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1179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包括相对独立的高密度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菜循环种植系统,所述菜循环种植系统包括种植水槽、循环水泵、集污池、残饵粪便分解器和集液池;种植水槽通过循环水泵与集液池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与集污池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前端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集污池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液池连通;残饵粪便分解器设有三级反应器,分别为厌氧仓、好氧仓、沉淀仓;沉淀池与集污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易于操作管理,真正实现了工厂化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菜循环种植系统可相对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可同时实现鱼的高密度养殖和菜瓜果的多品种高产,可商业化规模推广,属于国内首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及种植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使得循环水产养殖和植物水培种植集中在一个生产系统中,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在现有的鱼菜共生系统中,大多数是利用水泵将鱼池的养殖水体抽入到水培蔬菜中进行营养吸收(鱼的残饵粪便未被充分利用),经过蔬菜根系吸收过滤后的干净水体返回到养殖池中,形成鱼菜共生循环系统,并没有将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菜循环种植系统分开。目前,公开的鱼菜共生系统存在的以下主要缺点:1、工厂化高密度鱼养殖系统产生的大量残饵粪便及其微滤机过滤出来的残饵粪便未被利用于菜的吸收,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一是因为多数鱼养殖系统和菜种植系统仅仅是水体交换,蔬菜只是吸收了水体中部分硝酸盐类等营养物质;二是,残饵粪便难以直接用于菜的吸收,需要发酵转化成硝酸盐等营养盐,多数鱼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独立的高密度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菜循环种植系统,/n所述菜循环种植系统包括种植水槽(13)、循环水泵(14)、集污池(15)、残饵粪便分解器(16)和集液池(17);种植水槽(13)通过循环水泵(14)与集液池(17)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16)与集污池(15)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16)前端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161)与集污池(15)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液池(17)连通;残饵粪便分解器(16)设有三级反应器,分别为厌氧仓(163)、好氧仓(164)、沉淀仓(165);所述高密度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沉淀池(10)与集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独立的高密度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菜循环种植系统,
所述菜循环种植系统包括种植水槽(13)、循环水泵(14)、集污池(15)、残饵粪便分解器(16)和集液池(17);种植水槽(13)通过循环水泵(14)与集液池(17)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16)与集污池(15)相连通;所述残饵粪便分解器(16)前端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161)与集污池(15)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液池(17)连通;残饵粪便分解器(16)设有三级反应器,分别为厌氧仓(163)、好氧仓(164)、沉淀仓(165);所述高密度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沉淀池(10)与集污池(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型的工厂化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165)底部设有球阀(162),球阀(162)通过管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坤张文明周利叶章颖彭福孙启彦张思源朋泽伟姜萌喆曹慧敏向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谷鲲鹏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