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专用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专用钳子。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另外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并将压线帽推出的控帽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所述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控帽机构安装于第二连杆上,且位于连接轴与搓线机构之间的位置。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接线质量好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专用钳子
本技术属于电力施工工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线专用钳子。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作业时,通常在两股电线接头中,传统做法通常是采用两股线互相交织缠绕后,再用防火胶布粘合进行隔离,这种作业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正被压线帽接线法所代替,压线帽接线法比较先进,能更好地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不是特别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专用钳子,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接线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的第一钳体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钳柄;所述的第二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并将压线帽推出的控帽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所述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的控帽机构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上,且位于连接轴与搓线机构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与常规的钳子的使用方法类似,将两股电线夹在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之间,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将两股电线紧紧的咬住,同时要使两股电线的端部的一端伸入搓线机构中;然后操作控位机构,通过控位机构将第一钳嘴锁紧,然后拔开连接件,使拉杆与第一连接杆分开,此时,一直按住控位机构,保持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锁紧状态;然后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由于第一钳嘴与第一连接杆已经分离,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不会转动,而第一连接杆仍然转动,此时安装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搓线机构开始运作,重复张开和合闭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得搓线机构反复搓动两股电线,使其搓为一股;最后,再操作控帽机构,控帽机构将压线帽推出,且推出的同时直接吞进两股电线,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包裹,完成一次接线。要进行下一次接线时,松开控位组件,使控位组件恢复原位,然后将连接件重新连接拉杆和第一连接杆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帽机构包括帽盘和控盘杆;所述的冒盘内蜗旋设有发条,沿着发条蜗旋的方向上在冒盘的内壁间隔设有多个卡位,发条的一端固定于冒盘中心的转轴上,另一端蜗旋至冒盘的外端并卡接于卡位上;所述的发条与卡位卡接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压线帽移动的挡板,所述的控盘杆与转轴连接,推动控盘杆带动转轴转动;多个压线帽沿着发条蜗旋的方向呈圆周排列于冒盘中,在冒盘上还设有压线帽出口。压线帽位于最外圈的发条与冒盘内壁之间,多个压线帽呈环形排列,一端相抵与挡板上,另一端位于出口处,且压线帽与发条和冒盘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挤压力,为过盈配合,这样,压线帽不会轻易的从冒盘中滑出,只有受到推力的情况下才回移动;在使用时,推动控盘杆,控盘杆推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发条转动,从而最外端的与发条连接的挡板发生周向位移,从而推动压线帽向出口一端移动。在本技术中,压线帽为定制的接线保护冒,形体为圆锥桶柱体,桶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并有凸凹的棱线,富有弹性,桶里面材料为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空腔,压线帽外圆与空腔内壁有粘合度,粘合力度小于压线帽内螺旋与电线结合力度。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帽机构还包括伞齿轮、导管、杆牙、转动条、棘轮机构、螺旋柱、第一弹簧以及压钮;所述的导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的第一导管的一端与压线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管位于伞齿轮的轴芯孔内,与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的转动条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通孔中,另一端与杆牙连接,所述的杆牙与伞齿轮配合实现齿轮传动;所述的转动条位于第一安装通孔中的一端与棘轮机构的棘轮连接,所述的螺旋柱的一端与棘轮机构的棘爪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压钮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套设于螺旋柱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压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棘轮机构固定连接。第二导管的外壁与轴芯孔的内壁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压线帽位于第二导管中时,压线帽的外壁与第二导管的内壁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互挤压力的,同时,压线帽又受到紧挨着的后面的压线帽的推力作用,因此,在第二导管随着伞齿轮转动的时候,最外端的压线帽逐渐向前移动,从而旋进电线接头中。在本技术中,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的咬合处、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的中轴线、以及第二导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电线被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咬住时,刚好可以伸入至搓线机构中,同时,当压线帽被推出时,又能刚好对准电线接头,实现将压线帽套在电线接头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柱上设有外螺纹机构,所述的棘爪组件的中心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上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的螺旋柱与安装通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的转动条的中部还设有用于调节转动条旋转方位的链接球。