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力专利>正文

仿生智能型血液流变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4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仿生智能型血液流变仪,包括积分式温度控制模块、测量模块、动力模块、红外液位定量模块和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试管放置模块,此模块可一次性自动完成多份样品的检测,还包括双电位探针自动分层进样模块,通过此模块可以自动识别试管内是否有标本、标本量是否充足的功能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模拟血液在人体血管中流动时的温度、流动管道、驱动动力等环境因素,利用流量压力关系,实现简便、快捷而在理论上又严格的血液表观粘度的快速测量,既可用于对全血表观粘度及其与切变率关系作快速测量,也可用于血浆绝对粘度的测量。性能稳定,精确度、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一次性自动完成多份样品的检测,简化了操作操作工序,提高了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血液表观粘度的医用设备。技术背景血液流变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血液学和血液流动变形 特性的一门新兴学科。大量研究证明,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 学指标都发生异常变化,以此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均获良好效果。因此,血 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深受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血液流变检测仪器也在医疗器 械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血液流变检测仪器主要有毛细管式 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两类。毛细管粘度计属我国七十年代末的产品,我国 各大医院大多使用过,因其测量的局限性,只适用于血浆粘度测量,并且操 作十分繁琐,重复性和精度较差,对操作人员污染严重,已逐年被临床所淘汰;另一类为旋转式粘度计。此方法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元件易疲劳,导致 仪器精度十—降,重复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另外,在我国临床宏观血液流 变学测量方法标准化文件中己明确指出,旋转式粘度计不适宜于血衆粘度的 测量,临床使用时,血浆的测量仍然需配套一毛细管粘度计,全套测量程序 繁琐。近些年医院临床检验的标本量激增并对血液操作安全、测量准确度有 更高的要求,以及医院实行现代化、数字化管理等问题,使得现有的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智能型血液流变仪,包括积分式温度控制模块、测量模块、动力模块、红外液位定量模块和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12);其中积分式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4)、加热板(3);测量模块包括U型玻璃管(2)和压力传感器(11);动力模块包括直流蠕动泵(5)、电磁阀组和硅胶管道(13),其特征在于:    1)包括试管放置模块,该模块包括旋转步进电机(19)、试管、放置试管的试管转盘(20)及接近定位器(18),试管转盘(20)安装在旋转步进电机(19)的转轴上,接近定位器(18)安装在靠近试管转盘(20)边缘的位置,接近定位器(18)的信号输出线、旋转步进电机(19)的控制信号线与信号处理及控制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力段铭蔡绍皙张元东
申请(专利权)人:杨力段铭蔡绍皙张元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