(6),所述隔片限位板(6)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导向台阶(6a),所述L形滑槽(4a)长边侧面设有与导向台阶(6a)相配合的导向槽(4c);所述L形滑槽(4a)长边宽面靠近矩形隔片(5)的一端设有定位槽(4d),所述L形滑槽(4a)位于定位槽(4d)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通孔(4e);所述隔片限位板(6)的一侧宽面上靠近导向台阶(6a)的一端设有与定位槽(4d)相配合的蝶形不锈钢弹片(6b);
在所述两个手套盒导轨(3)之间设有安装在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上的丝杆电机(7),所述丝杆电机(7)输出轴设有丝杆(8),在所述丝杆电机(7)两侧对称设有两根与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连接的圆形导轨(9);所述丝杆(8)上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丝杆滑块(10),所述丝杆滑块(10)与两圆形导轨(9)滑动配合,所述丝杆(8)远离丝杆电机(7)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1);
所述丝杆滑块(10)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与通孔(4e)相配合的L形触发杆(12);所述丝杆滑块(10)沿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有两个转动铰块(13),所述转动铰块(13)远离丝杆滑块(10)的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铰块(13)靠近丝杆(8)的一侧端面设有与转动杆(14)相配合的转动电机(14a);所述转动杆(14)沿其长度方向远离转动铰块(13)的一端设有与手套盒(4)相配合的掌状手套吸附装置;
所述掌状手套吸附装置包括:与转动杆(14)通过螺栓连接的三通块(15),所述三通块(15)沿其长度方向一端焊接有与手套盒(4)内手套指尖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气管(16),所述三通块(15)沿其长度方向另一端焊接设有与手套盒(4)内手套手腕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气管(17);所述三通块(15)沿其宽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气孔(15a)设有第一微型气泵(18),所述第一微型气泵(18)安装于箱体本体(1)内部侧面,通过橡胶软管与第一进气孔(15a)相连;所述三通块(15)远离转动杆(14)的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15b);
在所述箱体本体(1)内部底平面上远离手套盒(4)的一端设有电动滑轨(19),所述滑轨(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冯建萍凌琳孙红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