棘爪组件包括中部的圆盘,和安装在圆盘上面的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实现棘轮机构的单向旋转。在本技术中,通过棘轮机构,实现将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杆牙转动,杆牙与伞齿轮配合,实现伞齿轮的转动。其中,螺旋柱上的外螺纹结构与棘爪组件的内螺纹结构配合,螺旋柱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棘爪组件旋转,棘爪组件旋转从而带动棘轮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条的旋转。由于螺旋柱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按压压钮,螺旋柱向下运动,棘爪组件正向旋转,带动棘轮旋转,从而转动条旋转,松开压钮后,由于第一弹簧的弹性力,螺旋柱向上运动,由于棘轮机构是单向旋转的,此时,棘爪组件逆向旋转,不能推动棘轮旋转,转动条是不转动的;待螺旋柱恢复原位后,再次按压压钮,实现转动条、伞齿轮间歇性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搓线机构包括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所述的第一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的第二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杆上,第一搓线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与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层叠对立设置,在使用时,电线放置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之间,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动,将夹在两者之间的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优选地,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齿,避免在搓合的过程中,电线与第一搓线板或第二搓线板发生打滑,而影响搓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摁锁,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摁锁与第一拉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一钳柄(13);所述的第二钳体(2)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钳柄(2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14)并将压线帽(514)推出的控帽机构(5)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11)活动的控位机构(6);所述的控位机构(6)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11)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22)上;所述的控帽机构(5)安装于第二连接杆(22)上,且位于连接轴(3)与搓线机构(4)之间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一钳柄(13);所述的第二钳体(2)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钳柄(2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14)并将压线帽(514)推出的控帽机构(5)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11)活动的控位机构(6);所述的控位机构(6)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11)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22)上;所述的控帽机构(5)安装于第二连接杆(22)上,且位于连接轴(3)与搓线机构(4)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帽机构(5)包括帽盘(51)和控盘杆(52);所述的帽盘(51)内蜗旋设有发条(512),沿着发条(512)蜗旋的方向上在帽盘(51)的内壁间隔设有多个卡位,发条(512)的一端固定于帽盘(51)中心的转轴(513)上,另一端蜗旋至帽盘(51)的外端并卡接于卡位上;所述的发条(512)与卡位卡接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压线帽(514)移动的挡板,所述的控盘杆(52)与转轴(513)连接,推动控盘杆(52)带动转轴(513)转动;多个压线帽(514)沿着发条(512)蜗旋的方向呈圆周排列于帽盘(51)中,在帽盘(51)上还设有压线帽(514)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帽机构(5)还包括伞齿轮(53)、导管(54)、杆牙(55)、转动条(56)、棘轮机构(57)、螺旋柱(58)、第一弹簧(59)以及压钮(50);所述的导管(54)包括第一导管(542)和第二导管(541),所述的第一导管(542)的一端与压线帽(514)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管(54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管(541)位于伞齿轮(53)的轴芯孔内,与伞齿轮(53)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5),所述的转动条(56)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通孔(15)中,另一端与杆牙(55)连接,所述的杆牙(55)与伞齿轮(53)配合实现齿轮传动;所述的转动条(56)位于第一安装通孔(15)中的一端与棘轮机构(57)的棘轮(572)连接,所述的螺旋柱(58)的一端与棘轮机构(57)的棘爪组件(571)连接,另一端与压钮(50)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59)套设于螺旋柱(58)上,第一弹簧(59)的一端与压钮(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棘轮机构(5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柱(58)上设有外螺纹机构,所述的棘爪组件(571)的中心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上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的螺旋柱(58)与安装通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的转动条(56)的中部还设有用于调节转动条(56)旋转方位的链接球(56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晗卫木子画唐家轩张婷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