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11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属于水蛭养殖领域,包括养殖箱以及养殖箱内部的养殖槽,所述养殖箱的一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养殖箱的上端设置有防逃逸装置,所述养殖箱的下部设置有水处理系统,且养殖槽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推屑装置,所述养殖槽的内部底端靠近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水体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实现水蛭养殖过程中饲养、繁殖、水温恒温控制、pH值掌握、水体过滤及杀菌的养殖自动化管理,通过程序化设定水蛭养殖,能大幅减少饲养工作量,有利于饲养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管理,减少天气、季节对水蛭养殖的影响,大幅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改善养殖质量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蛭养殖
,具体是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两大类水蛭养殖方法。一是野外粗放养殖,其特点是容易受到天气及周边环境影响,产量及质量不稳定。二是养殖池养殖,饲养过程中对水体、水温、水体杀菌的控制力度低,不能及时发现紧急情况。本技术主要能实现水蛭饲养过程中动态监测管理,所以以下主要叙述用现有养殖模式的不足之处。野外粗放养殖过程中,遇到暴雨、高温、旱涝特殊情况时,干预措施比较有限。季节性影响明显,产量及质量波动明显,疫病防控难以实施。普通养殖池养殖过程中,难实现对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动态定量更新,对保持水体养肥和保持水体清洁难以很好兼顾,饲养人员工作量大,对饲养员技术要求高。普通养殖池养殖过程中,难实现对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恒温调控、水体的在线杀菌,不利于疫病防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包括养殖箱以及养殖箱内部的养殖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包括养殖箱(1)以及养殖箱(1)内部的养殖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的一侧设置有蓄水箱(7),且养殖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储屑槽(15),所述养殖箱(1)的上端设置有防逃逸装置(2),且养殖箱(1)的前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4),所述养殖箱(1)的下部设置有水处理系统,所述蓄水箱(7)的内侧靠近养殖槽(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溢流槽(6),所述养殖槽(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推屑装置(19),且养殖槽(3)的另一侧内部靠近储屑槽(1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漏水挡板(23),所述养殖槽(3)的内部底端靠近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4)的一侧设置有水体检测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包括养殖箱(1)以及养殖箱(1)内部的养殖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的一侧设置有蓄水箱(7),且养殖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储屑槽(15),所述养殖箱(1)的上端设置有防逃逸装置(2),且养殖箱(1)的前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4),所述养殖箱(1)的下部设置有水处理系统,所述蓄水箱(7)的内侧靠近养殖槽(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溢流槽(6),所述养殖槽(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推屑装置(19),且养殖槽(3)的另一侧内部靠近储屑槽(1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漏水挡板(23),所述养殖槽(3)的内部底端靠近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4)的一侧设置有水体检测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过滤系统和水杀菌消毒装置,水过滤系统包括排水板(11)、活性炭过滤网(12)、石英砂过滤网(13)、海绵(14),所述海绵(14)安装在储屑槽(15)一侧,所述漏水挡板(23)将海绵(14)和储屑槽(15)隔开,所述海绵(14)的一侧设置有石英砂过滤网(13),所述石英砂过滤网(13)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12),且海绵(14)与石英砂过滤网(13)之间和石英砂过滤网(13)与活性炭过滤网(12)之间均设置有排水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养殖水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加热箱(10)、U型加热管(21)和紫外线消毒灯(22),所述加热箱(10)安装在排水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堂娥苏家川赵卫宪张月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安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