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67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包括手套模具,所述手套模具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四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套模具、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无菌手套穿戴麻烦的问题,该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能够方便医生快速将无菌手套穿好,避免紧急情况下穿戴无菌手套过于麻烦,浪费时间,影响手术进程,具备可快速穿戴无菌手套等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
技术介绍
无菌手套是一种能够避免细菌感染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适用于手术室,任何一种洗手方法,都不能完全消灭皮肤深处的细菌,这些细菌在手术过程中逐渐移行到皮肤表面并迅速繁殖生长,故洗手之后必须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方可进行手术,在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前,手术人员必须洗手,并经消毒液泡手和晾干,无菌手术衣包事先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套亦由巡回护士备好,手术中戴无菌手套是一项很简单的操作,但有时需要更迅速,高效,快捷的完成这一步骤,很多都是由护士帮主刀医生戴无菌手套,为的就是节省时间,而术中二次更换手套的时候,由于没有粉很难再次将无菌手套带好,通常都会经过数次调整,有些时候手术要求很急,洗完手后手没有完全干透,戴手套将手套调整好则十分的麻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严重还会影响手术进程,导致出现事故,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具备可快速穿戴无菌手套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无菌手套穿戴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包括手套模具,所述手套模具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四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所述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手套模具的外形与普通无菌手套相同,所述手套模具的材质由树脂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手套模具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外形与手套模具相同。优选的,所述防护垫包括布基层,所述布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吸湿层。优选的,所述布基层的材质由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层的材质由木棉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抗菌吸湿层的材质由竹炭纤维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手套模具、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无菌手套穿戴麻烦的问题,该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能够方便医生快速将无菌手套穿好,避免紧急情况下穿戴无菌手套过于麻烦,浪费时间,影响手术进程,具备可快速穿戴无菌手套等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手套模具,手套外形的手套模具可以方便将无菌手套套在其表面,同时方便使用者穿戴,通过设置第一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大拇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二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食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三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中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四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环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五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小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六开口,能够方便手套模具从手腕处脱离,通过设置防护垫,能够起到保护使用者手部和增加手套模具强度的作用,通过设置布基层,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能够增加整个手套模具的强度,同时还具有防潮透气等作用,通过设置柔性层,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是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纤维材质,具有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能够增加整个手套模具的柔性和吸湿性,通过设置抗菌吸湿层,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能够增加手套模具的抗菌、吸湿和透气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垫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套模具;2、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第三开口;5、第四开口;6、第五开口;7、第六开口;8、防护垫;9、布基层;10、柔性层;11、抗菌吸湿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包括手套模具1,手套模具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第三开口4、第四开口5、第五开口6和第六开口7,第一开口2和第六开口7连通,第二开口3和第六开口7连通,第三开口4和第六开口7连通,第四开口5和第六开口7连通,第五开口6和第六开口7连通,手套模具1的外形与普通无菌手套相同,手套模具1的材质由树脂材料制成,手套模具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垫8,防护垫8的外形与手套模具1相同,防护垫8包括布基层9,布基层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柔性层10,柔性层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吸湿层11,布基层9的材质由无纺布材料制成,柔性层10的材质由木棉纤维材料制成,抗菌吸湿层11的材质由竹炭纤维材料制成。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设置手套模具1,手套外形的手套模具1可以方便将无菌手套套在其表面,同时方便使用者穿戴,通过设置第一开口2,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大拇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二开口3,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食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三开口4,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中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四开口5,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环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五开口6,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小指处脱离,通过设置第六开口7,能够方便手套模具1从手腕处脱离,通过设置防护垫8,能够起到保护使用者手部和增加手套模具1强度的作用,通过设置布基层9,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能够增加整个手套模具1的强度,同时还具有防潮透气等作用,通过设置柔性层10,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是最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包括手套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模具(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第三开口(4)、第四开口(5)、第五开口(6)和第六开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包括手套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模具(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第三开口(4)、第四开口(5)、第五开口(6)和第六开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2)和第六开口(7)连通,所述第二开口(3)和第六开口(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4)和第六开口(7)连通,所述第四开口(5)和第六开口(7)连通,所述第五开口(6)和第六开口(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手套快速穿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模具(1)的外形与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庚张文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